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事假工资如何计算呢,excel怎么求出勤天数

请事假工资如何计算呢?
事假工资究竟该如何计算呢?我们先说结论:☆ 1、存在事假的月工资比较合理的计算方式为:☆ 实质上工资=月工资÷当月实质上计薪天数×(当月实质上出勤天数+国家规定的节假日)☆ 或者 ☆ 实质上工资=月工资-(月工资÷当月实质上计薪天数)×当月缺勤天数☆ 2、计时或计件工作制下,超越法定工作时间或计件定额任务的,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计算加班工资。☆ 按照劳动和社会保证部《有关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公告》(劳社部发[2023]3号文件)第二条规定,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相关规定,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用人单位需要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国家规定的节假日。 ☆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 以上明确了日工资计算标准,除开这点,还要有厘清两个概念,即应计薪天数与应出勤天数。因为国家规定的节假日是不需要上班的,但需要支付工资,故此,每月的应计薪天数与应出勤天数可能不完全一样哦。例如: ☆ 12月,应计薪天数是22天,应出勤天数是22天。 ☆ 01月,应计薪天数是23天,应出勤天数是19天。 ☆ 02月,应计薪天数是19天,应出勤天数是19天。 ☆ 根据以上说明,下面这些内容就是事假后的当月工资的计算方式。 ☆ 我们先假设员工月工资为2175元, 1月请了1天假,则 1月实质上出勤天数为18天,当月实质上计薪天数为22天。 ☆ 公式一:实质上工资=月工资÷21.75 ×实质上出勤天数=2175÷21.75×18=1800元 ☆ 根据以上公式,缺勤1天将扣375元,缺勤2天将扣475元,缺勤3天将扣575元。事假扣发的日工资随事假天数的增多而减少,两者成反比关系,这明显不满足事假扣发工资的逻辑。☆ 公式二:实质上工资=月工资÷21.75 ×(实质上出勤天数+国家规定的节假日) =2175÷21.75×(18+4)=2200元 ☆ 根据这个公式,请一天假,工资反到是比实质上工资还高,同时第二种算法同样出现第一种叙述的问题。☆ 公式三:☆ 实质上工资=月工资-月工资÷21.75×缺勤天数=2175-2175÷21.75×1=2075元 ☆ 以上计算看似合理,但假设将月份换成12月份,假设员工当月请了全月的事假,依照方式三,该员工还要有倒贴用人单位25元(2175-2175÷21.75×22=-25); ☆ 再假设把月份换为2月份,假设员工请了全月的事假,在2月份不存在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的情况下,则还可以拿到275元的工资(2175-2175÷21.75×19=275)。故此公式三在计算上也存在合理性问题。 ☆ 比较以上方式,我们会发现,之故此,存在请假后月工资超越实质上工资或者为员工需倒贴工资给用人单位的情况,重要原因是根据一个重要数字:21.75。劳社部发[2023]3号文件把月计薪天数通过全年的均衡,拟制为21.75天,从全年的视角来看,可以得出合理的月工资数目金额,然而,在实质上计算详细月份的月工资时,因为实质上计薪天数与21.75不等,便会出现上面说的问题。☆ 公式四:☆ 实质上工资=月工资÷当月实质上计薪天数×(当月实质上出勤天数+国家规定的节假日)或者 ☆ 实质上工资=月工资-(月工资÷当月实质上计薪天数)×当月缺勤天数 ☆ 2175÷23×(18+4)=2028.43或者 ☆ 2175-2175÷23×1=2028.43☆ (备注:当月实质上计薪天数=当月实质上出勤天数+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当月缺勤天数) ☆ 公式四也存在问题,因为每月的实质上计薪日不完全一样,故此当工作日少的月份请事假扣除的工资会比工作日多的月份多,而在工作日多的月份请事假就比较划算了。☆ 假设就某个月份的事假工资数目金额出现争议(其他月份均无争议),进行工资核算时,个人建议采取公式四,因为这样的算法不出现极端怪异的情况,并且独自就某个月工资核算时,该方式具有更多的有合理性。 ☆ 总而言之,事假后的工资算法有不少种,而每一种算法都存在着不一样的优缺点。在剔除员工入职未30天离职的极端情况外,员工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大多数情况下是超越季度或年的。故此假设单位以法定的21.75天作为基数进行月工资的计算是合法的。这样的计算虽然也有问题,但也不会出现太大偏差,不会出现很不合理的情况。参考现在生效的判例,司法实践中,法院也倾向于用21.75天作为核算月工资的标准。 ☆ 后,究竟选择哪个公式,主要还是看你是站在什么地方个利益主体的的视角来计算工资的。☆ 法律依据☆ 《有关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公告》劳社部发[2023]3号☆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国家规定的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相关规定,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用人单位需要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国家规定的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对企业单位工人、职员加班加点、事假、病假和停工这个时间段工资待遇的意见》☆ 劳动部 [59]中劳薪字第67号☆ 1.企业中的工人,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不一样,进行加班加点工作时,可以享受加班加点工资待遇,因为这个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事假这个时间段全部不发给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按照实质上需具体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根据下列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具体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根据不小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自己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具体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可以具体安排补休的,根据不小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自己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具体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根据不小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自己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具体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按照上面说的规定的原则,分别根据不小于其自己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越法定标准工 作时间的部分,应默认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面说的规定。
怎样用Excel得出一个人的本月出勤天数和请假天数公式?
看你用什么符号表示出勤了,假设你用“√”表示出勤,“△”表示请假,可以用公式:出勤天数:=countif(a1:a30,"√")请假天数:=countif(a1:a30,"△")
excel表格中怎样减事假?
1、打开Excel 2023版本,输入两个时间段。
2、输入两个时间段后面,输入公式=后面时间-前面时间。
3、输入公式后,按回车键完全就能够得到请假天数了。
4、假设要计算小时,给公式*24,一天24H。
5、输入公式=(G5-F5)*24后,回车键完全就能够得到请假的小时数了。
excel表格如何达到自动请假记录?
方式1:使用”数据透视表“ 详细步骤: 选中数据区域A:E 点击”插入“选项卡中的”数据透视表“ 数据透视表中,行标签,选择”请假人“ 数值区域,选择”请假天数“,并设置为”求和项“,就可以。
方式2:使用公式 详细步骤: 复制”请假人“这一列数据到新的空白列。 点击”数据“选项卡中的”删除重复项“,进行去重。 在去重后的请假人(I列)旁边的单元格(J列),输入公式 =SUMIF(A:A,I2,E:E) 公式往下拉,就可以。
24天计薪天数计算公式?
24天工资算法公式
实际上就是在没有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和请假时,你的工资就是你的月工资
在有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和没有请假时,你的工资就是你的月工资
在不管有没办法定节假日和有请假时,你的工资就等于你的月工资除以24乘以(24-请假时间)
私企工资计算方式?
(一)劳动法规定的情形
按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法定的公休日为104天/年,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为11 天,并按下述规定方式计算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
a.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 天(国家规定的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b.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因地制宜
不少企业每个月规定休假天数是计薪的,企业计算工资是根据自然月天数进行工资计算,有的企业同时也规定,员工事假天数不可以超越XX天,超越XX天后面带薪休假的天数是根据事假来计算。
例如:该员工工资2023,公司每月带薪休假4天,该员工当月未出勤天数5天,其实就是常说的说该员工有1天事假。计算公式为2023/30*29

>>二级建造师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