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种行为将被列入住建部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
10月1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起草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网上征求意见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网上征求意见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网上征求意见稿)》。其中《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网上征求意见稿)》里详细注明了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行为目录和列入重点关注对象名单行为目录。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网上征求意见稿)》——对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信用主体,依法依规可以单独或联合相关部门、组织、机构采取下列特别惩戒措施:
1.行政性约束和惩戒。从严审核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从严控制生产许可证发放,限制新增项目审批、核准,严格限制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限制参与有关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限制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及时撤销荣誉称号,取消参加评先评优资格。
2.市场性约束和惩戒。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身份证号码)为索引,及时公开披露相关信息,便于市场识别失信行为,防范信用风险。对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实施限制高消费行为等措施。引导商业银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定价原则,对其提高贷款利率和财产保险费率,或者限制向其提供贷款、保荐、承销、保险等服务。
3.行业性约束和惩戒。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推动行业信用建设。引导行业协会完善行业内部信用信息采集、共享机制,将严重失信行为记入会员信用档案。鼓励行业协会与有资质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合作,开展会员信用等级评价。支持行业协会按照行业标准、行规、行约等,视情节轻重对失信会员实行警告、通报批评、公开谴责、不予接纳、劝退等惩戒措施。
4.社会性约束和惩戒。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失信联合惩戒。建立完善失信举报制度,鼓励公众举报信用主体严重失信行为。鼓励公正、独立、有条件的社会机构开展失信行为大数据舆情监测,编制发布地区、行业信用分析报告。
5.法律法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确定的其他惩戒措施。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网上征求意见稿)》——如果存在以下101种行为,情节严重或社会影响较大的,将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住房保障方面
1.以隐瞒、虚报、伪造等不正当手段骗取或者协助骗取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责令限期退回和按市场价格补缴租金,逾期拒不退回或拒不补缴租金的;
2.违规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性质、用途及其配套设施的规划用途,责令限期改正和恢复原状,逾期拒不改正或恢复的;
3.违规转让、出租、转借、转租保障性住房,或者在保障性住房内从事违法、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活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
4.不再符合保障条件,限期退回保障性住房或者租赁补贴,逾期拒不退回的;可以按照市场租金标准续租保障性住房,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拒不缴纳的;
5.违规代理出售、出租、转租保障性住房等经纪业务的;
房地产市场方面
6.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和广告的;
7.通过捏造或者散布涨价信息等方式恶意炒作、哄抬房价的;
8.不符合住房销售条件,向买受人收取或者变相收取费用的;
9.捂盘惜售或者变相囤积房源的;
10.以捆绑搭售或者附加条件等限定方式,迫使购房人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价格的;
11.采取返本销售或者变相返本销售以及为买受人垫付首付或者以分期等形式变相垫付首付的;
12.为依法不得销售、出租的住房提供经纪服务的;
13.未经当事人同意,以当事人名义签订销售合同、住房租赁合同的;
14.泄露或者不当使用客户信息的;
15.建设单位选聘前期物业服务企业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
16.建设单位擅自处分属于业主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公共绿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
17.物业服务企业将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部物业管理一并委托他人的;
18.物业服务企业挪用、骗取或未按规定移交专项维修资金的;
19.建设单位不按规定配置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且限期未改正的;
20.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用途的;
21.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物业查验和交接,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
22.擅自改变物业管理区域内按照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用途的;
23.擅自占用、挖掘物业管理区域内道路、场地,严重损害业主共同利益的;
24.擅自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
25.未按规定分摊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更新和改造费用的;
26.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擅自预售商品房的;
27.不按规定使用商品房预售款的;
28.在未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前,将作为合同标的物的商品房再行销售给他人的。
29.采取售后包租或者变相售后包租方式销售未竣工商品房的;
30.分割拆零销售商品住宅的;
31.未按照规定的现售条件现售商品房的;
32.未按照规定在商品房现售前将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及符合商品房现售条件的有关证明文件报送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
33.委托没有资格的机构代理销售商品房的;
34.未组织房屋结构安全竣工验收或者房屋结构安全竣工验收不合格或者对不合格按合格验收投入使用的;
35.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
36.未经依法登记擅自开展中介活动的;
37.擅自划转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
38.侵占、挪用房地产交易资金的;
39.违反房地产评估规范和标准的;
40.未取得载明房产测绘业务的资格证书或被吊销资质证书,开展房地产测绘业务的;
41.房地产开发企业未依法履行商品房保修责任,情节严重的;
42.擅自转让开发项目的;
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方面

>>二级建造师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