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于谦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在土木堡之变后,他力排南迁之议,在北京城九门大败瓦剌军,天顺元年,英宗复辟后,被石亨等诬陷遇害。
2、戚继光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汉族,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多年,保证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郑成功郑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字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61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省海峡,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省。
1、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中,他长叹道:“我在这里完了吗?”文种说:“商场曾被关押在夏台,周文王曾被囚禁在是里,晋文公重斗(曾遭搀言)出奔翟国,齐桓公小白避乱到苔国,他们后建立了霸业,由此看来。
(忧患)为什么就不可以转化为福呢?”天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国土,于是亲身经历痛苦,深深地反思,把苦胆放在座位旁,坐处卧处抬头就看到苦胆,吃饭也尝苦胆,常自语:“你忘了会稽失败的耻辱了吗?”
他亲自去耕种,他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放肉,别穿有两种以上文彩的衣服,放下身架礼待贤士,厚待宾客,救济贫穷的人家,慰问死者的家人,与百姓一样劳苦。
2、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的名人都属于刚强、永不屈服精神的人,如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
一、舜
舜(shùn,约公元前2128年—约公元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生于姚墟。一说出生于诸冯 ,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
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自不同的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在五帝时的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渔,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而在这些工作的途中,因为舜的德行持续性感染他周围的人,于是凡是舜工作的地方都会很快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富庶且人民风气很好的地方。
二、傅说
傅说,中国古代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建筑学家。他作为商代宰相,辅佐殷商高宗武丁安邦治国,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武丁中兴”,留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名句,被尊称为“圣人”。
傅说从政以前,身为奴隶,在傅岩做苦役。那里是虞、虢两地交界之处,又是交通要道,因山涧的流水经常冲坏道路,奴隶们就在这里版筑护路。傅说就靠从事版筑维持生计,虽然也有才干,无从施展。
三、胶鬲
胶鬲,民间信仰之一。胶鬲正是孟子这里说的“举于鱼盐之中”的人。胶鬲原为贩卖鱼、盐的,后周文王把他举荐给商纣王,以作为内应。
胶鬲在贩卖鱼盐途中,十分辛劳,后被周文王发现,拟举为重臣。但胶鬲当时并没随文王入周,可能是受文王嘱托,仍留在商朝策反作内应。后来,胶鬲官居少师,并作为上邦使团成员出使周朝,使团以纣王之兄微子为首,成员除胶鬲外,还有伯夷、叔齐等。
四、管夷吾
管仲(约公元前7 -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颍上人(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管仲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到管仲时已经很贫困。为了谋生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失败,管仲做过当时觉得是微贱的商人。他到过不少地方,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见过不少世面,以此累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他当兵时临阵脱逃,几次想当官,但都没有成功。
五、百里奚
百里奚,(不详—前621),姜姓,吕氏,百里氏,名奚,字子明,齐国没落宗室子弟,齐中废公无诡孙,春秋虞国(今山西平陆县北)人。春秋时虞国大夫,后入秦做大夫。
百里奚从小家贫,在齐游学时曾乞食于人,为蹇叔收留,因得不到齐的任用,投奔 虞国,为大夫。周惠王 (公元前655年) 君不听奚言,为晋所灭,奚被俘。
秦穆公以求婚于晋,晋献公将奚作为陪嫁臣送秦。奚不堪其辱,逃到南阳,被楚人所执以牧牛为生。秦穆公知奚贤,遂以缉拿逃奴为由,用奴隶身价――五张羊皮将百里奚赎回,拜为大夫。
胡三余中将 国民党炮兵司令
史泽波中将 国民党第十九军军长
马法五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军军长
陈长捷中将 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
周毓英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一师师长
王靖国中将 国民党第十兵团总司令
赵承绶中将 国民党第七集团军总司令
梁培璜中将 国民党第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
孙楚中将 国民党第十五兵团司令官
牟中珩中将 国民党第十战区副司令
杜聿明中将 国民党徐州"剿匪"总部副总司令
李仙洲中将 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
宋希濂中将 国民党华中"剿匪"总部副总司令
范汉杰中将 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
汤尧中将 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
黄维中将 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官
韩浚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三军军长
罗历戎中将 国民党第三军军长
廖昂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六师师长
陈金城中将 国民党第九十六军军长
王耀武中将 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
康泽中将 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
文强中将 国民党徐州"剿匪"总部前进指挥部副参谋长
曹天戈中将 国民党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兼第八军军长
林伟俦中将 国民党第六十二军军长兼天津防守副司令
向凤武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一军军长
邱行湘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二零六师师长
郑庭笈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九军军长
廖耀湘中将 国民党第九兵团司令官
黄正诚中将 国民党第一师第一旅旅长
杜建时中将 国民党北宁线护路司令兼天津市长
宋瑞珂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六十六师师长
马励武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长
卢浚泉中将 国民党第六兵团司令官
武庭麟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十五师师长
喻英奇中将 国民党粤桂东"剿匪"指挥部司令兼三一二师师长
张淦中将 国民党第三兵团司令官
陈林达中将 国民党新编第五军军长
霍守义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十二军军长
区寿年中将 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官
李涛中将 国民党新编第六军军长
张岚峰中将 国民党国防部保安第三纵队司令
孙殿英中将 国民党新编第四路军总司令
郝鹏举中将 国民党鲁南绥靖区司令兼第四十二路军总司令
孙渡中将 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张绩武中将 国民党津浦路护路司令部司令官
王景宋中将 国民党第三兵团副司令官兼桂中军区司令
莫得洪中将 国民党湘桂黔护路司令部司令官
段霖茂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七师师长
钟彬中将 国民党第十四兵团司令官
熊新民中将 国民党第一兵团副司令官兼第七十一军军长
赵锡田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三师师长
陈颐鼎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师师长
曾扩情中将 国民党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
邱维达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四军军长
王雷震中将 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副军长
萧以觉中将 国民党第六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官
吴绍周中将 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官兼第八十五军军长
侯吉晖中将 国民党第十二兵团政治部主任
刘嘉树中将 国民党第十七兵团司令官
王韵琴中将 国民党第十一兵团参谋长
周振强中将 国民党浙西师管区司令官
杨光钰中将 国民党第三军副军长
方靖中将 国民党第七十九军军长
王凌云中将 国民党河南第一路挺进军总指挥
郭一予中将 国民党徐州"剿匪"总部办公室主任
刘镇湘中将 国民党第六十四军军长
王秉钺中将 国民党第五十一军军长
陈士章中将 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军长
黄淑中将 国民党第九军军长
米文和中将 国民党第一八一师师长
理明亚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五师副师长
王继祥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八十三师副师长
盛永兴中将 国民党第九十三军军长
胡临聪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一军军长
杨宏光中将 国民党第六兵团副司令官
王泽浚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四军军长
张义纯中将 国民党安徽主席兼皖南行署主任
李以劻中将 国民党第五军副军长兼独立第五师师长
张鸿文中将 国民党第四十八军军长兼滇桂边区绥靖司令部副司令
李益智中将 国民党第五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师长
高建白中将 国民党第二十四军军官总队总队长
王靖宇中将 国民党西康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官
袁鸿逵中将 国民党第六编练司令部高参
孔庆桂中将 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官
杨安铭中将 国民党国防部部员
徐钟端中将 国民党川鄂边区绥靖公署高参
李九思中将 国民党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官
庄村夫中将 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绥靖总司令部总司令
宋清轩中将 国民党晋陕边区挺进纵队司令
汪宪中将 国民党豫鄂皖边区自卫军司令
王绪镒中将 国民党第六编练部新兵纵队司令
胡靖安中将 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设计委员
杨文泉中将 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二师师长
聂松溪中将 国民党山东保安副司令
郭天辛少将 国民党第19军68师师长
杨文彩少将 国民党第19军暂编37师师长
王震少将 国民党第30军30师师长
李旭东少将 国民党第40军参谋长
韩世儒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51师副师长
李献中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51师参谋长
李琰少将 国民党第73军副军长
周剑秋少将 国民党第73军参谋长
李纪云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30旅旅长
李昆岗少将 国民党第1军167师师长
罗哲东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70师副师长
韩尹明少将 国民党第42集团军参谋长
李铁民少将 国民党第42集团军1师师长
于泽霖少将 国民党第49军105师师长
刘润川少将 国民党第53军116师师长
唐保黄少将 国民党暂编第51师师长
李用章少将 国民党第3军副军长兼7师师长
杨天民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15师副师长
姚北辰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15师副师长
郭惠苍少将 国民党第92军21师师长
刘英少将 国民党第3军32师师长
路可贞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3师副师长
李英才少将 国民党第5兵团参谋长
谢代蒸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5军195师师长
留光天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5军43师师长
胡晋生少将 国民党第52军25师师长
郑明新少将 国民党第52军副军长兼195师师长
周由之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27师31旅旅长
刘振世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29军参谋长
李奇亨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27师副师长
李友尚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96军参谋长兼整编45师参谋长
万壑涛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96军副参谋长
徐其昌少将 国民党第61军66师师长
隰可庄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29军副参谋长
萧本元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58师师长
杨维翰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58师参谋长
李资深少将 国民党交警第8总队总队长
游凌云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66师参谋长
沈澄年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75师师长
林曦祥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75师副师长
王檄暅少将 国民党第34军73师师长
沈瑞少将 国民党第33军军长
曹近谦少将 国民党第33军参谋长
罗辛理少将 国民党第2绥靖区参谋长
晏子风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2师师长
唐孟恪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2师副师长
胡景瑗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2师213旅旅长
奇玉山少将 国民党伊克昭盟警备司令
龙矫少将 国民党整编第73师副师长
王世高少将 国民党第93军暂编20师师长
万又麟少将 国民党第17军48师师长
李子法少将 国民党第34军暂编44师师长
郑继周少将 国民党第34军暂编45师师长
贺奎少将 国民党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副主任兼冀热辽边区副司令
黄炳寰少将 国民党联勤总部第10兵站总监
殷开本少将 国民党第93军参谋长
李文昭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8军参谋长
黄文徽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8军88师师长
邹玉桢少将 国民党第49军105师师长
景阳少将 国民党第93军暂编18师师长
李长雄少将 国民党第93军暂编22师师长
黄建镛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8军暂编54师师长
余辉庭少将 国民党第99军参谋长
顾心衡少将 国民党第28军副军长
杨焜少将 国民党第9兵团参谋长兼新3军副军长
文小山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1军副军长兼30师师长
陈时杰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1军参谋长
李定陆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3军参谋长
许颖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3军14师师长
杨温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1军50师师长
张羽仙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6军169师师长
罗莘莍少将 国民党第52军195师师长
罗英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6军22师师长
张麟阁少将 国民党东北"剿总"新编骑兵司令部参谋长
李嵩少将 国民党第60军暂编52师师长
董汝桂少将 国民党第4绥靖区参谋长
杨自立少将 国民党第44军162师师长
宋健人少将 国民党第63军参谋长
武之棻少将 国民党第25军参谋长
雷秀民少将 国民党第63军152师师长
张泽深少将 国民党第63军186师师长
黎天荣少将 国民党第63军152师代理师长
杜辅廷少将 国民党第107军参谋长
杨萌少将 国民党第100军副军长
崔广森少将 国民党第100军参谋长
盛超少将 国民党第100军63师师长
韦德少将 国民党第64军副军长
袁庆荣少将 国民党第105军军长
李日基少将 国民党第76军军长
高宪岗少将 国民党第76军参谋长
魏翱少将 国民党第7兵团参谋长
杨伯涛少将 国民党第18军军长
刘德溥少将 国民党第49军副军长
陶修少将 国民党第25军参谋长
陈文瑞少将 国民党第63军代理参谋长
彭定一少将 国民党东北守备第1总队总队长
汪匣峰少将 国民党第47军军长
李家英少将 国民党第47军副军长
陈玲少将 国民党第47军125师师长
张光汉少将 国民党第47军127师师长
陈远湘少将 国民党第41军副军长
郝勤福少将 国民党第104军参谋长
张惠源少将 国民党第104军258师师长
王宪章少将 国民党新编骑兵第4师师长
覃道善少将 国民党第10军军长
张文心少将 国民党第85军副军长、代理军长
王岳少将 国民党第10军副军长
吴庭玺少将 国民党第18军参谋长
夏建勋少将 国民党第10军114师师长
杨维垣少将 国民党第105军副军长
冯梓少将 国民党第35军101师师长
田士吉少将 国民党第35军参谋长
贾璜少将 国民党第11兵团参谋长
成于念少将 国民党第105军参谋长
靳书科少将 国民党察哈尔保安副司令兼张家口警备司令、城防司令
李思温少将 国民党第105军210师师长
韩天春少将 国民党第105军251师师长
郭跻堂少将 国民党第105军259师师长
王元直少将 国民党第18军副军长兼11师师长
王昌奎少将 国民党第74军副军长兼58师师长
周穆深少将 国民党第10军参谋长
梁岱少将 国民党第14军参谋长
尹钟岳少将 国民党第18军118师师长
温汉民少将 国民党第35军269师师长
王屏南少将 国民党第2兵团新编44师师长
吴宗远少将 国民党第14军85师代理师长
许长林少将 国民党第77军副军长
黄炎少将 国民党第71军87师师长
贾宣宗少将 国民党第43军暂编39师师长
周开成少将 国民党第8军军长
李荩萱少将 国民党第9军军长
萧超伍少将 国民党第9军副军长兼166师师长
顾隆筠少将 国民党第9军参谋长
杨绪钊少将 国民党第8军170师师长
王青云少将 国民党第9军253师师长
郭吉谦少将 国民党第5军副军长、代理军长
司元恺少将 国民党第115军军长
于一凡少将 国民党第12军副军长兼112师师长
刘顺佳少将 国民党第115军副军长
龚时英少将 国民党第70军32师师长
李宝善少将 国民党第77军37师师长
吴家钰少将 国民党第64军156师师长
陈芝芳少将 国民党第115军180师师长
秋宗鼎少将 国民党天津警备副司令
范玉书少将 国民党第86军副军长
王治熙少将 国民党第94军43师师长
饶启尧少将 国民党第94军43师师长
李学正少将 国民党第62军67师师长
陈植少将 国民党第62军151师师长
杨朝纶少将 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第184师师长
罗先之少将 国民党第86军284师师长
柴玉峰少将 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第326师师长
李汉萍少将 国民党第2兵团参谋长
文文修少将 国民党第12兵团代理参谋长
袁剑飞少将 国民党第8军参谋长
黄铁民少将 国民党徐州"剿总"前指总务处长
周朗少将 国民党第5军200师师长
孙玉田少将 国民党第107军261师师长
刘化南少将 国民党第101军272师师长
褚静亚少将 国民党第76军副军长兼20师师长
于厚之少将 国民党第76军24师师长
戴戎光少将 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兼江防司令
赵世铃少将 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参谋长
孙福麟少将 国民党第15兵团副司令官
许鸿林少将 国民党山西保安司令
温怀光少将 国民党第10兵团副司令官兼19军军长
娄福生少将 国民党第10兵团参谋长
侯远村少将 国民党第10兵团参谋长
崔杰少将 国民党第15兵团参谋长
韩步洲少将 国民党第33军军长
高倬之少将 国民党第34军军长
朱泰安少将 国民党第20军副军长兼134师师长
贾毓之少将 国民党第43军副军长兼迫击炮师师长
郭政毅少将 国民党山西军管区司令
樊明渊少将 国民党山西宪兵司令
仵德厚少将 国民党第30军27师师长
李树荣少将 国民党第61军66师师长
郭弘仁少将 国民党第61军69师师长
张忠少将 国民党第33军71师师长
祁国朝少将 国民党第43军73师师长
阎俊贤少将 国民党第33军暂编46师师长
王永寿少将 国民党第43军暂编49师师长
韩文彬少将 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机械化兵团司令
罗贤达少将 国民党第66军军长
李西开少将 国民党第28军80师师长
郭奉先少将 国民党第47军暂编2师师长
李子亮少将 国民党第4军副军长
陈亲民少将 国民党第20军副军长
李介立少将 国民党第20军134师师长
李慎言少将 国民党第99军268师师长
吴中坚少将 国民党第46军174师师长
徐继泰少将 国民党第123军334师师长
曾纪瑞少将 国民党第106军副军长
向建白少将 国民党第51军参谋长
陈志平少将 国民党暂编第31师师长
何同堂少将 国民党第6兵团参谋长
陈腾骧少将 国民党第6兵团副参谋长
任培生少将国民党第25军副军长
谷允怀少将 国民党第74军216师师长
马英少将 国民党骑兵第8师师长
徐建中少将 国民党国防部青年救国军浙皖边区纵队副司令
黄镇中少将 国民党江西第8区行政督察专业人员兼保安司令、豫章山区绥靖区司令官
张星伯少将 国民党第68军参谋长
屈芷馨少将 国民党闽南暂编纵队副参谋长
凌云上少将 国民党第7军副军长
邓达之少将 国民党第7军参谋长
张瑞生少将 国民党第7军171师师长
刘月鉴少将 国民党第7军172师师长
李祖霖少将 国民党第48军176师师长
张绍勋少将 国民党第122军军长
谢淑周少将 国民党第122军217师师长
李益智少将 国民党第55军74师师长
李成忠少将 国民党第53军36师师长
黄梁少将 国民党第79军199师师长
黄鼎勋少将 国民党第122军245师师长
冯新齐少将 国民党第15军169师师长
潘汉达少将 国民党第103军347师师长
李致中少将 国民党第11兵团参谋长
陈开荣少将 国民党第125军军长
王光伦少将 国民党第125军182师师长
陈绍恒少将 国民党第125军362师师长
艾绍衍少将 国民党独立第367师师长
杨文斋少将 国民党第125军新编3师师长
余跃龙少将 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部员
李映少将 国民党第48军175师师长
吴涛少将 国民党第71军87师师长
倪寿昌少将 国民党第71军88师师长
陶珩江少将 国民党第48军参谋长
郭文灿少将 国民党第99军副军长
伍国光少将 国民党第97军参谋长
李本一少将 国民党第3兵团副司令官兼7军军长
敖明权少将 国民党第36军副军长
卫光华少将 国民党第36军28师师长
黄希河少将 国民党第36军165师师长
周彬少将 国民党第17军参谋长
何汉西少将 国民党第65军160师师长
陈鞠旅少将 国民党第18兵团副司令官
任树芬少将 国民党第27军47师师长
冯龙少将 国民党第57军军长
颜仁毅少将 国民党新编第7军军长
沈开樾少将 国民党第3军副军长
尹剑铭少将 国民党第57军副军长
郭永镳少将 国民党第63军副军长
邓宏义少将 国民党第3军参谋长
方原少将 国民党第119军参谋长
樊玉书少将 国民党第90军53师师长
刘昆阳少将 国民党第7军224师师长
李宏达少将 国民党第62军军长
伍重严少将 国民党第124军副军长
李德生少将 国民党第127军副军长
王学臣少将 国民党第234师师长
孙铁英少将 国民党第36军165师代理师长
杨也可以少将 国民党第8军参谋长
叶植楠少将 国民党第26军副军长
刘忍波少将 国民党第17兵团参谋长
刘庸之少将 国民党第100军参谋长
沈策少将 国民党西南军政副长官公署副参谋长
周士冕少将 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政治部主任
朱光祖少将 国民党第1军1师师长
刘孟廉少将 国民党第27军军长
彭诚少将 国民党第19兵团司令官
夏炯少将 国民党川陕甘绥靖区第1路指挥官
周静吾少将 国民党川鄂边区绥靖公署高参
杨创奇少将 国民党第48军军长
陈振东少将 国民党第33军副军长
鲍志鸿少将 国民党第71军副军长
杨团一少将 国民党第84军副军长
罗祖良少将 国民党第6兵团第4处处长
孟恒昌少将 国民党第8兵团第3处处长
傅立贤少将 国民党第124军参谋长
唐连少将 国民党第4军90师师长
黄志坚少将 国民党第64军159师师长
李贯一少将 国民党暂编第32军教导3师师长
陶子贞少将 国民党暂编第3师代理师长
徐以智少将 国民党南京中央训练团团员
熊笑三少将 国民党第5军军长
张世光少将 国民党第10军军长
特级上将1名:蒋中正(蒋介石,1935年4月1日授任)
2、一级上将17名:陆军一级上将16名,海军一级上将1名。
1935年4月2日授任8名:阎锡山(1946年7月留退延役)、冯玉祥(1946年7月退为备役)、张学良(1937年1月被褫夺)、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
1935年9月6日授任1名:陈绍宽(海军一级上将);
1938年1月22日追晋1名:刘湘(抗战中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二级上将);
1938年6月14日追赠1名:曹锟(死不附逆、忠贞爱国,原为北洋上将);
1946年10月19日授任1名:张贞(非现役将领,并予退为备役);
1946年11月22日授任1名:萨镇冰(海军上将,并予除役,即授予退役海军上将军衔,时年88岁);
1946年12月7日晋任1名:吕超(原加上将衔,并予退为备役);
1947年1月6日晋任1名:蔡廷锴(原中将,并予退为备役);
1947年1月19日授任1名:俞飞鹏(非现役将领,并予退为备役);
1947年2月28日晋任1名:姚以价(原中将,并予退为备役);
1947年6月13日授任1名:陈铭枢(非现役将领,并予退为备役);
1949年1月追晋5名:李明(内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黄百韬(内战兵败自戕,生前为陆军中将)、陈章(内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邱清泉(内战兵败自戕,生前为陆军中将)、熊绶春(内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
5、陆军中将加上将衔55名
1936年9月12日授加1名:张发奎;
1936年9月12日加衔1名:余汉谋;
1936年9月26日加衔9名:张治中、张之江、钱大钧、鹿钟麟、陈诚、卫立煌、马鸿逵、薛岳、刘建绪;
1936年12月16日加衔2名:庞炳勋、孙连仲;
1936年12月16日授加1名:盛世才;
1937年1月8日加衔1名:吕超;
1937年3月13日加衔1名:李品仙;
1937年3月31日加衔1名:邓锡侯;
1937年4月10日加衔1名:朱绶光;
1937年4月12日追加1名:黄慕松(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中将);
1937年5月14日加衔2名:廖磊、夏威;
1937年6月7日加衔1名:王树常;
1937年9月2日授加4名:黄绍竑、黄旭初、陈仪、熊式辉;
1937年9月2日加衔1名:邹作华;
1937年9月18日加衔2名:刘文辉、杨森;
1937年10月15日加衔1名:杨杰;
1937年10月22日加衔1名:刘兴;
1938年1月28日追加1名:周浑元(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中将);
1938年2月2日加衔1名:贺耀祖;
1938年10月24日加衔1名:唐式遵;
1939年5月2日加衔2名:张自忠、孙震;
1939年5月13日授加1名:卢汉;
1940年5月25日加衔3名:潘文华、王瓒绪、王陵基;
1941年3月19日赠加1名:贾德耀(追赠为陆军中将,特加上将衔;生前为民国将领);
1945年10月3日加衔1名:胡宗南(黄埔一期,国民党军在大陆这个时间段唯一的“上将黄埔生”);
1945年11月19日赠加1名:井勿幕(生前为民国将领);
1946年1月12日赠加1名:方策(追赠陆军中将特加上将衔,生前为民国将领);
1946年2月18日加衔1名:汤恩伯;
1946年6月13日加衔2名:黄祺翔、罗卓英;
1947年6月特加1名:伯达马宁尔;
1947年8月9日加衔1名:林蔚;
1948年3月26日追加1名:鲁英麐(内战兵败自戕,生前为陆军中将);
1948年5月17日追加2名:刘戡(内战兵败自戕,生前为陆军中将)、严明(破格追晋陆军上将衔;内战兵败自戕,生前为陆军少将);
1949年2月21日加衔1名:李汉魂;
1949年5月24日加衔1名:刘士毅;
1949年8月17日加衔1名:马步芳。
以上就是本文具有坚定信念不屈精神的古人,解放前国民党高级将领都有谁呢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gongwuyuan/202306111576223.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省考资讯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shengkao/shengkaokq/)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具有坚定信念不屈精神的古人,解放前国民党高级将领都有谁呢和省考资讯的相关信息。
具有坚定信念 不屈精神的古人? 1、于谦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在土木堡之变后,他力排南迁之议,在北京城九门大败瓦剌军,天顺元年,英宗复辟后,被石亨等诬陷遇害。 2、戚继...
2023-06-11
下半年教资退费流程及手续?  一、退费条件 因新冠肺炎被隔离质量,治疗的学员。 二、退费方法 去网络在线下载、在内容框中填写《退费申请表》,截图或照片形式提交准考证和证明材料。11月5日前发送至邮箱bjntce@bj...
2023-06-11
吉林公务员遴选考什么? 吉林的公务员遴选考是内容: 1、政策理论水平:涵盖党和国家新的发展战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知识。对理论素养的考核除了部分考试试卷直接反映为客观题外,更多...
2023-06-11
公招年龄限制35岁怎么算? 公务员35周岁的计算方式是:从出生起一年为一周岁,其实就是常说的说,假设学员在1993年11月11日出生,既然如此那,过了 11月11日这一天,满23岁,即学员年龄为23周岁。 2023公务员考试中,都会...
2023-06-11
公务员国考体检完大多数情况下具体是什么时候公告? 1、公务员国考体检后面,大多数情况下需等着一周时间左右就可以够清楚结果。之故此,需等着一周左右是因为在完成检查结果后面,一部分检查结果需分析归类,然后再上...
202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