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在教师招聘的笔试中经常会有所考察,这部分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是同学们学习的时候一个难点。在吉林省教师招聘的考试中这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以客观题为主来进行备考。下面对于这个知识点进行系统的介绍。
考点: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这三个阶段并没有明确的时间上的节点,不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就是前制度,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就是制度,主要是通过每一阶段的特点来进行区分。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前制度化教育中的“前”,一般指的是没有、无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前制度化阶段还没有形成正规的,层级分明的教育制度。例如:夏商西周的时候就处在前制度化阶段。
2.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例如:我们现在就处在制度化阶段,具有层次结构分明的学校教育制度。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这个要作为重要的单选题来进行备考,注意学校系统和学校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学校在夏商西周的时候就出现了,但是那个时候还处在前制度化阶段,而学校系统,指的是层级分明的教育制度,所以是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以及学制的颁布。这个知识点非常重要,是必须识记的单选题。
【练习题】
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
1.【答案】B。解析:制度化建立的标志是学校系统的出现,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而A、C、D选项都是前制度化教育的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B。
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库姆斯等人主张非正规教育的概念和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这里的“非”是指向未来的意思,所以非制度化教育指的就是未来的教育制度是什么。非制度化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的体现。
【练习题】
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1.【答案】C。解析: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所以正确答案为C。
以上是关于本部分的考点的具体的介绍,此外这部分知识点在吉林省的特岗教师的考试当中,有可能还会作为简答题和辨析题进行考察,整体上需要学员进行识记。
更多教师招聘教育学考点,可查看华宇教师网-教育学频道。
华宇讲师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宇教师考试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我要过面试”获取试讲教案(含音频)+答辩+结构化解题思路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华宇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宇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