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功率是指有用功还是总功率

功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功的计算公式: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W=FS。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功的单位是N·m,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做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1J=1N·m。
在利用该公式进行计算时的注意点:
(1)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在方向上一定要完全一样;
(2)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一定要对应于同一物体;
(3)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一定要对应于同不短的一个时期。
扩展资料
功的原理
内容: 使用机械时,大家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达?)
(1) 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针对任何机械都适用。
(2) 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一定要费距离,要省距离一定要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3) 使用机械虽然不可以省功,但人类也还是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不少方便。
(4) 我们答题碰见的多是理想机械(忽视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
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大家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功率是指有用功还是总功?
公式“P=W/S” 需要是P=W/t 。 P=W/t 是一个基本公式,它表示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做的功。 假设清楚有用功(W有)和做功时间t,则P有=W有/t; 假设清楚总功(W总)和做功时间t,则P总=W总/t。
公式“P=W/S” 需要是P=W/t 。P=W/t 是一个基本公式,它表示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做的功。假设清楚有用功(W有)和做功时间t,则P有=W有/t;假设清楚总功(W总)和做功时间t,则P总=W总/t。
功的计算公式w=适用于什么气体?
气体做功的计算公式:W=PSL。气体是四种基本物质状态之一(其他三种分别是固体、液体、等离子体)。气体可以由单个原子(如稀有气体)、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子(如氧气)、各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分子(如二氧化碳)等组成。气体混合物可以涵盖各种气体物质,例如空气。气体与液体和固体的显著区别就是气体粒子当中间隔很大。做功是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的形式的过程。做功的两个必要原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经典力学的定义: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w等于什么物理公式初三?
w等于什么物理公式,这个我们在初中三年级里是学过的,下面我把我所清楚的和你们说一说,看对不对。第一说公式w=FS这个公式,在这里,F表示物体所受到的力,S表示在这个力所作用下移动的距离。W表示所做的功。
第二,W=IUt,W所表示的是电流所做的功。
在初中物理初三中,W是电学中的电功的符号,它的计算公式W=UIt,电功=电压×电流×通电时间,电压单位是伏特(V),电流单位是(A),通电时间单位是(S),故此,电功单位是V·A·S,但是,在物理中功和能量的单位大多数情况下用焦耳(J),故此,电功的单位我们也是用焦耳来表示,1J=1V·A·S
数学w怎么念?
W在数量单位中表示万的意思,取自万字的汉语拼音wan的首个字母w,比如3W就是3万。
在解特定的试题中,W有它的特定含义,例如在角中就代表角速度,在物理的距离,力和功中,W就是功的符号。
W在物理学中有5个含义,分别是功率的单位、电能的符号、功的符号、质量weight的首字母、宽度width的首字母。
1、功率的单位
W:瓦特
kW:千瓦
mW:兆瓦
公式:P=UI=I²R=U²/R (W)
2、电能的符号
3、功
经常会用到单位:焦耳
公式:W=F·s=|F||s|cosθ
这当中,θ=〈F,s〉
4、质量:weight的首字母
单位有mg(毫克)、g(克)、kg(千克)等
5、宽度:width的首字母
单位有μm(微米)、mm(毫米)、m(米)等
数学里的W念 欧米伽。
功与机械能的公式及推导公式?
功和机械能中功率的两个公式
(1)当物体在动力F作用下,以速度v沿力F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W=Fs=Fvt,力F做功的功率P=W/t=Fvt/t=Fv.
由此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当功率一定时,力和速度成反比。
(2)两个公式的适用范围
(1)P=W/t,这是功率的定义式,它表示做功的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间功率。不管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如何,P=W/t普遍适用。
(2)P=Fv,这是功率的推导式。它是当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时,推导出来的。它能表示物体的瞬间功率,只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中。
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公式: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W=FS;
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当中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耗费时长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 {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开始、以恒定加速度开始、汽车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多):
W合=mvt^2/2-mv0方/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0≤α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其实就是常说的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化力的方向。(实 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可以改变化力方向,要费距离.(本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原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大家所做的功,都等于不需要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其实就是常说的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W=Gh 物体竖直向上拉伸 W=FS 物体水平移动 W=Pt 这是已知物体的功率和做功时间.
功W=FS(F与S在同一直线上)
机械能=动能+势能.动能=mv平方/2 势能=mgh
功的计算公式W=F.S(S是水平距离还是垂直距离)?
S既不是水平距离也不是垂直距离 而是沿你力的方向的位移 例如说你从一楼上到五楼,不论是做升降式的电梯还是扶梯 重力对你做的功都是【五楼的高度】X【你的体重】X【重力加速度】
求功的公式W=FS和W=GH有哪些区别? 那些情况下该用哪一种?
实际上两个差不多的都是w=fs(万能公式)大多数情况下向上提重物时公式写w=gh但是,写w=fs也不会错

>>二级建造师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