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是什么朝代的诗人,韦应物15岁当了什么官职

韦应物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擅长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15岁当了什么官?
韦应物15岁当了三卫郎。
韦应物于737年出生西安,正是唐玄宗时期,15岁的韦应物当了唐玄宗的三卫郎,常常出入宫廷,少年时期的韦应物恃才傲物,横行乡里,是一个土霸王。
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跑,韦应物这才启动发愤图强,以此有了一番成就。
滁州西涧的作者是什么朝代?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韦应物后人每以什么并称?
韦应物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
韦应物诗歌风格自成一派,在大历时期显得特别特殊。韦应物与大历时期其他诗人工于近体特别是五言律诗不一样,他对各自不同的诗体均有涉猎,特别擅古体。韦应物的诗歌古朴、自然,一语天然万古新之感。经历了战乱以后,受时代的影响,大历诗歌的整体风格呈现一种凄清、寂冷的基调,而韦应物的诗歌读来平和恬静。
宋代时候,苏轼将“韦柳”二人并称。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将“韦苏州体”独自列为一体,也可以见其影响之大。
王孟韦柳并称,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他们在山上田园诗上都拥有很高成就,故而一起并称。
滁州西涧写的是什么季节?
《滁州西涧》是唐朝大诗人韦应物调任滁州时期的作品,很明显写的是春季,诗中有“春潮带雨晚来急”之句,这当中“春潮”二字很明显点明了是在春季傍晚马上就要下晚雨的时候刻。同时诗中还有“幽草”、“深树”等词语也是在佐证是在春季时节,草木繁茂、禽鸟欢乐之征。
《滁州西涧》描写的是春天这个季节,从这首古诗当中第三联“春潮带雨晚来急”中的“春潮”一词完全就能够看出来是春季,《滁州西涧》这首古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古诗的作者是我们国内唐代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韦应物。
韦应物是画家?
韦应物,长安人,田园派诗人,不是画家。
韦应物在唐玄宗时,曾在宫廷任三卫郎,后应举成进士,曾担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因为长时间担任地方行政官吏,亲身接触到战火离乱的社会现实,故此,写了很多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诗,但是在宦海浮沉的生活中,他对当时政治腐败黑暗的一面带来一定认识,又缺少抗争的勇气,感到无可奈何,因为这个原因常常处于苦闷的矛盾状态中。其诗多送别感怀之作,情感真挚动人,著有《韦苏州集》。
韦应物是诗人,也是词的开拓者。韦应物的诗,清朗疏淡萧散,既有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派的清淡闲远,也有诗圣杜甫那伟大的现实主义的忧国忧民,和对黎民百姓深沉的爱。
同时,韦应物更是在词的创作上,有自己的探索,他用唐朝流行的曲调《调笑令》写下了两首词,一刚劲,一柔婉,成为早期文人词的探路者。
韦应物不是画家是唐代有名的诗人。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时期大臣、藏书家,右丞相韦待价曾孙,宣州司法参军韦銮第三子。
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千牛备身,出任栎阳县令,迁比部郎中,加朝散大夫。外放治理滁州、江州刺史,检校左司郎中、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
个人作品六百余篇。今传《韦江州集》10卷、《韦苏州诗集》2卷、《韦苏州集》10卷。散文仅存1篇,以擅长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贞元八年,去世,时年五十五岁,葬于少陵原。
韦应物是唐朝的山水田园诗人
是诗人。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