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本题涉及的考点是施工成本的过程控制方法。指标控制是指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则实行计划管理和按指标控制的办法。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耗用情况,结合具体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制定领用材料指标,以控制发料。超过指标的材料,必须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方可领用。
9.[2015年真题】某工程每月所需混凝土量相同,混凝土用量为3200m3,计划4个月完成,混凝土综合价格为1000元/m3;实际混凝土用量为5000m3,用时5个月,从第1个月至第5个月各月混凝土价格指数(%)为100、115、110、105、115。则根据赢得值法,前3个月的费用偏差为()万元。
A.-30
B.-25
C.-22
D.-2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赢得值法。费用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1000×1000×3)-(1000×100%×1000+1000×115%×1000+1000×110%×1000)=-250000元。
10.[2005年真题】对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尚未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属于()。
A.会计核算
B.业务核算
C.动态核算
D.统计核算
【答案】B
【解析】业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要广。会计和统计核算一般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而业务核算不但可以核算已经完成的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的、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它的特点是对个别的经济业务进行单项核算。
11.[2015年真题】某项目施工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差额计算法,成本降低率提高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程度为()万元。
A.0.6
B.0.7
C.1.1
D.1.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成本降低率提高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为(3.5%-3%)×240=1.2万元。
12.[2011年真题】某分项工程的混凝土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应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由于产量增加50,成本增加21300元
B.由于单价提高40,成本增加35020元
C.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为56320元
D.由于损耗下降2%,成本减少9600元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因素分析法。目标数=800×600×1.05=504000(元)。
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850替代800:
850×600×1.05=535500(元)
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640替代600,并保留上次替代后的值:
850×640×1.05=571200(元)
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1.05替代1.03,并保留上两次替代后的值:
850×640×1.03=560320(元)
计算差额:
第一次替代与目标数的差额=535500-504000=31500(元);
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571200-535500=35700(元);
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560320-571200=-10880(元)。
由于产量增加50m3,成本增加31500元;由于单价提高40元,成本增加35700元;
由于损耗率下降2%,成本减少10880元。
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31500+35700-10880=56320(元)。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