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民族原因和区域原因相结合。
一是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执政。
二是坚持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三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四是坚持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的生命线观念及“三个离不开”思想。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团结统一是国家的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是达到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国家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民族原因和区域原因相结合。
一个方面,我们国内的民族分布格局,全国是交错散居,民族自治地方也是交错杂居,目前这样的局势越来越明显。在一个自治地方,时常共同生活着数个、甚至十个民族。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团结统一是国家的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国家的团结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从历史传统看,“大一统”自始至终是中华各民族的价值追求和高目标,不管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达到统一为己任,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默认为中华正统,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分裂压根不可以人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国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处理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二是“坚持民族原因和区域原因相结”。
一个方面国家要有政策扶持,另外一个方面少数民族地区要积极进取做好自已的事情,这样才可以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个民族都拥有各个民族的特色和特点,还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所独有的特点,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每个各民族所特有的优良传统,还有一部分好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知识回血美德,使他可以得到发扬光大,把她带到我们国家的各个地方,甚至全国各省市地区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从多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思想认识,让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成为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认可的事情。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学校、医院、居住环境、道路、水利、供电、通讯互联网等建设。
三是因地制宜,开发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和项目,促进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
四是努力保证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政府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和各自不同的补助资金,重点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1.自始至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定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前进的航标,自始至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成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保证。
2.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国内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反映,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
3.立足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努力达到科学发展、提高发展、跨越发展,全面提升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民族地区相对来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比较偏远或者是比较荒凉的地区,要按照他的实质上情况,也按照时代的发展情况而给出对应的条件或者是办法去开发能搞旅游的,可以搞旅游,能搞土特产的,或者是矿场开发的,比喻说有深加工的矿产资源的,可以考虑这方面的扶持民族发展
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优势,提高发展;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帮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提高发展;坚持开展持续时间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
(2)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改革开放是促进民族地区提高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民族地区改革开放步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改革力度,全方位多的视角多层次宽领域开放。
(3)逐步递次推动西部大开发,把控掌握好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的契机。抓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提升人的素质,促进科技进步;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4)国家大力扶持,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多渠道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
(5)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扬长避短、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开展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对口支援涉及经济、文化、教育、卫生领域、干部队伍建设、技术培训、边境贸易、发展外向性经济等方面。
(6)坚持自力更生,努力提高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提高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国家帮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用好国家的政策,提高造血机制;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是刻不容缓,但需要在较短时间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任务很艰巨,难度很大。要制定更真真切切有力的支持政策,进一步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紧紧依靠少数民族地区力量,扎扎实实逐步递次推动经济社会提高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仔细贯彻落实好支持政策措施。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政治制度,重视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提高发展是开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和中央的重要方针。中央相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持从实质上情况和需出发,采用实质上行动支持、帮处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坚持把提高发展摆上更重要的位置,完善有关制度和政策配套,真真切切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近些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有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重要因素是没有全面、仔细贯彻落实好,有的是缺乏有关配套政策措施很难执行。未来,中央还将按照实质上需和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出台一部分更有力的支持政策措施。有了支持政策措施,只是处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重要是要真正把支持政策措施及时、配套、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这样才可以在逐步递次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提高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获取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是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力度,大力培育提高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后劲。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离不开其他地区和社会各方面的帮。但从根源处来说,主要的还是需要把立足点放在提升内在动力和活力上,紧紧依靠自己的力量才可以提高发展速度,发展才有后劲。内外力量紧密结合,形成强大的合力,发展才可以迅速、持续和稳固。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在体制机制改革上要大胆创新,有的方面甚至走在全国前面,只要促进逐步递次推动经济社会提高发展的改革,就需要大胆探索、大胆改革、大胆创新。努力培养当地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级各种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采用各种特殊政策措施,支持扶持具有带动辐射作用的龙头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提高发展。
三是紧密结合当地实质上提高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要坚持从本地区实质上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培育支柱产业。采用特殊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在提高转变经济增长方法途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新的局面,形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的产业品牌。提高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成一批高技术、高水平、高效益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等产业基地,真真切切执行资源税收共享和生态补偿政策,支持、带动当地经济提高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项目审批核准、投资、税收、信贷、土地使用等方面,应实行差别化政策给予特殊鼓励和支持。
四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优先处理特困少数民族人口和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处理贫困问题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贫困问题不处理好,很多人口没有脱离贫困境况,少数民族地区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就无从谈起。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需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首先任务,非常是要优先处理特困人口的贫困问题。采用更特殊、更有力的政策措施,集中国家和各方面扶贫资金,开展针对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特困人口的扶贫攻坚,力争用较短时间基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五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递次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把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加大建设投资力度。重点提高建设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支撑保证作用的铁路、公路、机场、能源、水利、供电、供水等大型项目,力争早见成效。优先建设一批与群众生出现活密切有关的中小型基本建设项目,真真切切改善群众生出现活条件。夯实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果,扎实逐步递次推动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建设资金。
六是努力保证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山区和贫困地区,民生事业落后状况为突出,严重影响这些人口的生出现活,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假设民生事业没有大的发展改善,生产条件、生活方法没有大的转变,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缺少必要条件和基础保证,也就很难获取实质上成效。要把改善生存环境、生出现活条件和提高社会事业发展,作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优先提高发展的努力点和基础建设。坚持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证等社会事业,还有交通、供水、供电、居住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增多投入。用于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证、文化事业等方面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和各自不同的补助资金,重点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提高逐步递次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让各族人民共享国家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成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国内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各位考生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对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历史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后,就很重视民族问题。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越来越成熟,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持续性深化,一步一步明确提出了满足我们国内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纲领》,这当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5年10月23日,中央在有关内蒙工作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现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46年2月18日更明确指出:“按照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在这一方针详细指导下,1947年5月1日,党领导建立了我们国内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为以后在其他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指明了方向,累积了珍贵的经验。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根据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民族自治机关。”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又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们国内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以上就是本文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00字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gaozhong/benke/202305201459532.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本科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gaozhong/benke/)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00字和本科的相关信息。
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民族原因和区域原因相结合。 如何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是坚持依法治国,...
2023-05-20
学校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怎么写? 一、从生活上多照顾;吃饭要分碗,勿汤泡饭,也不能汤不够;改善午餐、水果;水果品种丰富、新鲜;伙食中可以减少油炸食物的数量;校内进行杀虫消毒;老师不要拖堂;课间要保证孩子休息...
2023-05-20
安徽单招哪个学校有临床医学?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安徽宠物医学大学专科院校有什...
2023-05-20
北大考古系教授孙华简介? 4、 孙华教授简介:男,四川绵阳人,生于1958年12月 孙华,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学院院长。1976年高中毕业后在四川德阳县天元公社下乡接受“再教育”,1977年进入绵阳...
2023-05-20
2023浙江学员人员数量? 33.3万 高中毕业考试浙江共有33.3万名学员,比去年略增,这当中参与统一高中毕业考试26.9万人,参与自主命题考试招生6.4万人。整个省共设75个考区、306个考点、1.1万余个考场。 今年,我省高中毕业考...
202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