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公平、经济稳定增长
【链接】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一)优化资源配置
核心问题:(二)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公平分配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合理的税收负担,这又是资源能否合理配置的关键。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费以及财产税等调解个人收入水平和差距。
(三)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稳定增长表现在适度的经济增长率、稳定的物价水平、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上,它又集中反映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协调平衡上,通过财政支出总量和财政收入总量的对比关系调节。
1.财政支出总量的扩张会增加社会总需求,反之减少。
2.财政收入总量的调整,即国家增减税收,短期看可以影响企业和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因而影响总需求,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总供给。
二、财政政策类型
(一)按财政政策本身的功能分类
情形 方法(二)按财政政策调整经济周期的作用分类
积极(相机抉择、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消极(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
定义 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的财政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的财政政策。 不需要政府预先做出判断和采取措施,而是依靠财政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机制,自行发挥作用,收到稳定经济的效果。
工具 1.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
2.调整税率;
3.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的适用条件;
4.调整转移支付的条件。
【注意】不包括改变利率,再贴现率等货币工具 1.累进税率
2.转移支付
原理 逆经济风向行事:
1.扩大总需求以反经济衰退(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如举公债扩开支、降低税率);
2.抑制总需求以反通货膨胀(繁荣时):紧缩性财政政策(如缩小开支、提高税率) 1.累进税率:通过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2.转移支付:通过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三、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1.挤出效应:政府开支增大会增加总需求,扩大国民收入,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造成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提高私人投资的成本,使得私人投资被政府支出从经济活动当中“挤”了出来,结果抵消财政政策的一部分扩张效应。 ——作用中介:利率
2.效果:挤出效应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作用明显;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大小取决于政府支出引起利率上升的幅度。利率上升高,挤出效应就大。
编辑推荐:
2018年审计师考试报名时间及入口专题
2018年审计师考试报名问题全部在这里
2018年审计师考试答题技巧及攻略|视频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