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华宇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网专门整理了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正常值参考范围如下:
临床意义
1. Ig显著减低
(1)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如IgG、IgA、IgM三种全缺的Bruton病(仅限于男性),三种Ig缺某一或二种(减少或无能)的丙种球蛋白异常血症,后者多见的是IgA缺乏症(隐性遗传)。
(2)获得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如肾病综合征、蛋白质丢失性肠病、先天性风疹病等,以及瑞(Swiss)氏胸腺发育不全伴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2. Ig明显增高
(1)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慢性活动性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等。
(2)多发性骨髓瘤:可按其所产生Ig不同而有G型(IgG增多)、A型(IgA增高)、D型、E型(后两型极少见)等。
(3)感染:如慢性化脓性感染、肺结核、肝脓肿、血吸虫病、瘤型麻风等,可见IgG升高。
(4)恶性肿瘤:如消化道癌、呼吸道癌、泌尿生殖系癌,绝大多数患者均见IgA增多。喉癌、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IgM亦见升高。
(5)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可见IgE增高。
正常参考范围
一般采用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膜电泳法。IgG为7.6~16.6g/L;IgA为0.71~3.35g/L;IgM为 0.48~2.12g/L;IgD为0.01~0.04g/L;IgE为 0.001~0.009g/L。
以上“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正常值参考范围”由华宇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网搜集整理,华宇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网提供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更多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资讯请关注华宇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网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栏目!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