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的复习备考正在进行中,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华宇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网搜集整理了“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断检查”的内容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妇产科主治医师考生顺利备考。
一、诊断:
1.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2.诊断标准
(1)分娩24h 后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出血,表现为产后恶露不净,血色由暗转红,伴感染时有臭味。出血反复,血量少或中等,一次大量出血时可伴凝血块,出血多时患者休克。
(2)有下腹痛、低热或产后低热史。
(3)子宫稍大而软,伴感染时子宫或切口处有压痛,切口处血肿形成可及包块,宫口松弛,有时可触及残留的胎盘组织。
(4)血常规显示有贫血及感染。
(5)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有残留组织或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血肿、愈合不良或子宫发现肿瘤病灶。
二、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红蛋白、红细胞降低呈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白细胞升高。
三、其他辅助检查:
1.B超可提示宫内混合回声(血块或组织),子宫下段切口处局部血肿形成。严重者有盆腹腔积液。
2.诊刮可见胎盘或胎膜组织。
上文内容由华宇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网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华宇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网妇产科主治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