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的考研预报名和10月份的正式报名越来越近,华宇特别提醒考生在择校前,先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再做决定:
一、以学校为首要考虑因素
这就不得不说有的同学存在着的"名校情结",其实,我们也不能给这种"名校情结"定结论说它是好还是不好,如果你利用得当,让这份执著一直督促着你,那么你很可能成为黑马逆袭名校成功然后成为别人口中的"大赢家"。
而如果你只是空有这份冲击名校的心而没有毅力,那么,强行报考名校终得到的结果也只能是成为"炮灰"。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名校不管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超越普通高校一大截,而且,在名校中云集的学术前沿的领头人和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都是让我们执著追求名校的理由。而且,名校名气大,在你以后找工作的时候也会成为你的加分项。
我想,在选择学校前,首先得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与因素,那么择校的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
1、中国大学的等级与区划问题
从学校的管理体制来讲的,主要包括隶属关系、经费来源等,我国的大学分省属高校和部属高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为主管部门、并由其保障办学经费来源的高校为省属高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为主管部门、并由其保证办学经费来源的高校为部属高校。
根据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国的高校又分为"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其中,"211工程"有100所左右,"985"高校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一共38所。可以说,"985工程"大学是"211工程"大学的再筛选。经过这样的人为的划分,中国大学的"优势兵团"就显露出来了。
其实大学本无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只有名牌与普通之别,更不该有行政级别。在中国的研究生招生中,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分区划线问题。中国大陆分为东部一区(A类考生)、中部二区(B类考生)和西部三区(C类考生)三个区。每个区的国家基本线略有不同,呈依次降低的趋势。
2、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
虽然能力与学校并无直接关系,但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抱有名校情结与偏见。在招聘中,有的单位开出的首要条件便是毕业于"211"或"985"工程的大学。虽说外企500强看重能力,但是他们同样看好牌子。
本人就读的大学是国内的一所知名院校,每年的"五一"过后,学校内到处是国内外大企业暑期招聘实习生的海报。九月过后,更是热闹,校园内成了500强和国企招聘广告的海洋。各大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来开宣讲会。
同学们则是不亦悦乎,投简历,参加面试。一般来说,从名企在全国开宣讲会的城市和大学就能看出来,他们还是比较倾向于发达城市的那几十所大学。政府为了抢占人才高地,也开始了来学校招储备人才,他们打出的首要条件是毕业于"211工程"大学,更欢迎"985工程"大学毕业的学生。高校招聘教师和辅导员就更不用说了。这就是名牌效应。
考名校机会多,还有下面原因。一般来说,考研试题分公共课和专业课。政治、英语为公共课,全国统一试题。再加两门专业课(考理工类有一门数学,全国命题),除全国联考外,由各高校自主命题。首先是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提前招生,然后是国家统一划基本线,普通类院校招生。其实只要你的英语和政治的单科成绩过线并且加起来能考140分左右,全国还有哪所大学你不能报呢?专业课大家起点相同,大学所学的教材和知名大学的差不多。
大学的学期考试,你靠考试前突击才过关,名校的学生也一样。考研和高考是不一样的。考研考试科目灵活些,你可以自己选择部分专业课。所以,只要你能坚持住,保证英语政治,专业课打好基础,你就可以挑战名校。
另外这里指出的是,考不上名校的考生,如果过了国家线,可以申请调剂到普通院校。笔者在研究生院工作时,每年都办理几百人的申请调剂调档函。据我了解,他们每年都办理三、五百人的调剂。
因此,我个人认为,既然花费一样的时间与精力,既然都要面临就业的机会成本,考普通学校还有毕业后就业之忧,倒不如量力试着报考知名高校。
二、量力而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更重要
诚然,名校是有很多优势,但我并不鼓励大家都上名校。我们也要量力而行,灵活变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