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犯罪特征存在不同的理解,按照刑法第13条的规定分别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文理解释,犯罪具有两个特征:(1)社会危害性,即法益侵犯性。社会危害性是质与量的统一,是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统一。如果某种行为根本不可能侵害或者威胁法益,不管其内心多么邪恶,也不具有刑法上的社会危害性。例如,甲在荒山野外狩猎时,误以为稻草人是自己的仇人而开枪的,由于该行为没有法益侵犯性,故不成立犯罪。(2)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性。按照罪行法定原则,危害行为被刑法类型化为刑法精致的行为,才是犯罪行为,否则不属于犯罪行为;危害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依法不受刑罚处罚;当行为人对危害行为与结果具有故意或者过失,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具有责任能力,并且具有期待可能性时,才能受到刑罚处罚。
按照论理解释,犯罪特征为:法益侵犯性(违法性)、非难可能性(有责性),相应的,犯罪的实体为不法和责任。责任是对不法的责任,是针对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事实的非难可能性,所以,不法是责任的前提。
在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中,通常将犯罪的特征归纳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以及应受处罚性。而且多以多选题的形式出现。
例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特征的是(ABC)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