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家长群、QQ群本来是家长与老师相互沟通、共同管理孩子的一种便捷方式。然而,近段时间,家长群却总是风波不断,不仅被吐槽成“变味群”,而且爆发出家长与教师的一次次冲突。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家长群”确实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沟通渠道,能够让家长和教师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保持联络,为孩子构筑全方位的指导平台。但如今,“家长群”却异化成为了“战场”、“名利场”和“秀场”,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自从建立了“家长群”,家长忙起来了:要关注老师的每一条消息;要在群里模仿其他家长的问候;有些家长不忘炫耀;有些家长要围观他人的炫耀;有些家长要迎合他们进行点赞。不仅家长忙起来了,教师也忙起来:需要及时关注家长说了什么,还需要考虑到家长的感受;需要回答家长的各类问题,没有时间和地域限制;需要化解冲突与矛盾。
在忙碌的背后隐藏着很多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一是分散了教师有限的精力,增加了教学负担。一个教师要面对全班很多学生,备课压力大,琐事也很多,但还需要在家长群里关注家长的问候、炫耀、托付、质疑等,别说回复,单纯浏览就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二是给家长增加了隐形的负担。大多数家长都只想关心与孩子学习相关消息,但无奈在群里有很多炫富的消息、拍马溜须的消息、吹牛的消息、广告信息等,家长需要在如此多的消息里去筛选教师信息,不仅费力而且也被在比较中感觉到焦虑,有时候还需要为了显得合群而去迎合,可谓心累至极。三是影响孩子心境及价值观的养成。家长群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孩子其实也是参与者。当家长在群里炫耀家境、成绩时,处于优势的孩子在增长自信的同时,难免也会悄然燃起虚荣之心,而处于劣势的孩子在自卑的同时,是否也会有一丝不公平与抱怨情绪呢?
避免家长群的异化,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一是学校要确立好群里聊天的规则。通过“约法三章”确保交流内容范围“点到即止”。班主任或者校方完全可以在建群之初就明确要求,群内不得发广告、红包、投票这些与班级事务无关的信息,违者直接移出群。二是家长要摆正心态,加强自律。家长认清家长群的作用,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教育上,而不是拼了命地在群里“扮戏精”。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克制,时刻不忘家长的身份,努力为孩子学习营造单纯的气氛。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