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审计师考试报名5月份开始。以下中级审计师章节知识点,考生可以点击学习,更多内容查看审计师辅导资料,试题点击下载审计师准题库app,预祝考生可以顺利通过考试!
全本教材,点击学习>>>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章节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 审计理论与方法
第八章 审计抽样 (中级要求)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知识点一、含义
指审计人员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方法,包括统计抽样方法和非统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不适用的情形(6种)
审计人员可以对审计事项中的全部项目进行审查的情形(3种)
知识点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一)统计抽样
特征:1.随机选取样本;2.利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和计量风险
(二)非统计抽样
也称为判断抽样,一般是审计人员根据专业判断来确定样本量、选取样本和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估。
(三)抽样方法的选择
取决于审计人员对成本效果的考虑:非统计抽样可能比统计抽样花费的成本要小,但统计抽样的效果可能比非统计抽样要好。
(四)统计抽样与专业判断
在运用统计抽样时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审计人员运用正确的判断来解决,所以统计抽样并不排除专业判断。
知识点三、审计抽样风险及其控制
(一)抽样风险及其控制
1.抽样风险
指审计人员依据样本测试结果形成的审计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可能性。
2.抽样风险的控制
控制措施:一是调整样本量,增加样本量可以降低抽样风险;二是采用恰当的抽样方法,合理地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二)非抽样风险及其控制
1.非抽样风险
指由于采用抽样审计方法之外的其他原因所造成的风险,即审计人员因采用不适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工作疏忽等而未能发现样本中实际存在的误差的可能性。
2.非抽样风险的控制
控制措施:对审计人员有效的训练,对审计程序的精心设计,对审计工作的适当计划、指导、监督和复核等
第二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和样本选取方法
知识点一、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
确定审计对象总体
在确定总体时,审计人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相关性与完整性
2.项目的同质性
3.项目的可辨性性
4.项目的充分性:数量达到要求
抽样结果评价的具体程序和内容:分析样本误差;推断总体误差;重估抽样风险;形成审计结论
知识点二、审计抽样中样本的选取方法 ——随机选样法
(一)简单随机选样法
特点:利用计算机取得随机样本可以提高效率,减少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二)系统选样法——等距选样法
抽样间距的计算方法:抽样间距=总体容量/样本量
第三节 统计抽样方法在内控测试中的具体运用
知识点一、属性抽样法基本原理
是一种用来推断总体中具有某一特征的项目所占比率的统计抽样方法。
知识点二、属性抽样法基本步骤
(一)根据审计目标确定审查总体,并定义属性和误差
(二)确定抽样参数
参数及对样本规模的影响:
可容忍误差率:可容忍误差越大,要求的样本规模越小
预计总体误差率:总体误差越大,要求的样本规模越大
可靠性程度:可靠性程度要求越高,要求的样本规模越大
第四节 变量抽样法在实质性测试中的具体运用
知识点一、变量抽样法基本原理
变量抽样法是一种能够对总体的数量余额作出估计的统计抽样方法。
知识点二、变量抽样法基本方法
(一)单位均值估计法:以单位均值估计总体均值和总值
(二)差异估计法:通过样本记录值和审计值的差异推断总体记录值和审计值的差异,进而对总体记录值作出评价
(三)比率估计法:通过审计值与样本记录值的比率推断总体审计值与记录值的差异,进而估计总体记录值并对原记录值作出评价。
知识点三、变量抽样法基本步骤
参数及对样本规模的影响:
总体容量(正向);预计总体标准差(正向);可容忍误差(反向);预计总体误差(正向);可靠性程度(正向)
编辑推荐:
2018年审计师考试报名问题全部在这里
2018年审计师考试答题技巧及攻略|视频
初中级审计师历年真题word版下载汇总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