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课程内容要采取何种组织形式进行编写,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结构的性质和形式。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拉尔夫•泰勒就明确除了课程内容组织的三条原则,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内容,并且对其进行反复叙述,逐步加深。例如,对于某些重要的课程内容,要在教材展开过程中在其各个部分反复地、多次涉及并强调这些内容,而不只是在一个部分中集中出现一次。
顺序性:要求每一后继内容应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前面的内容加以深化、拓展。例如,对于某些重要的可能内容,在教材各个部分重复涉及时,要不断地增加其广度与深度,即后面出现的内容应该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探讨,而不仅仅停留在同一水平的重复。
整合性:强调保持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以便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统一观念,能够将看法、技能和态度统一起来,并且在能将所学的内容整合进个体的行为中。例如,当个体遇见某一问题时,能够联系到自己在所有领域所学到的东西并综合利用。
点拨:连续性强调知识在同一水平的重复出现;顺序性强调知识重复出现,并且深度逐渐加深难度逐渐加大;整合性强调不同领域的知识形成联系,从知识到经验的运用。
例题:在数学课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处理数量问题的技能和有效运用这些技能于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能力。课程内容的组织需要坚持( )。
A.连续性原则 B.顺序性原则 C.整合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C。解析:题干中说到"运用",因此是整合性原则。
2.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1)直线式和螺旋式
直线式: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学科知识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即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呈直线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在呈现。例如,英语单词的学习。
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单元或阶段,乃至同课程门类中,是课程内容重复出现、螺旋上升、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且层层递进。例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在小学时测量、画图,中学时证明。
点拨:直线式是按照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顺序,且前后知识不重复;螺旋式是按照人的心理发展的顺序,且前后知识会重复,知识逐渐深化。
例题: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这体现的课程组织形式是( )。
A.逻辑组织 B.直线型组织 C.心里组织 D.纵向组织
【答案】B。解析:题干中"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即可判断为直线型组织。
(2)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指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到繁、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来组织编写。例如,加涅的层次结构理论按照复杂性程度把人类学习分为八类,认为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或原有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即复杂学习以简单学习为基础;学科课程(语文、数学等)多为纵向组织。
横向组织:指打破小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心理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为关心的问题为依据来组织编写教材内容,构成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例如,雾霾问题很严重,那么可以将能够解释雾霾的成因和解决此问题相关的知识(气象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等)组织起来呈现。
点拨:纵向组织注重课程内容的学科理论体系和知识的深度;横向组织强调课程内容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和知识的综合性,强调知识的广度。
例题:以发展心理学从人的成长过程的角度提出的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
A.横向组织 B.纵向组织 C.直线组织 D.螺旋组织
【答案】A。解析:题干中"以发展心理学从人的成长过程的角度"可判断应该是横向组织。从心理发展角度看,学生生理的、社会的、理智的、情感的发展,都是按照一定顺序由内部加以调节的,因此,教材内容应考虑学生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从综合的角度,以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组织。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