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有的风俗有不少,例如:
1、对歌
对歌是云南不少少数民族青年传统的方法,也是节日的庆贺方法。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感情,寻觅情侣,选择配偶的方式和途径。
2、哭婚
哭婚是壮、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风俗,大多数情况下在前几天或婚礼当天进行,由新娘的母亲及家属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现新娘对少女时代生活逝离的悲伤、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对家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婚姻不满的控诉。
3、抢亲
在云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颇、瑶等民族都拥有抢婚习俗,一般是在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受到阻拦的情况下出现。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许,由男方缴约伙伴佯作抢亲或约伙伴抢走暗中选好的姑娘,姑娘就算愿意,也一定要佯作反抗。
4、彝族火把节
云南的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都拥有共同的节日-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人员数量多、规模大、知名度高。同时也是彝族人民隆重的节日。
5、哈尼族长街宴
每一年农历12月初(阳历10月10日左右)是元阳县俄扎乡哈播村哈尼族的春节-昂玛突节。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每当节日的头天,村中龙头就到村头的龙树林中央摆设祭桌,宰杀无杂色毛的龙猪,还请龙跟各位考生共度佳节。
1、云南佤族,摸你黑。佤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临沧沧源县。他们有本身的说话是佤语。佤族间木鼓默认为神器,大家会用木鼓跳舞,而木鼓节是他们隆重的节日,摸你黑,也声名远扬。
2、云南傣族泼水节。傣族泼水节是流行于云南傣族人民聚居地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3、丢包。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这个时间段,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
4、赛龙舟,赛龙舟是泼水节精彩的项目之一,经常在泼水节的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看龙舟竞渡。
5、放孔明灯,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大家从而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风俗
1 对歌
2 哭婚
3 抢亲
4 丢包
5 阿夏婚
习俗
1 初一说好话,忌打骂孩子
2 忌打扫,将垃圾扫到门口
3 已婚女子忌初一回娘家
4 忌动刀剪和针线
5 忌被他人从口袋掏取东西
云南的“民风民俗”有:竹筒当锅煮饭卖、牛奶做成扇子卖、过桥米线人人爱、米饭粑粑叫饵块、谈情说爱用歌代、新娘要把墨镜戴、娃娃出门男人带等等。
美丽、富饶的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块宝地,它土地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早在170万年前,元谋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是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入口通道和口岸。云南有10个国家级风景区,4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海拔6740米终年积雪的高山东,至今没有人可以攀登顶峰;不古老茂密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喀斯特岩溶地貌开成的石林还有九乡溶洞等奇观。
云南民族很多,各民族都拥有其独特的社会结构,生活方法,风俗习惯。流传甚广,版本甚多的“云南十八怪”从相对的程度上来讲,也是云南民族风情的一种反映。
这当中一种版本是这样说的:“鸡蛋用草串着卖,米饭饼子烧饵块,三只蚊子炒盘菜,石头长到云天外,摘下草帽当锅盖,四季服装同穿戴,种田能手多老太,竹筒能做水烟袋,袖珍小马有能耐,蚂蚱能做下酒菜,常年都出好瓜菜,好烟见抽不见卖,茅草畅销海内外,火车没有汽车快,娃娃出门男人带,山洞能跟仙境赛,过桥米线人人爱,鲜花四季开不败”。这个顺口溜相对的程度上反映了多姿多彩的云南民族风情。
泼水节。
云南还是我们国内跨境民族多的省份,有25个不一样的民族。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这当中以云南的白族人口多,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除开这点,四川、重庆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途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非常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白族的起源具有多元的特点,早的白族先民由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融合形成,后面又融入了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各种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因为征战、拓土、商贸、屯垦、驻边等历史因素,白族才一步一步形成当今白族之雏形。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是白族的族源地、祖居地和主要聚居地,约有百分之80的全国白族聚居于此。除开这点云南昆明、丽江、怒江、迪庆、保山、玉溪、楚雄、文山、临沧等州市都拥有白族聚居区。湖南张家界、湘西,贵州毕节、安顺,四川凉山等地也都拥有白族分布。
白族的服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这当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一样,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大多是“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大多是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白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一般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大多数情况下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觉得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你)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白族民间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有赛马、荡秋千、耍麒麟、泼泥赐福、跳花盆、跳山羊等。
荡秋千:白族山区森林密布,藤条纵横林间,农民与山民平日间采荞伐木,砍柴取暖,常于藤条蔓枝过手,练就荡藤攀索的本领,极喜爱荡秋千的活动。每一年春节,山区,常在大榕树下捆绑篾索以成秋千;坝区,则在宽敞的坝坪立起三四丈高的杆架绑扎秋千。精彩的莫过于青年男女双双同荡,这经常赢来围观群众的戏耍逗趣。
白族注重节庆,基本上每节都拥有一至数种应景食品。如春节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斋饭;三月街吃蒸糕和谅粉;清明节吃凉拌什锦和“斋筵香”(炸酥肉);端午节吃粽子和雄黄酒;尝新节吃新豆、嫩瓜和陈谷掺新米饭;火把节吃甜食和各自不同的糖果;中无节吃羊肚菌和检鱼包肉;中秋节吃白饼和醉饼;重阳节吃肥羊;冬至节吃炒养粒和羊肉场。
哈尼族:是跨境而居的国际性民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当中,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称为阿卡族)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与纳西族相似。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内部支系繁多,有各种自称,这当中哈尼、卡堕、雅尼、豪尼、碧约、白宏等六个自称单位人员数量有点多,另有哦怒、阿木、多泥、卡别、海尼等自称单位。本民族内部各自称单位当中的互称和其他民族对哈民族的称谓也不完全一样。如元阳的哈尼互称糯美、糯比、各和等;雅尼互称觉围、觉交,汉族又称其为爱尼;称豪尼为布都、称哦怒为西摩洛等。在汉文史籍中,哈尼族的历史名称有:和夷、和蛮、和泥、禾泥、窝泥、倭泥、俄泥、阿泥、哈尼、斡泥、阿木、罗缅、糯比、路弼、卡惰、毕约、豪尼、惰塔等。
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自于古代羌族。古代的羌族原游牧于青藏高原。公元前384至前362年间,秦朝快速扩张,居住于青藏高原的古羌人游牧群体受到攻击,流散迁徙,产生若干羌人演变的名号。“和夷”是古羌人南迁部族的一个分支,当他们定居于大渡河畔后面,为适需要地平坝及“百谷自生”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启动了农耕生活。
竹筒当锅煮饭卖、牛奶做成扇子卖、过桥米线人人爱、米饭粑粑叫饵块、谈情说爱用歌代、新娘要把墨镜戴、娃娃出门男人带。
云南风俗习惯:敬酒茶,天葬,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诸如正月初一,不可以到别人家串门,非常忌讳妇女登门。平常探亲访友,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下午或晚上,进门功忌蹬坐门槛。
一、傣族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云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泼水”的形式来庆祝,故此,傣历新年,又称“泼水节”。“泼水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数百种节日中,影响广,规模大,参与人员数量多的节日之一。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区,全州各地都拥有“泼水节”,这当中尤以景洪市每一年举行的“泼水节”规模大,盛况空前。
“泼水节”大多数情况下从傣历新年的第3天(4月15日)启动。这一天彬彬有礼的傣家儿女,取来清洁的水,用树枝蘸取,相互泼洒,以示为您洗去一年的尘垢,祝福您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平安。目前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水花放,傣家狂”,大家提桶端盆获取水来,见上一面就迎头盖睑地泼下,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象征着占祥、幸福、健康。
二、 彝族火把节
云南的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都拥有共同的节日-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人员数量多、规模大、知名度高。同时也是彝族人民隆重的节日。
每一年农历6月24日至25日(阳历7月8日-9日),彝族人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弹着月琴、大三弦,吹着芦笙来参与火把节。
大家高举火把汇集在村 头、寨边或广场上,然后在松林、田间奔驰,表示驱除虫害邪恶,以求丰收幸福。每一年逢火把节的晚上,从昆明到路南县石林风景区的中外游客有数万人至十几万人,每个人手持火把,与彝族人民汇集在石林风景区,把整个大地照得通红,形成灿烂耀目标火海。为给旅游者助兴,当地政府还在石林风景区组织放礼花,整个夜空五彩缤纷,使观者目不暇接。
三、白族三月街
云南大理三月街,古人传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一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启动历时一周左右的三月街,不单单是大理白族人民的物资交流盛会,而且,是白族人民一年一度欢聚的节日。三月街每一年都及时在苍山东麓、大理城西举行。这这个时间段诸商云集,环货山积。各族人民都要把好的工艺品、土特产拿到三月街出售,把优秀的文艺节目搬到三月街上演出,选好的骑手参与赛马。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三月街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内容更丰富多彩: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几十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参与这一盛会,在全国或云南亦属少见。
四、哈尼族长街宴
每一年农历12月初(阳历10月10日左右)是元阳县俄扎乡哈播村哈尼族的春节-昂玛突节。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每当节日的头天,村中龙头就到村头的龙树林中央摆设祭桌,宰杀无杂色毛的龙猪,还请龙跟各位考生共度佳节。请龙结束,龙头就把龙猪肉切成与整个村组户数相等的块数分给各家各户吃。
昂玛突节的次日,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700米多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这是中国长的宴席。
云南人的习俗
1、对歌。对歌是云南不少少数民族青年传统的方法,也是节日的庆贺方法。
2、哭婚。哭婚是壮、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风俗,大多数情况下在前几天或婚礼当天进行,由新娘的母亲及家属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现新娘对少女时代生活逝离的悲伤、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对家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婚姻不满的控诉。
3、抢亲。在云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颇、瑶等民族都拥有抢婚习俗,一般是在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受到阻拦的情况下出现。
生活习惯
1.爱美食
2.爱喝茶
3.爱看天
4.爱观鸟
5.慢生活
6.文艺范儿
7.见怪不怪
8.无用之美
9.云自由
10.国际范儿
云南的习俗和生活习惯并非每个地方都一样,比如我的家乡不吃早餐,一天只吃两顿饭,但云南大多数地方都吃。
相关推荐:
云南有什么风俗? 云南特有的风俗有不少,例如: 1、对歌 对歌是云南不少少数民族青年传统的方法,也是节日的庆贺方法。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感情,寻觅情侣,选择配偶的方式和途径。 2、哭婚 哭婚是壮、彝、哈...
2022-09-29
成人本科和函授的区别? 成人本科与函授本科的区别,主需要在于受教育的方法不一样。承认本科分为全日制的成人本科和业余的成人本科,我们是全日制的,还是业余班儿的,成人本科都需到指定的教学机构进行学习。 而函授...
2022-09-29
专科生能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吗? 好像没有专科生招生计划。除非以后专升本。 中职生可以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吗? 中职生可以参与国家承认的统一大学专科院校专科考试,考试有定向,委培,统招聘考试试,考试合格,经招生...
2022-09-29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讲解? 有关录取,主要有三种不一样的规则:成绩优先、志愿优先、成绩级差。 成绩优先,就是全部被投档学员,投成绩高低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进行专业录取。大多数情况下每个院校可以填写6个专业志愿...
2022-09-29
高中毕业考试具体是什么时候考完? 一、高中毕业考试成绩具体是什么时候出来1、2023全国高中毕业考试成绩发布查询时间预估在6月24日-27日当中发布,学员可以通过每个省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高中毕业考试成绩可以通...
202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