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中易混淆的“三”与“四”》,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无论是公务员常识判断试题或者是事业单位常识知识的考查,中国传统的人文知识的内容往往很受出题者的青睐。但是,由于一些传统知识的划分依据不同,相同或相似的知识划分的结果却也是大相径庭。例如,描写植物的“岁寒三友”与“花中四君子”是不尽相同的;再则,“中国四大祭祖节日”与“三冥节”同为祭祀,但彼此之间也有出入。
一、试题展示
1.【2018年--广元事业单位】三冥节指的是:
A.清明节 B.中元节 C.下元节 D.重阳节
【答案】ABC。解析:三冥节指清明、中元节、十月朔这三个汉族传统节日。这三个节日都是以祭祀祖先、亡亲等鬼魏为中心与主题的,因此人们合称之为三冥节。其中,十月朔即为农历十月初一,也会被称为下元节。但与道教节日下元节(十月十五)做出一定的区分。故本题答案为ABC。
2.【2018年--泸州事业单位】下列不属于“岁寒三友”的植物是:
A.松 B.竹 C.梅 D.菊
【答案】D。解析: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故本题答案为D。
以上两道试题主要在于对我国传统文化之“三”的考查。在第一道试题中D选项的“重阳节”属于我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但不属于“三冥节”。第二道试题中D选项的“菊”是花中四君子之一,但不属于岁寒三友。
二、分辨解析
(一)“岁寒三友”与“花中四君子”
岁寒三友: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因其在寒冬腊月仍能常青,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经寒冬而不衰,而有“岁寒三友”之称。
花中四君子,指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梅具有傲霜凌寒的特征,一身傲骨,傲而不俗;兰生于幽僻之处,但幽而不病,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竹刚直、谦逊,轻而不佻,不亢不卑,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菊美丽绝俗,但丽而不娇,不与群芳争艳,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与世无争的高尚品格。即四种植物表达了人世间的四种高尚的精神,被誉为“花中四君子”。
虽然两者都表达了高尚品格,但是指向不同,结果也就有所差异。
(二)“三冥节”与“四大祭祖节日”
1.“三冥节”
三冥节即是清明节、中元节和十月朔,此三个节日的共同特点就是祭祀祖先。
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由于清明与寒食两者日期接近,清明也开始出现扫墓的习俗。及至明代,寒食节逐渐并入清明节,祭祖、扫墓便成为清明节主要风俗事项之一。
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盂兰盆节”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每年七月十五举行超度历代祖先的仪式。佛经中《盂兰盆经》以鼓励佛家弟子修孝顺的旨意,合乎中国慎终追远的民俗信仰,所以在中国流传开来,成为祭祀祖先、追悼亡灵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
农历十月初一称为“十月朔”,与清明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是上坟祭祖的节日。一般说清明节是注重添土扫墓,中元节是注重送食施孤,而十月朔注重给已亡人送冬衣,所以十月朔又称为“寒衣节”。由于十月初一与十月十五的下元节日期很近,故有些人会将“寒衣节”混谈为“下元节”。
故三冥节即是清明节、中元节和十月朔,有时也会称为清明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2.四大祭祖节日
中国传统祭祖的四大节日是指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这四个节日。
除夕是指农历每年末后一天的晚上,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我国部分地区也有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
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由于清明与寒食两者日期接近,清明也开始出现扫墓的习俗。及至明代,寒食节逐渐并入清明节,祭祖、扫墓便成为清明节主要风俗事项之一。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