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积累之京剧四行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在京剧中叫“行当”。不同行当的演唱方法、表演技术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生(老生、小生、武生等)
1.老生
富有正义感的男性中年或老年人物。演出时要戴挂在耳朵上的假胡须,京剧行话叫“髯口”。老生演唱用真声,唱腔上为丰富。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代表:《伍子胥》中的伍子胥。
2.小生
青少年男子角色,特点是不戴胡子,扮相一般比较清秀、英俊。表演上大的特点是唱和念都是真假声互相结合。小生分为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代表:《白蛇传》中的许仙。
3.武生
擅长武艺的角色。分成长靠武生、短打武生两类。长靠武生着厚底靴,不但武功好,还要有大将风度;短打武生穿短衣裤,身手矫健敏捷,打起来漂亮。还有一种不说话的,专门翻跟头或以跌扑为主的叫翻扑武生。代表:《长坂坡》中的赵云。
二、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
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端庄、严肃、正派,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表演上动作幅度较小,行动较稳重。代表:《窦娥冤》中的窦娥。
1.花旦
活泼开朗、敏捷伶俐的青年女性。表演上注重做功和念白,服装上多穿裙衣裳,即便是穿长衣裳也绣着色彩鲜艳的花样。代表:《红娘》中的红娘。
2.武旦
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分成两类。一类是短打武旦,穿短衣裳,般不骑马,重在武功、说白,有一种特殊的技巧一打出手。一类是长靠武旦,穿大靠,顶盔贯甲,她们一般骑马,拿着一把尺寸比较小的刀,所以又叫刀马旦。代表:《打焦赞》的杨排风。
3.老旦
老年妇女。表演特点是唱、念都用真嗓,但不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而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为突出老年人的特点,走路迈一种沉稳的横八字步。代表:《打龙袍》的李后。
三、净(正净、副净、武净)
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花脸。一般扮演男性角色。
1.正净
俗称“大花脸”,又称“唱功花脸”“铜锤花脸”。以唱功为主,扮演的人物多是性格刚正的正面角色。代表:《二进宫》中的徐延昭。
2.副净
俗称“二花脸”。因以工架、念白、表演做功为主,故又称“架子花脸”。扮演的多是性格粗豪爽直的人物,如张飞、盂良、焦赞、牛皋、李逵、窦尔墩、曹操等。代表:《连环套》中的窦尔墩。
3.武净
俗称“武花脸”“武二花”。因表演时以跌扑摔打为主,又称“摔打花脸”。代表:《白水滩》中的青面虎。
四、丑(文丑、武丑)
又称为“小花脸”。分“文丑”和“武丑”两类。凡是丑行都是在鼻梁上用白粉涂一个粉块。“丑”是指扮相不俊美,并非专指品质上的丑恶。扮演的角色既有阴险狡诈的人物,也有正直善良的形象。
1.文丑
经常扮演花花公子、狱卒、酒保、更夫、老兵等。代表:《群英会》中的蒋干
2.武丑
扮演擅长武艺、性格机警、语言幽默的人物。武丑既注重翻跳武技,也讲究口齿清楚有力。代表:《三岔口》中的刘利华
以上是为大家总结的文学常识中设计的京剧四行当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各位考生早日上岸。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