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议是由简入繁。先进行框架式了解,搞了解整个中国历史是由什么时期和朝代构成。然后了解各朝代的基本概况,比如:国祚多少年,经历几朝君主,出现了什么重要事件。有哪些特点,比如秦朝“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后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朝代具体进行学习,我比较喜欢春秋战国的历史,我系统的阅读了《史记》、《战国策》,《国语》、《左传》还在阅读。通过对史书的学习,你可以准确地掌握并熟悉正史所记录的主要内容,而不被二手历史和野史所迷住双眼。学习历史可以有趣也可枯燥,假设你有耐心还可以认真阅读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详细的剖析历史。学历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经年累月的累积,但学好历史对你的工作和为人处世都是很有裨益的。期望我的回答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怎样才可以学好历史:
1、上课时仔细听讲,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涵盖背景、因素、过程、结果、影响);
2、找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主要线索。如1840年至1949年中国近代百年历史其主要线索就是侵略与反抗,结合着主要线索促进你了解这段时期主要历史;
3、找到重点知识。历史知识虽然不少,但是,重点知识(考点)很少,找到便记住他。
4、多做练习,提升自己的答题能力及及时的夯实学过的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
1、读通史,自己整理时代主线,列个时间轴之类的东西挂墙上,一面放世界大事,另一边写同时代的中国史大事(只放你认为对世界起重要作用的大事,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都写下来),读书途中持续性补充。帕尔默的现代世界史在学术上更站得住,但西方中心也比较严重。另外极简欧洲史脉络清晰,有史识也好读,可以看看。中国史推荐钱穆的国史大纲,配合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来看。你写作时间轴是不是精彩不是很重要关键点,对比地把中外通史读完才是很重要关键点。
2、学习掌握并熟悉速读记忆的能力,提升学习学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眼脑直映”式的学习、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30天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升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对应的提升,后提升学习、学习效率,获取好成绩。假设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可以好好地去练习一下。
3、答题练习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门心思地题海战术,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答题时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考试试卷你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学习中还需要学会阶段性的总结,了解自己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节和完善。
兴趣是好的老师,唯有当你真正喜欢有某一段历史时,你才会去主动翻阅和它相关的书籍,而不是被动去看去记,就像我之前在亮剑刚开播时,非常着迷,就又看了一遍原著书籍,当时对里面的故事人物都记得很了解
我们都清楚,读史使人明智。那有什么方式可以使历史学习只需要花一半的时间就能够完成一倍的效果呢?
1.兴趣是好的老师。一定要设法培养自己对历史的兴趣。
2.纵横比较法。比方说孔子是生活在公元前551-479,既然如此那,谁和他是同时代的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了什么?又例如说华佗,他是医学家,生活在东汉末年,既然如此那,在别的朝代,各有什么医学家,他们有哪些成就。列一个表格,避免遗漏。意思就是要突破书上课程设置的限制,系统地分析,对每个朝代、每个领域做个总结。
3.把学历史当成看故事。常常看一部分历史方面的书或者电视剧,并且翻出课本对照看一看有什么人物,他们有哪些成就等。
4.脑子里放电影。当你闲下来时,比方说睡觉前、睡醒后、散步时,想一想课本上的主要内容,看看能想起什么,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都弄懂没有?没记住的,没懂的,抓紧看看。到了次日,再放电影,这样你记不住的,不懂的就可以越来越少。
5.区分重点和主次。要把书中的每一点内容都记下来是不可能。例如要看某个人的生卒年,因为要清楚他跟谁是同时代的人,他是哪个朝代的人,但是,假设没有很多的精力,就不要记这些,只要看了就行了,因为考试很少出现在题目中某个人的生卒年。相反,假设记住了某个人的生卒年,而不去比较他跟谁是同时代的人,既然如此那,纯粹的记住是没意义的。
6.多看多列年代纪事表。这主要是帮记住事情出现的先后顺序。
7.笔记非常的重要。记笔记是提高记忆的手段,也是对知识的提炼,方便学习。同时建议早一点预习,这样在听课时就可以比较明了。
8.一定程度上作息。已经头晕脑涨,就不要再背了你可以到处走走,边走还可以边放放电影。
9.自己当当老师。设想自己假设是老师,会怎样去上这堂课,怎样去总结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
10.及时做习题或套卷。趁热打铁,当节的试题要马上做。
11.多看《百家讲坛》类的节目,可在娱乐中学历史,何乐而不为。
12.向身边的人学习。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是历史通,多跟他们接触,耳濡目染,受益匪浅。
我不是学历史的,以前读书,针对历史是万分头痛,背不了记不可以。近段搞些地名调查,读了些地名历史,对历史感兴趣了,找些志书来翻阅,也下载24史来不时读一段,试着答一答。我以为,学习历史,第一要培养兴趣,沒有兴趣,读史书是很难为继的。正史也好,野史也罢,只是看个热闹。其次,要培养历史思维,学习每一段历史,要尽量多查询当时的背景资料,把自己代入那个历史阶段去理解,尊重史实,没有查到资料记载,则不可以确认,更不可以天马行空般胡思乱思,无中生有。其三,要把控掌握重要事件、人物,不少重要历史事件,影响了历史进程。
统来说之,有四点:
1、读历史,一切以史料为准。史料上有的东西,辩证地接收,史料上没有的东西,千万一定不能去自己脑补。前辈学人说“有一份史料说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胡适有句名言,叫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话对研究来说,当然是不刊之论,但对我们这些连门都没入的爱好者来说,各位考生千千万万把前面四个字忘掉吧。某位曾经以约炮为目标但终没有达到成的某人说“史料不是钥匙”,这话谁信谁瘸。
2、史料,还是史料。一切论断,都一定要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千千万万别去搞什么阴谋论、人性论。这两种东西,都是庸俗、low的玩意,都是以自己那点浅薄的见识、卑微的心理,毫无证据的去凭空揣度别人,以此得出一种充满恶意的、无任何价值的结论,例如说“岳飞是军阀,死得活该”等等,这样的东西除了贻笑大方之外,唯一的作用就是将自己的low展现出来给别人看。
3、作为一个爱好者和初学者,还是要相信权威。虽然有的时候,候反抗权威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不过我相信我们各位考生都已经过了这个中二的年龄。权威们当然不会是每句话都正确,但肯定大多数是正确的。例如岳飞是什么样的人,实际上只要看看邓广铭《岳飞传》、王曾瑜《岳飞新传》、龚延明《岳飞评传》,就基本不会有错了。因为以我们的史料收集能力和分析水平,肯定是远远不如这三位各位考生的,既然,他们做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们有哪些理由不接受呢?非要和专家顶着干?他说东我偏往西?他说打狗我偏撵鸡?-这不叫标新立异,这叫脑袋里缺根弦。
4、立场还是非常的重要的。读史书,你的屁股在什么地方?有的人读史书,自觉把自己带进到皇帝的角色中,例如一看岳飞的事迹,马上就说杀得好啊杀得好,不然赵官家要卧不安枕了。-呸,就凭你也配姓赵?就算是古代,我们也压根不缺民为贵君为轻的仁人志士,难道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却要成为权术的奴才?
学历史快效果是好的方式是可以多看历史纪录片,通过纪录片的呈现去梳理自己的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会更有趣味。
学历史是一个很好玩的事情,分古今,但是,都以时间轴可以串起来,你把每件事情都理解透了,后你能串起多少就差很少掌握并熟悉了多少,针对重要的事件需反复的去看并且记住重点,时间一定不要记错
万事开头难,学习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是真的不容易,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没有产生过断层的国家,五千年历史基本上算是绵延不绝,有关历史的书籍更是浩如烟海,连古人都说“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这还是只是官方承认的正史,至于那些野史、笔记、神话传说,那就更让人“无从说起”了。
但是,历史有关历史方面还是有一部分“入门级”的书籍能有效的帮我们对中国的历史有一个总体了解,这里简单单就来说一下基本,都是自己以前度过的:
《上下五千年》一定要买林汉达的,这本书是当时针对为学习历史编著的科普类的图书,对一定要看新版的,后面补了不少历史故事进去了。
《中国历史小丛书》这本书是吴晗编写的是属于典型的“各位考生小书”,吴晗是明史专家,连毛主席都喜欢看他写的《朱元璋传》,他用非常通俗的写作上的文章造诣编写了这本书,十分值得一读。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这个就不需要多说了,易中天多次提到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的老师,而且,这部通史是白话版的。
《中国历史纪念表》这个是工具书了,读书的途中,前后年代的传承关系,这本书是少不了的。
这些都是入门书,需我们反复地去读,记得我当年读《上下五千年》时,把一本书直接读破了。
相关推荐:
如何系统的学习中国历史求教? 我的建议是由简入繁。先进行框架式了解,搞了解整个中国历史是由什么时期和朝代构成。然后了解各朝代的基本概况,比如:国祚多少年,经历几朝君主,出现了什么重要事件。有哪些特点,比如...
2022-10-05
大庆中考时间? 6月25日到27日。 大庆市教育局下发的《大庆市 高中招生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方案的公告》中得知, 我市中考时间具体安排在6月25日至27日,其它有关信息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学业水平考试时间有...
2022-10-05
渝高中学好不好? 好。 学校具有重庆的教学设施设备:欧式风格的综合大楼、现代化的科技楼、天文台、生物园、形体房、艺术专用教室、架空全塑胶田径场等,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校园千兆网达到了“班班通...
2022-10-05
手抄报我爱家乡写什么? 家乡虽然没有城里发达,但景色非常美丽.春天,有漫山遍野的野花,在嫩绿小草的衬托下,充满生机,香飘万里;茂密的森林郁郁葱葱.那也是我小学上学时的必经之路,每天都可以看到鸟儿们在枝头上跳着优美的...
2022-10-05
江苏 中考高中毕业考试时间? 江苏 高中毕业考试时间统一为6月7日到9日,六月七日考语文和数学,六月八日考物理(历史)和英语、六月九日考化学、地理、政治、生物。江苏中考大多数情况下具体安排在高中毕业考试...
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