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华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倒霉兮骓不逝。’”
26.吊颈砭骨(苏秦、孙敬)
【表明】比喻废寝忘食地吃苦进修。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念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勤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27.罄竹难书(隋扬帝)
【表明】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出处】《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28.怒火万丈(盗跖、蔺相如)
【表明】指恼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度恼怒。
【出处】《庄子·盗跖》:“盗跖闻之震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29.自我介绍(毛遂)
【表明】比喻自告奋勇,本身推荐本身接受某项事情。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记实:秦军围攻赵国国都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告诉好坏,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30.老骥伏枥(曹操)
【表明】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处所。比喻有志向的人固然大哥,仍有宏愿壮志。
【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1.口蜜腹剑(李林甫)
【表明】嘴上说的很甜美,凡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调皮阴险。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32.全心全意(诸葛亮)
【表明】鞠躬:弯着身子,暗示敬服、审慎;尽瘁:竭尽劳苦;已:遏制。指勤勤恳恳,竭精心力,到死为止。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极力,死尔后已。”
33.黄袍加身(赵匡胤)
【表明】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叛乱,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皇帝。后比喻动员政变得到乐成。
【出处】《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皇帝。’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34.孺子可教(张良)
【表明】指年青人可造就。指孩子是可以教训的,后形容年青人有前程,可以培育。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史记·世家第二十五》)
35.金屋藏娇(陈阿娇)
【表明】娇:原指汉武帝刘彻的表妹陈阿娇。汉武帝幼小时喜爱阿娇,并说要让她住在金屋里。指以富丽的衡宇让所爱的妻妾居住。也指取妾。
【出处】汉·班固《汉武故事》:“若得阿娇作妇,看成金屋贮之也。”
36.七步之才(曹植)
【释义】 有七步成诗的才气。比喻人有才华,文思火速。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觉得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37.洛阳纸贵(左思)
【表明】原指西晋国都洛阳之纸,因各人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以至一时供不该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盛行一时,传播甚广。
【出处】《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38.韦编三绝(孔子)
【表明】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暗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念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39.多多益善(韩信)
【表明】形容一样对象某人等越多越好。益:越发,多;善:好。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记实,刘邦问韩信能带几多兵。韩信答复说:“臣多多益善耳。”
40.焚书抗儒(秦始皇)
【表明】焚:烧;坑:把人生坑;儒:指墨客。焚毁文籍,坑杀墨客。
【出处】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文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避祸遣散。”
41.好大喜功(汉武帝)
【表明】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夸诞的作风。
【出处】宋·罗泌《路史·前纪》卷四:“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新唐书·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屠,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42.梦笔生花(李白)
【表明】成语, 比喻才情横溢,文思富厚;或比喻写作本领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精彩。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43.老马识途(管仲)
【表明】老马认识路。比喻有履历的人对工作较量熟悉。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疑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44.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表明】一鼓:第一次伐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伐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干劲大的时候兴起劲头,一口吻把事情做完。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5.邯郸学步(寿陵少年)
【表明】邯郸:战国时赵国的国都;学步:进修走路。比喻一味仿照别人,不只没学到才干,反把本来本身会的对象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46.桀犬吠尧(汉·邹阳)
【表明】字面意思为暴君夏桀的狗向圣王唐尧吠叫,比喻奴隶只知道一心为他的主子效劳,而不分贤愚善恶。
【出处】《狱中上书自明》:“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
47.乐此不疲(刘秀)
【表明】乐:酷爱。此:这。疲:疲惫,倦怠。因为酷爱做某事而不觉倦怠。形容对某事酷爱而陶醉于个中。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48.讷言敏行
【表明】讷言:措辞审慎;敏:火速。指措辞审慎,服务火速。
【出处】《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9.阳春白雪(宋玉)
【表明】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高、有难度的歌曲。现比喻高妙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外数十人。”
50.背水一战(韩信)
【表明】背:背向;水:江河;背水:背后是水,暗示没有退路。比喻在艰巨环境下跟仇人背注一掷。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