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理论-五味考点及题目!2022年中药学职称考生掌握!
热点信息推荐
中药化学香豆素重要考点> | 考试科目内容及分值比重参考> | 考试相关政策解读> |
关于“中药药性理论-五味考点及题目!2022年中药学职称考生掌握!”的内容,有很多中药学职称考生都非常关注,华宇中药学职称考试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中药药性理论-五味考点精讲
1.辛:散、行。即发散、行气行血。如苏叶。
2.甘:补、和、缓。即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如人参、熟地、饴糖、甘草。
3.酸(涩):收、涩。即收敛、固涩。
4.苦:泄、燥、坚。即清泄火热(如黄芩)、泄降气逆(如杏仁、半夏)、通泄大便(如大黄)、燥湿(如黄连)、坚阴(泻火存阴)(如知母、黄柏)。
5.咸:下、软。即泻下通便、软坚散结。
6.淡:渗、利。即渗湿利小便。如薏苡仁、茯苓等。淡附于甘,故只言五味,不说六味。
中药药性理论-五味题目演练
1.苏叶发散风寒,其性味为
A.辛味
B.甘味
C.苦味
D.涩味
E.咸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辛:能散,能行。苏叶发散风寒,与辛味药的“散”的特性一致。故苏叶为辛味药。
2.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根据其功效,判断这三味药的性味多为
A.酸味
B.苦味
C.咸味
D.甘味
E.辛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甘:能补、能和、能缓。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体现了甘味药的“能补”特性。饴糖“缓急止痛”体现了甘味药的“能缓”特性。
3.能泻火存阴的苦味药是
A.黄芩
B.栀子
C.杏仁
D.葶苈子
E.知母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黄芩、栀子清热泻火,体现了苦味药“清泄火热”的特点。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体现了苦味药“泄降”的特点。知母、黄柏泻火存阴。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中药师/士/主管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学教育网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电子版资料领取
辅导班培训课程
中药师/士/主管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