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行为主义是教育心理学中较难理解,并且学生难以区分的知识,虽然经常以单选、多选题的方式考察出来,但是学生的错误率还是比较高的,现在就行为主义理论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总结。
一、观点
行为主义都认为学习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强调外在的刺激。
二、代表人物
1.桑代克-猫开笼取食实验-试误说
规律:
准备律:学习前,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不能搞突袭。
练习律:学习中,要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即题海战术。
效果律:学习后,要给学生充分的反馈,例如:奖励。
2.巴普洛夫-狗进食摇铃实验-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先刺激后行为)
规律:
获得: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实验中狗听见铃铛(有骨头)唾液慢慢产生的过程。
消退:条件反射消失的过程。实验中狗听见铃铛(无骨头)唾液慢慢消失的过程。
泛化:对相似的刺激分不清。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分化:对相似的刺激能分清。例如:分辨同音词和形近字。
3.斯金纳-迷箱实验-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先行为后刺激)
规律:
强化: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例如:考试成绩好奖励学生一个游戏机。
负强化: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例如:表现好取消对学生的处分。
惩罚:正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例如:给违纪学生记过。
负惩罚: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例如:把学生的游戏机没收。
消退:不理不睬,例如:看到学生在课堂上说话不搭理,学生说话的行为会减少。
逃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已经出现,例如:走到一个垃圾堆旁边绕道而行。
回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还未出现,例如:害怕见陌生人而不敢上街。
4.班杜拉-波波玩偶实验-观察学习
强化的分类:
直接强化:是指学习者作出反应并体验自己反应后果而受到的强化。例如一个有弄不懂的数学问题而不敢向老师请教的学生,在辅导老师的鼓励下,大胆地向数学老师求教,得到老师的耐心帮助和肯定,以后向老师求助的行为就会增加。
替代强化: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例如当教师强化一个学生的助人行为时,班上的其他人也将花一定时间互帮互助。此外替代性强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情绪反应的唤起。例如当电视广告上某明星因穿某种衣服或使用某种洗发精而风度迷人时,如果你直觉到或体验到因明星受到注意而感觉到的愉快,对于你这是一种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例如,补习了一年语言的学生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成绩标准,于是他们将根据对他成绩的评价而对自己行为进行自我奖赏或自我批评。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