新生儿药动学是2020年药学职称考试会涉及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华宇考试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1)吸收
吸收速率取决于给药方式及药物的性质。
1)经胃肠道给药:新生儿口服给药的吸收量很难估计。新生儿由于存在不同的喂养方式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改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直肠给药亦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吸收效果,对新生儿的治疗作用有限。
2)胃肠道外给药
新生儿肌肉组织和皮下脂肪少、局部血流灌注不足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如给早产儿肌内注射易形成局部硬结或脓肿。
因此,应尽量避免给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肌内或皮下注射。
静脉给药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对危重新生儿是较可靠的给药途径。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经皮给药吸收迅速广泛,甚至有的药物,经皮吸收过多可发生中毒反应,经皮给药应用很有限。
(2)分布
新生儿体液量大,使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降低血药峰浓度而减弱药物大效应,但代谢排泄减慢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新生儿脂肪含量低,脂溶性药物不能与之充分结合,使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升高,加之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使脂溶性药易分布入脑,使新生儿易出现神经系统反应。
(3)代谢
新生儿肝相对较大,肝血流量相对较多,新生儿药物代谢有关酶活性低使药物代谢减慢,但同时存在的低血浆蛋白结合使血浆游离药物浓度升高,趋向于加速其代谢。
(4)排泄
未改变和已经代谢的两种药物形式均可排泄,大多数药物经肾排泄,少部分通过胆道、肠道及肺排出。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低和肾小管分泌功能发育不全,药物消除能力极差。
药学职称考试2020年推出多个班型,为不同学员量身打造,带你高效备考2020年药学职称考试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