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干货】消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时间:2020-06-19来源:中医内科主治课程百度云 作者:华宇中医内科考试 点击: 加载中..
中医内科视频课程
古代文献中对于糖尿病的记载非常多: 饮食方面有《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脏腑

古代文献中对于糖尿病的记载非常多:

饮食方面有《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脏腑方面有《灵枢·五变》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精神情志方面有《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曰:“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运动方面有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那么古人关于消渴的理论,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呢?对我们现在的临床指导有用吗?答案当然是是肯定。

消渴的基本病机主要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其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本病的病理因素主要是虚火、浊瘀。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而以明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以下是消渴的辨证分型:

1.上消

肺热津伤证

证候: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加减。

2.中消

(1)胃热炽盛证

证候: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代表方:玉女煎加减。

(2)气阴亏虚证

证候: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代表方:七味白术散加减。

3.下消

(1)肾阴亏虚证

证候:尿频量多,混浊如脂宵,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2)阴阳两虚证

证候: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我们知道,降血糖≠治疗糖尿病,至少不是糖尿病治疗的全部。而中医药的优势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和糖尿病前期的早期干预。通过评估体质与紊乱程度,制定通治方案,医患协同、调心调身,重塑生活方式,动态评估疗效和随访对患者进行综合管理。我想,这就是中医防治糖尿病的未来趋势。

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