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当前位置: > 学历 > 初中 > 初三 >

诗歌平仄押韵规则,写诗的平仄押韵的技巧?

时间:2022-11-26 10:09来源:华宇考试网收集整理作者:初三
资料下载
诗歌平仄押韵规则

诗歌平仄押韵规则?

古词和格律诗对文字的平仄有严格的要求,稍谙古文者皆 知。如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对中间两联特别要求严 格对仗。从声调来说,第一是平仄相间,即不可以产生连续的平声或仄声 ,当然仅对偶数位字作这一要求,其实就是常说的这里说的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 明。其次是联间沾,联内对,即上联后句与下联前句平仄一样,同联当 中平仄相对。词的词牌格式更多,平仄之式更为复杂,但平仄相间仍是 重要的原则。

写诗的平仄押韵的技巧?

平仄,实际上就是讲的声韵,属于一句话中间的声韵,平仄相间,错落有致,读来就有抑扬顿挫的韵律感,当然也涉及到与下一句的配合,即律诗或绝句的上一句与下一句的一样位置,平仄声调应该刚好相反,上句此一二字是仄声,下句此一二字就用平声字。

押韵,讲的是句子末尾,韵脚要一样。每句诗句末都押韵,这样的诗古人也写过,但流传的名诗很少。至于绝句,只要求一,二,四句末尾押韵,有的开篇第一句也可不押韵。

绝句:绝句在押韵上,按照形式的不一样,要求也明显不同,这当中律绝严格,和律诗一样,要讲究平仄相对,押韵严格。但是,”古绝“一类的绝句就没有这么要求的严格了。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拥有严格规定。还有一句平仄调配的变通规定,为经常会用到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意思就是:一三五字不比拘泥于平仄相对,但是,二四六字一定要,”平“对”仄“或“仄“对”平”。

三、写好押韵,要注重诗词上下句中,对子的使用:对子歌,也是大家总结的平仄相对的对子,所组成的一首歌谣是一种对偶句。它言简意深,词语对仗,平仄协调是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古诗平仄规律及押韵?

第一是句式上的要求,第一是“齐言”。指的是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五言”即每句五个字,“七言”每句七个字,需整齐完全一样,很少很多。第二是对句数做了规定,每首八句的称“律”,即“五律”或“七律”;每首四句的“绝”,即“绝句”,细分为“五绝”和“七绝”两种;而多于八句的则称作“排律”。除基本句式以外,格律诗的主要要求还有四大要素,即平仄、押韵、对仗与粘对。

平仄的概念会涉及到音韵学的主要内容,中古汉语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即平声,上、去、入统为仄声。

对比今天普通话的

一、二、三、四声,一、二位平声,分别是“阴平”和“阳平”;三、四为仄声。普通话的发音中没有入声,古音中的入声字,都已分别融入今天的一、

二、三、四声中,比如:“一”、“十”、“比”、“色”等。

基本句式:

以五绝作为例子,律诗的基本句式有四种: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古诗的平仄规律两种:一种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庂庂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另一种是

平平庂仄庂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古诗平仄规律及押韵字表?

古诗平仄规律及押韵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开篇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不管律诗还是绝句,开篇第一句都可以以押韵或不押韵。

其实诗词里每个字的平仄,不是按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四声来划分平仄的,而是按一种特殊的韵书叫平水韵的来划分四声,划分的方式与现代汉语有一部分区别。

诗、词、曲押韵规则各有不一样,解读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一、古体诗(涵盖古风、歌、行、吟)押韵较为宽松,可以换韵,可以押邻韵。

二、词和曲因词牌、曲牌不一样,押韵规则不一样。有的相关规定较严,只可以押平声或仄声韵,中间不可以换韵;有的相关规定平仄韵可以通押;有的相关规定中间一定要换韵等等。

三、近体诗押韵规则较为严格。

五言绝句平仄规律及押韵口诀?

五绝平起开篇第一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平起开篇第一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仄起开篇第一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五绝仄起开篇第一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五言绝句的格式要求是:

⑴字数句数固定。

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

⑵押韵严格。

第1、2、4句或第2、4句后一个字只押同一个韵,而且,只可以押平声韵,不可以用仄声。假设不是同一个韵叫出韵,不合格式。

⑶讲究平仄。

五绝的平仄格式有四种 附:( )中 可平可仄

第一种:【平起开篇第一句入韵式】

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平 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韵」。

第二种:【平起开篇第一句不入韵式】

逢二、四句押平韵,开篇第一句不需要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韵」。

第三种:【仄起开篇第一句入韵式】

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 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第四种:【仄起开篇第一句不入韵式】

逢二、四句押平韵,开篇第一句不需要韵。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典型例诗: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什么叫平仄押韵?

平仄的概念会涉及到音韵学的主要内容,平即平声,上、去、入统为仄声。而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一样或相近的字。对比今天普通话的一、二、三、四声,一、二位平声,分别是“阴平”和“阳平”;三、四为仄声。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押韵是在某句的后一个字,都使用的韵母一样或相近的字。

七言律诗平仄规律及押韵口诀?

一、七言绝句的构成

将五言绝句扩展就成了七言绝句。试想想,如何扩展呢?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请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注释 “**”表示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为这个原因,七言绝句的平仄也唯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七律的四种平仄格式。这个留在后面去讲。

二、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律

(1)第一句平起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

桃叶眉长易觉愁chóu。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zhōu。

(2)第一句仄起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春宫怨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táo,

未央前殿月轮高gāo。

平阳歌舞新承宠,

帘外春寒赐锦袍páo。

(3)第一句仄起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tiān。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chuán。

(4)第一句平起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凉州曲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bēi,

欲饮琵琶马上催cuī。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huí。

三、归结与知识拓展

七言绝句的平仄规则有四条:

1.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七绝的“对”,唯有两种形式,即:

(1)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假设开篇第一句入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比如,王昌龄《春宫怨》“昨夜风开露井桃”(仄仄平平仄仄平)与“未央前殿月轮高”(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我们在写作实践中这是值得注意的。

2.两联当中,上联的对句一定要与下联的出句平仄相粘。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同上联对句第二字完全一样。如王翰《凉州曲》第二句的第二字“饮”是仄声,第三句的第二字“卧”跟着也是仄声。杜甫《绝句》第二句“行”字平声,第三句“含”字跟着也是平声。

3.每句的平仄是相重的,又是相间的。相重相间交叉替换用。七言绝句每句四个节奏,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4.七言绝句又称七言律绝。四句二韵或三韵。平仄定格凡四式。

七言律诗有四个基本句式

1.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的规律是前后句的平仄相对,假设上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既然如此那,下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假设上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句就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从而类推。

还有就是前后句相黏。

七言绝句有几种押韵方法?请详细解答,平仄具体是怎么安排?

人家问的问题只是有关押韵,回答这个问题不要弄的既然如此那,复杂,不要把格律诗看得既然如此那,神秘。

简单讲,七言近体绝句,用韵唯有两种情况:

第一、二、四句押韵。

第二、四句押韵。

近体诗只可以押平声韵。

回答结束,下面启动骂街:

假设你非写了一首4句都押韵的,那一定不是近体诗,因为第三句不管如何不可能押韵(后一定要是仄声字,就算是同一韵脚,也不算正韵)你可以随便命名,你同样完全可以叫古绝,没有人反对,通过。

简单的事情,不要让那些假装的老学究们弄复杂,弄得人云里雾里。

真正的老学究我们一定要尊敬,但是,他们不会在这里指点你,人家忙得很。

在这里,比我懂更多诗词格律并且会使用的,不会有哪些人。假设你是中学生,我可以发我自己做的PPT讲义给你。

更不要听那些频繁使用ctrl键的人胡说八道,故作神秘,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说的是什么。

题主这个问题有意思,看似问的只是一部分格律上的基础问题,但回答起来就让不少人捉襟见肘了,因为这里面不仅涉及到基本格律,还涉及到一部分不少人把控掌握不准的概念,例如“邻韵”的划分,“孤雁格”和“飞雁格”的区别等,很多人都在这些问题上人云亦云出了笑话。但是,不要紧,待我详说一二。

一、七绝的平仄格式。

大的方面来讲,七绝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严格根据“格律”的形式进行,反之,不按“格律”的招数和陷阱进行,便可称为“古绝”。“古绝”是古体诗中的一种,无这里说的平仄、粘、联,也不能求用什么韵,用字精练,言之有物便可。下面着重说说“律绝”(后面所指平仄格均不含古绝)。

七绝的正体平仄格式概八种是的您没看错,市面上经常会用到的“押平韵”的平仄格只占了这当中一半,另一半的四种平仄格是“押仄韵”的。但是,两者的粘、联形式差不多的,故此,会押平韵那就说明会押仄韵了。“押平韵”的平仄格各位考生都比较习惯,下面就说说这四种押平韵的平仄格。

二、正体开篇第一句不押韵的两种平仄格。

(1)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正体开篇第一句押韵的两种平仄格。

(1)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上面这些文章内容平仄格可以看得出来,第一七绝是在五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质上就是五绝的平仄格句首加两字罢了。故此,从这个的视角看,不管想写哪种平仄格的七绝,五绝的平仄格都应该导致足够的重视,因为五绝是不是合律(七绝的后五字),直接决定了七绝是不是合律。七绝是这样,七律也同样如此。

其次是粘、联的规律要掌握并熟悉。七绝的三句第四字粘住二句的第四字,然后一二句对仗,三四句对仗就可以。 七绝的第四字就是五绝的第二字,后面也不可以再赘述。

四、七绝的偏格。

除了上面说的四格正体,还有一种偏格叫做“折腰体”。折腰体的特点是三句不与二句粘,但一二句,三四句仍然形成平仄对仗。

举例(平水韵):

崔峒 《清江曲内一绝》

仄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仄仄仄平平。

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五、用韵

大多数情况下都选择《平水韵》或者《中华新韵》入韵,这个不需要多讲了,各位考生都清楚。无这里说的孰强孰弱的问题,但不可以两者混用。

六、用韵的要求。

(1)一韵究竟。

不管是开篇第一句押韵还是开篇第一句不押韵,大多数情况下默认都是一韵究竟,中间不可以换韵,也不可以押“邻韵”和“别韵”。如借了“邻韵”或者借了“别韵”需做出说明。

(2)两种“出群格”。

一种叫“孤雁出群格”,一种叫“飞雁出群格”。前者开篇第一句用“邻韵”,后者末句用“邻韵”。这里启动就涉及了“邻韵”和“别韵”的概念,针对“邻韵”和“别韵”的认识,很多人都错了,起码在头条上至今为止还没见到一个可以说准确的,被人云亦云给带偏了。但是,不急,后面我会讲到。

(3)两种“入群格”。

一种叫做“孤雁入群格”,另一种叫做“飞雁入群格”。前者开篇第一句用“别韵”,后者末句用“别韵”。

(4)进退格。

大多数情况下用于开篇第一句押韵的格式。从名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本韵(一四句同韵)与另韵(第二句用另韵)兼押,形如一进一退,便是进退格。

以上是迄今能查到的全部七绝格式,诗家以正体为重,偏格慎用。

七、邻韵和别韵。

相信不少人都清楚“邻韵”和“别韵”的说法,但奇怪的是,却没有人可以说至准确,而引用的都是网络在线经不起推敲的概念,遍观人云亦云之辈,误人误己之说今可休矣!

(1)何为邻韵?

第一需知,“邻韵”只对比《平水韵》及以前的“官韵”来说可有,新韵不曾有;而且,“邻韵”的概念也并不是都是“韵表相邻韵部”或“读音”相近既然如此那,简单。其次还需要清楚,“两韵部相邻于韵表之上”依然不会代表它们就是“邻韵”。后一定要还得清楚,《平水韵》的根脚在于《广韵》,而《广韵》是《切韵》的增补;唐人写诗用的是《切韵》,宋人写诗用的是《广韵》或者《集韵》;《平水韵》属于是和《切韵》与《广韵》一脉相承,这里说的的中古音系。区别的地方在于,《平水韵》对《广韵》进行了缩减。下面再讨论一下今人对“邻韵”的误用。

例如“支、微、齐”这三个韵,大多数情况下都将“齐”默认为“支、微”的邻韵,这个问题就大错特错了。普通话里的读音相近,依然不会代表古音相近。毕竟《平水韵》是属于中古音系统的延续,唐、宋时期的发音与今时大不一样。故此,在韵表上的排列中,八齐与四支、五微中间还隔着六鱼与七虞。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是《平水韵》独有,《广韵》也是如此,广韵里的十二齐与八微整整相隔了三个韵。为什么韵表上相隔这么远,难道是当时编写韵部的人有病吗?肯定没病,一定要是有按照的。此其一。

其二,齐韵当中的很大多数字,实际上际发音在当时的汉字里是没有的,命运类似的还有“歌”韵,都是外来音,胡人之音。是伴随“胡乐”进入中原,渐渐融入当时的语言体系当中的,发音更是与今时天差地别。这些外来语音先这个问题先不讨论,就说说这土生土长的“江、阳”二韵吧。

一个上平三江,一个是下平七阳,假设查“唐韵”(切韵)会发现,它们不仅不相邻,连声调都明显不同。江:古双切,唐时实质上发音介于“公”和“光”当中,若承于上古音系看,江字就是“东”韵里的,更近似于古红切。阳:移章切,与今音同。一个“东”一个“阳”,二者何来的相邻?连发音近似都算不可以。后来的《平水韵》韵表排列也会二者区分开来,道理就在这里,没有根脚的排列方法古人是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的,因为这里面还涉及到到科举考试的权威性!

当代这样的划分“邻韵”的笑话还不止这几韵,还有把“歌”和“麻”,“真”和“侵”划为邻韵的。这里面很大一些人,坚持写诗用《平水韵》,对《中华新韵》嗤之以鼻,而读识邻韵时却用普通话发音或者方言习惯去衡量,这是什么毛病?用普通话去解读《平水韵》,没有听到有人说过,古人也不会同意!

有关“邻韵”的正确划分,自己的文章栏里有文细讲,此很少言浪费整版内容,感兴趣的可去翻看。

(2)何为别韵?

别韵者,不属本韵且又非邻韵者也。例如江、阳二韵,很明显清晰的“别韵”,而很多人都被拿来当“邻韵”用了,天大的笑话。连“邻韵”和“别韵”都分不清,又何谈的“孤雁格”和“飞雁格”?更大的笑话还有用普通话发音说人家用《平水韵》撞韵的。人云亦云或可,但一定不能误人误己。

以上是对全部有关“七绝”格式和用韵方面的解读,所述可能并不是完整,盖因整版内容所限,若有歧义可另开新篇深入探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凡事不可人云亦云,经不起推敲和考证的臆断不要轻易出口,这是我后要说的。

开篇第一句入韵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开篇第一句不入韵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言绝句就是这四种押韵方法,这是平仄具体安排的定式是可以有变化的。

口诀是一三五不问,二四六分明。

即每句的第1,3,5字可以随意平仄,

第2,4,6字一定要按规定平仄不可以随意改变。

    初三热门资讯

  • 诗歌平仄押韵规则,写诗的平仄押韵的技巧?

    诗歌平仄押韵规则? 古词和格律诗对文字的平仄有严格的要求,稍谙古文者皆 知。如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对中间两联特别要求严 格对仗。从声调来说,第一是平仄相间,即不可以产生连续的平声或仄声 ,当然仅对偶数位...

    2022-11-26

  • 传承红色基因手抄报文字内容,传承红岩精神内容概括

    传承红色基因手抄报文字内容? 传承红色基因手抄报文字内容:国人是伟大的,中国更是伟大的。“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以是我们当今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代人是不是可以达到中国梦。假设...

    2022-11-25

  • 河南中考时间2023,2020年河南中招是什么时间

    河南中考时间2023? 河南 中考是6月26日到6月27日两天。 2023河南中招时间固定吗? 河南每一年的中招时间差不多都是固定的,即每一年的六月二十五、二十六两天,具体安排七门文化课的中招聘考试试。体育和理、化、生实验...

    2022-11-25

  • 浙江慈溪有哪些中学,宁波市镇海区有几所初级中学学校

    浙江慈溪有什么中学? 浙江一级重点中学 慈溪中学 慈溪市浒山中学 杨贤江中学 普通高级中学 慈溪实验高级中学 育才中学 三山高级中学 观城中学 周巷中学 慈溪市云龙中学 逍林中学 慈吉中学 慈溪市慈中书院 龙山中学 宁波光华...

    2022-11-25

  • 2024年中考几月几号安徽,安徽2023中考倒计时时间是多少

    2024年中考什么时候几号安徽? 安徽中考统一考试时间为6月14日至16日 6月14日上午8:30~11:00语文 下午3:00~5:00物理和化学 6月15日上午8:30~10:30数学 下午3:00~5:00思想品德和历史 6月16日上午8:30~10:30英语 各科分值:语文150分,数学...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