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流行性出血热的定义、传播途径、临床分期、诊断依据和治疗

时间:2020-05-04来源:互联网收集 作者:华宇考试网 点击: 加载中..
中医执业医师课程
“流行性出血热的定义、传播途径、临床分期、诊断依据和治疗”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要考点,你复习到了吗?抓住重点可以为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提分,

“流行性出血热的定义 、传播途径、临床分期、诊断依据和治疗”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要考点,你复习到了吗? 抓住重点可以为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提分,华宇考试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搜集了具体的内容,详情如下:

1.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典型的临床特征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主症,亦称肾综合征出血热。

2.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

3.汉坦病毒具有多宿主性和动物源性,其中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在我国是黑线姬鼠(野鼠型)、褐家鼠(家鼠型)等。虽然患者早期的血、尿中携带病毒,但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4.汉坦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垂直传播,虫媒传播(革螨或恙螨)。

5.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变性、坏死。以肾脏病变明显,其次是心、肝、脑等脏器。

6.流行性出血热典型患者的临床经过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重症患者则可出现发热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间的重叠。

7.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脏损害。常有典型的“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常伴较突出的胃肠道症状。毛细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三红”征:颜面、颈部及上胸部呈弥漫性潮红,酒醉貌。

8.低血压休克期表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是本期的特点。

9.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50ml为无尿。少尿期可见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重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

10.流行性出血热在多尿期水电解质紊乱达到高峰,常见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甚至可再次引发休克。

11.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根据尿量和氮质血症情况可分为以下三期:

(1)移行期:每日尿量由500ml增至2000ml,但血尿素氮和肌酐等浓度反而升高,症状加重,患者常因并发症死亡。

(2)多尿早期:每日尿量超过2000ml,氮质血症未见改善,症状仍重。

(3)多尿后期:每日尿量超过3000ml,可达4000~8000ml,甚至15000ml以上,此期应积极补充水电解质,防止继发感染。

12.流行性出血热外周血WBC增多,早期出现异型淋巴细胞(>7%)与血小板减少;尿蛋白于短期内急剧增加,如见膜状物及包涵体更有助于诊断。血清特异性抗体IgM阳性,血或尿标本病毒抗原或病毒RNA阳性可确定诊断

13.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关键是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少搬动(“三早一少”)。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可应用抗病毒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出血、肾衰竭和继发感染。

好物种草!中医执业医师免费刷题小程序,每天一个新考点!

“流行性出血热的定义 、传播途径、临床分期、诊断依据和治疗”的内容由华宇考试网整理,更多医考信息、备考资料请关注华宇考试网中医执业医师栏目。

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