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的复习备考正在进行中,华宇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网搜集整理了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及感染途径如下,希望对各位妇产科主治医师考生有所帮助。
1、病原体
盆腔炎的病原体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个来源,两种病原体可单独存在,但通常为混合感染。
(1)外源性病原体:
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支原体,前两者只感染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尤其衣原体感染常导致严重输卵管结构及功能破坏,并引起盆腔广泛粘连。支原体包括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以及解脲支原体,其中以生殖支原体为主。
(2)内源性病原体:
99%的盆腔炎是由于阴道或宫颈的菌群上行性感染引起,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可以仅为需氧菌或仅为厌氧菌感染,但以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主要的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有脆弱类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厌氧菌感染的特点是容易形成盆腔脓肿、感染性血栓静脉炎,脓液有粪臭并有气泡。
2、感染途径
(1)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
病原体侵入外阴、阴道后,或阴道内的病原体沿子宫颈黏膜、子宫内膜、输卵管黏膜,蔓延至卵巢及腹腔,是非妊娠期、非产褥期盆腔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葡萄球菌等,常沿此途径扩散。
(2)经淋巴系统蔓延:
病原体经外阴、阴道、子宫颈及宫体创伤处的淋巴管侵入盆腔结缔组织及内生殖器其他部分,是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及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感染的主要感染途径。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多沿此途径蔓延。
(3)经血液循环传播:
病原体先侵入人体的其他系统,再经血液循环感染生殖器,为结核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4)直接蔓延:
腹腔其他脏器感染后,直接蔓延到内生殖器,如阑尾炎可引起右侧输卵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