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丝换算公式铜线用线计算公式

铜丝换算公式?
1、计算方式:
铜线截面积×铜线长×铜线密度(铜合金)。铜密度是8.9g/cm³,用电缆铜的截面积(电缆规格)乘以长度乘以铜的密度就等于铜重了,算时单位统一好,电缆规格上说的是平方毫米,密度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可以统一换算到毫米。
2、铜线释义:
旧时指电报。 清 李鸿章 《致凌筱柟书》:至如请觐、遣使、铜线、铁路……一定要通盘筹画目前指一种金属材料。
铜线用线计算公式?
铜线线径计算公式
电源线的选择上,实际上只要记住哪些很简单的公式,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在选择电源线时,设备用电量一定是清楚的,有了这个已知条件,利用三相交流电功率的公式,将电流得出,公式:
P(电功率)=√3×380(三相电压)×I(电流)×cosφ,公式中cosφ为电感负载的无功损耗,保守一部分取常数0.85就可以:
√3=1.732这是起码的数学常识,将电流(I)推导出来:
I=P(功率)/√3×380×0.85(cosφ),有了电流,将电源线径得出来(注意,这是电线直径,不是截面积,电源线的规格都是用截面积来表示的)。线径公式:
d=0.8×√I,再利用电线直径,将电线的截面积得出来,这是数学公式:半径×半径×3.14;好了,到此算完了,所使用电源线的规格得出来了。
很简单,还要记住两个公式,一个:
P(电功率)=√3×380(三相电压)×I(电流)×cosφ
另一个公式:d=0.8×√I。
1kg铜线多少米怎么算?
0.5的铜线,1米的重量=截面积*长度*密度。=3.14159*0.025cm*0.025cm*100cm*8.89g/cm3=1.7455g.其实就是常说的1.7455g/米.
既然如此那,,1kg的长度=1000/1.7455=572.9米.
你自己算算.实质上的长度会有偏差,因为,线径不可能都是标准的0.5mm,另外还涵盖了一点漆皮的重量,整体密度会与纯铜有轻微的不一样,故此,实质上长度会要小一点点,看你是那种型号的漆包线,还有漆膜的厚度,故此,,实质上长度会比理论数字会少一点,数据只可以参考,不可以作为标准去衡量.
1公斤直径1毫米的铜线长14.3米。
计算:
设铜线长 度是L
铜的密度是8.9克/厘米³
1000克 =[(0.1厘米/2)² * π * L] * 8.9克/厘米³
L=1000克/(0.0025厘米²*π*8.9 克/厘米³)
L≈14300厘米=14.3米。96=111.607cm3,铜丝截面积为π(0.07/2)^2=0.003848cm2,故此,铜丝长为 111.607/0.003848≈29000cm=290m ...
一公斤铜线多少米,得看铜线的直径是多少毫米,先算出铜的截面积=3.14*铜线的半径平方,然后用截面积乘以铜线的密度8.9克每立方厘米,后用一公斤除以上面的得数就行了。同时要把单位化成统一的单位
铜线重量计算公式?
用截面积120mm²长度源1米的3芯电缆的作为例子截面积乘以长度乘以密度120÷100×100×8.9×3=3204铜的密度是8.9g/cm³
计算方式:
铜线截面积×铜线长×铜线密度(铜合金)。
铜密度是8.9g/cm³,用电缆铜的截面积(电缆规格)乘以长度乘以铜的密度就等于铜重了,算时单位统一好,电缆规格上说的是平方毫米,密度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可以统一换算到毫米。 扩展资料: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315
伸长率:≥30
注 :除制锁、钟用线材外的其他线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直径2.0~4.0
铜线电流计算公式?
铜线承载电流1平方是5安培,它的计算公式是:
铜线承载电流=5安培×铜线截面积
电线含铜量的计算公式?
电线中铜的重量=铜线截面积×铜线长×铜线密度。
铜密度是8.9g/cm³,用电缆铜的截面积(电缆规格)乘以长度乘以铜的密度就等于铜重了,算时单位统一好,电缆规格上说的是平方毫米,密度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可以统一换算到毫米。
举个例子:
1000平方毫米(0.001平方米)的电缆线芯×长度1m(1000mm)×密度8.9=8.9公斤每米。
就是一米1000的电缆出17.8斤的铜。
铜线电阻率速查表?
查表可得不一样温度下铜的电阻率:
0 0.0165欧姆平方毫米/米
10 0.0172欧姆平方毫米/米
20 0.0178欧姆平方毫米/米
30 0.0185欧姆平方毫米/米
35 0.0188欧姆平方毫米/米
40 0.0192欧姆平方毫米/米
50 0.0200欧姆平方毫米/米
60 0.0206欧姆平方毫米/米
70 0.0212欧姆平方毫米/米
75 0.0216欧姆平方毫米/米
80 0.0219欧姆平方毫米/米
90 0.0226欧姆平方毫米/米
100 0.0233欧姆平方毫米/米
一百米电线的电阻与电线的材料和直径、温度相关系,以2.5平方毫米的铜线作为例子
1、为0.688Ω,按照公式R=ρl/s可以算出。ρ是导体电阻率,l导体长度,s导体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率跟温度相关,20℃时的铜的电阻率为0.0172(µΩ• m),故此,在常温20℃时是R=0.0172*10^-6*100/2.5*10-6=0.688Ω。2、电阻(Resistance,一般用“R”表示)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一样的导体,电阻大多数情况下不一样,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将可能会造成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导体则没有电阻。
在20°C时铜的电阻率是1.7X10-8欧米。电阻公式:R=p*l/s(p—电阻率查表求;l—电阻长度;s—与电流垂直的电阻截面面积)。铜的电阻率p=0.01851Ω·mm2/m,这是常温下得,但是,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会有一部分差异。
铜线的电阻率是多少?铝线的电阻率是多少?
材料电阻率(Ω m)
(1)银1.65 ×10-8
(2)铜1.75 ×10-8
(3)金2.40×10-8
(4)铝2.83 ×10-8
(5钨5.48 ×10-8
(6)铁9.78 ×10-8
(7)铂2.22 ×10-7
(8)锰铜4.4 ×10-7
(9)汞9.6 ×10-7
(10)康铜5.0 ×10-7
(11)镍铬合金1.0 ×10-6
(12)铁铬铝合金1.4 ×10-6
(13) 铝镍铁合金1.6 ×10-6
铜导线的电阻率大概是多少?
在20°C时 铜的电阻率是1.7X10-8 欧米。电阻公式: R=p*l/s(p—电阻率查表求;l—电阻长度;s—与电流垂直的电阻截面面积)。铜的电阻率p=0.01851 Ω·mm2/m,这是常温下得,但是,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会有一部分差异。
金属的电阻和它的长度(L表示,单位:米)、截面积(用S表示吧!单位:平方米)、温度等相关系。理论上,均匀金属物质的电阻(R表示,单位:欧姆)为:R= ρ L/S (Ω),式中,ρ是物质的电阻率,单位是:Ω. m。其实我们常说的某金属的电阻率,说的是它在常温下的电阻率。是不够严谨的,更学术的定义应该考虑温度系数,而金属的温度系数的定义是:设该金属在 0℃ 时的电阻率为 ρo,100℃时的电阻率为 ρ100,则0℃到100℃当中的平均温度系数为 αo ...100 =(ρ100—ρo)/100ρo。
铝线铜线电阻率是多少?
铝线铜线的电阻率(Ω m)分别是:
铜1.75 ×10-8。
铝2.83 ×10-8。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自不同的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物质所制成的原件(常温下20°C)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乘积与长度的比值叫做这样的物质的电阻率。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等原因无关是导体材料本身的电学性质,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相关。
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Ω·m,读作欧姆米,简称欧米。经常会用到单位为“欧姆·厘米”。
铜丝的电阻是多少?
横截面积1mm^2;1m长的铜线,电阻是0.017欧姆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在常温下(20℃时)导线的电阻,叫做这样的材料的电阻率。纯铜的电阻率0.0175Ω/m. 1.13mm的纯铜丝横截面积为1.00平方毫米,故此,其电阻为0.0175Ω。
铜线电阻计算公式?
铜线的电阻率ρ=0.0172,铝线ρ=0.0283,导线电阻计算公式:
R=ρ×L/S
(L=导线长度,单位:米,S=导线截面,单位:m㎡)。
电流主要是沿着导线表面铜包铝线通过的,称集肤效应,频率越高越明显,铜包铝线就是利用这个特点而相对节约材料。但其电阻率比纯铜线略高,铜包的厚度不一样其电阻率也不一样。
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下载
华宇考试网CPA注会免费资料下载
百度云网盘资料
CPA注会视频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相关推荐:
注册会计师培训班-辅导课程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TAG标签:
(编辑:华宇考试网注册会计师)
华宇考试网CPA注会免费资料下载
-
百度云网盘资料
CPA注会视频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相关推荐:
注册会计师培训班-辅导课程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