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学说、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1-03-02来源:华宇网校作者:题库练习
中医执业医师课程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开始,今天开始复习《中医基础理论》,想必很多同学由于不是很了解这门课程,复习起来会稍显吃力。今天华宇医药职称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藏象学说、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的内容,这样更好理解。相关内容如下:
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
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如下
(1)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认识了脏腑的某些功能。
(2)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总结,认识了人体的复杂功能,并赋予相应的脏腑。
(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使藏象理论系统化。
(4)临床经验的大量积累。
三、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脏腑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脏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
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中医学以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作为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
(1)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2)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3)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机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同,与五脏和六腑都有明显区别,故称之。
一般来说,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华宇网校)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