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备考开始了,“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常见急症针灸治疗:眩晕”的内容是精华考点,华宇医药职称考试网整理如下:
眩晕
急性发作常与忧郁恼怒、恣食厚味、跌仆损伤等因素有关。
病位:脑,与肝、脾相关。
病机:风、火、痰扰乱清窍。
主症:头晕目眩,视物旋转。重者两眼昏花缭乱,视物不明,旋摇不止,难以站立,昏昏欲倒,甚则跌仆。
Q:眩晕与头痛的病机区别?
有无外感——
肝阳上亢:兼面红目赤,目胀耳鸣,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者。
痰湿中阻:兼头重如裹,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者。
治法:平肝潜阳,化痰定眩。取足少阳、足厥阴经穴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百会、风池、太冲、内关。
配穴:肝阳上亢配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配头维、中脘、丰隆。高血压配曲池、足三里;颈性眩晕配风府、天柱、颈夹脊。
操作:毫针泻法。针刺风池穴应正确把握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刺激量不宜强。高血压者,太冲朝涌泉方向透刺。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取顶中线、枕下旁线,毫针沿头皮刺入,快速捻转,留针30分钟。
(2)耳针法取肾上腺、皮质下、枕、神门、额、内耳,每次取3——5穴,毫针刺或用压丸法。血压过高者可在降压沟和耳尖点刺出血。
(3)三棱针法取耳尖、印堂、太阳、头维、百会等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3——5滴。适用于眩晕实证者。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