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计算公式,高压电工计算公式大全图

电工计算公式?
电工经常会用到十二大公式:
1、欧姆定律:R=U/I2、单相电功率、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关系:P=U·I·cosφ3、三相电功率、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关系:P=√3·U·I·cosφ4、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关系:S=√(P·P+Q·Q)5、用电量计算公式:W=P·h6、导体电阻计算公式:R =ρL/S;对铜ρ=0.0172,对铝ρ=0.02837、导线截面的计算:铜线S=I·L/(54.4·△U);铝线S=I·L/(34·△U)8、线路损耗计算公式:△W=3╳I·I·R·t·0.0019、线路电压降计算公式:△U=(P·L)/(A·S) ;A为导体材质系数,铜为77,铝为4610、电机额定转矩:M=975P/n11、按照月用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公式:cosφ=P/√(P·P+Q·Q)12、单一制电费计算公式:当月电费=当月尖用电量╳尖峰电价+当月峰用电量╳峰段电价+当月平用电量╳平段电价+当月谷用电量╳谷段电价
高压电工计算公式大全?
高压用户的电量计算公式
1、高压高计用户
正向无功电量+|反向无功电量|
这当中:正向无功电量=(本月表字-上月表字)*倍率。
反向无功电量=(本月表字-上月表字)*倍率。
2、高压低计用户
正向无功电量+|反向无功电量-无功铜损-无功铁损|
即:正向无量和反向无功电量与(无功铜损+无功铁损)差值的绝对值的和。
大工业户电量电费的计算方式
大工业户均实行两部制电价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计算电费,有的还需要实行峰谷电价、优待电价等,还有各自不同的加收(征)的费用等,大工业的电费计算比大多数情况下户的电费计算复杂得多。
大多数情况下计算程序及须知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 算出用电量
先从抄表记录中算出当月有功表(涵盖峰、谷、非峰谷)、无功表、照明表的指数及电量值。
假设未装照明表时,应按定比或定量值将非居民照明用电电量减出,剩下的电量才是大工业用电量。对高供低量者,还需要加变损电量。
(2) 算出电度电费值
电度电费(元)=目录电价(元/千瓦?时)×用电量(千瓦?时)
假设实行峰谷电价的用户,则应算出峰谷电度电费(元)=[峰电价(元/千瓦?时)×峰电量(千瓦?时)]+[谷电价(元/千瓦?时)×谷电量(千瓦?时)]+[非峰谷电价(元/千瓦?时)×非峰谷电量(千瓦?时)]
(3) 算出基本电费值
如按变压器容量计费时:基本电费(元)=变压器容量(千伏?安)×变压器容量的基本电价(元/千伏?安) 。
如按大需量计费时:基本电费(元)=大需量表指针读数×1.04×倍率×大需量的基本电价(元/千瓦) (认真际使用大需量值超过申请数值则超过部分应加倍收取的费用) 。
电工配线计算公式?
铜芯电线电缆载流量标准
电缆载流量口决: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本节口诀对各自不同的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
2.5mm’及以下的各自不同的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 2.5×9=22.5(A)。从4mm’或者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 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或者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当中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 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面说的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时间高于 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以按照上面说的口诀计算方式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就可以;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部分,可以按照上面说的口诀方式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以按照25mm2铝线计算。
计算电缆载流量选择电缆(按照电流选择电缆):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相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式还有环境温度等相关,影响的原因有点多,计算也较复杂。各自不同的导线的载流量一般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部分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没有必要查表。
1. 口诀 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 口诀对各自不同的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针对这个问题将我们国内经常会用到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1/3页
(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以按照截面的倍数来计算。 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 10 16、25 35、50 70、95 120以上
﹀ ﹀ ﹀ ﹀ ﹀
五倍 四倍 三倍 二倍半 二倍
目前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明白了,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那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得出来:除10 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比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得出来: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例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依然不会大。 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越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质上便不止五倍(大可达到 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一般电流都不需要到这么大,手册中大多数情况下只标12安。
(2)后面三句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
“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涵盖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越25℃,计算后再打九折,若既穿管敷设,温度又超越25℃,则打八折后再打九折,或简单按一次打七折计算。
这都是口诀,电工配线心算一下就出来
铜芯电线电缆载流量标准
电缆载流量口决: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本节口诀对各自不同的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
2.5mm’及以下的各自不同的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 2.5×9=22.5(A)。从4mm’或者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 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或者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当中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 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面说的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时间高于 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以按照上面说的口诀计算方式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就可以;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部分,可以按照上面说的口诀方式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以按照25mm2铝线计算。
计算电缆载流量选择电缆(按照电流选择电缆):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相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式还有等相关,影响的原因有点多,计算也较复杂。各自不同的导线的载流量一般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部分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没有必要查表。
1. 口诀 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 口诀对各自不同的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针对这个问题将我们国内经常会用到导线标称截面()排列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1/3页
(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以按照截面的倍数来计算。 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 10 16、25 35、50 70、95 120以上
﹀ ﹀ ﹀ ﹀ ﹀
五倍 四倍 三倍 二倍半 二倍
目前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明白了,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那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得出来:除10 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比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得出来: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例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依然不会大。 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越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质上便不止五倍(大可达到 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一般电流都不需要到这么大,手册中大多数情况下只标12安。
(2)后面三句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
“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涵盖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越25℃,计算后再打九折,若既穿管敷设,温度又超越25℃,则打八折后再打九折,或简单按一次打七折计算。
这都是口诀,电工配线心算一下就出来
有关电工率的哪些计算公式?
功率=1.732*额定电压*电流 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功率=额定电压*电流 是单相电路中纯阻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P=1.732×(380×I×COSΦ)是三相电路中星型接法的感性负载功率计算公式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 (星形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流I*功率因数COSΦ(角形接法)三相交流电路中星接和角接两个功率计算公式可互换使用,但相电压、线电压和相电流、线电流一定要分清。
电工选线计算公式具体?
一千瓦两个电流,铜线一平方六个电流,铝线一平方四个流,这样计算就差很少。
空调电工配线计算公式
HP是空调机组压缩机的输入电功率。1匹=1马力=735W,1HP=735W(家用空调的耗电量与压缩机输入电功率还有压缩机运行时间相关) 以大3匹柜机空调作为例子,说明电线规格的选择:
输入功率:3×735=2205W
大电流:I=P/U/cosΦ=2205/220V/0.8=12.5A
(假设功率因数cosΦ=0.8)
计算选用2.5平方铜芯电线,大多数情况下实质上使耗费时长考虑到足够大的安全余量,也可选用4.0平方铜芯电线。

>>二级建造师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