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到底哪个大,如何理解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究竟哪个大?
法律主体大于会计主体。
1、概念不一样。会计主体即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单位或组织,可以是某个公司、某个社会团体,既可以是一个独立法人,也可是一个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法律主体即具备独立民事责任(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能力的自然人、公民或经济实体。
2、涉及领域不一样。会计主体涉及的会计核算和会计行为的领域,法律主体涉及的司法的领域。
3、包容性不一样。会计主体未必是法律主体,例如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但是在会计管理上可以独立核算的分公司就不具备法律主体的资格,有例如企业内部销售部门、某生产车间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核算单位。法律主体一般是会计主体,一个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都需要根据法律进行会计核算,这里不涵盖不需建账核算的自然人。
4、需要说实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不可以独立担负民事责任就不是法律主体;需要依法实行会计核算的法律主体肯定是会计主体。
如何理解法律主体理所当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未必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其实就是常说的说只需要在经济上相对独立的企业、单位等组织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
会计法总则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一定要根据法律办理会计事务。其实就是常说的说,只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完全就能够成为会计主体,会计主体的范围较宽。《会计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一定要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由此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涵盖个人独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涵盖企业的分支机构)都是会计主体。而法律主体的要求就比较严格了,并非全部的组织和单位都可以成为法律主体,唯有那些在法律上具有独立人格的组织才可以成为法律主体,即唯有法人组织才可以成为法律主体。详细的讲,第一要有独立的财产,其实就是常说的组织的财产和其成员的财产要区分开来,组织的财产要独立于其成员的财产,不可以随便变化,因为这个原因属于会计主体的个人独资企业不是法律主体;其次组织要能独立担负责任,其实就是常说的可以以自己的财产而不是成员的财产来担负责任,因为这个原因属于会计主体的企业的分支机构不是法律主体。具备了这两条,才可以成为法人,才可以成为法律主体。由此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未必是法律主体。注册会计师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免费资料+培训课程)
-
注册免费领取备考资料
会计职称名师辅导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注册会计师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注册会计师备考资料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