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章主体写作中常见的用语不规范问题
(一)行文欠庄重严肃
公文属于应用类文体,主要用于反映客观情况和处理事情,主要靠逻辑的说服力,较少以形象的感染力,具有庄重严肃的特点。而在平日工作中,也常产生上级机关在对下级行文中,语气不庄重,不可以显示国家机关权威的公文。比如某上级机关在对下行文中这样写道:“上面说的规定请各位考生大力支持,自觉遵循。”既然,给属下行文,下级就一定要执行,而“请”“大力支持”则有很恭敬又很无力地请求各位考生之意,毫无庄重色彩,上级机关的发文权威荡然无存。
(二)晦涩难懂,含糊不清
在公文写作中,语言运用上常出现表达不严谨,用语晦涩难懂,使受文单位不了解所云、无所适从的情况。如某省民政厅《有关印发革命工作人员牺牲病故证明书的公告》中写道:“革命工作人员牺牲病故证明书,由省厅统一掌握并熟悉,经行署批准的因公牺牲革命工作人员来厅领证。”这一表达有失严谨,含糊不清,让人不了解所云。既然,是“牺牲人员”,又何能“来厅领证”呢?需要改成“由死者家属或相关单位派人来厅领证”比较好。这样的语言情况在公文中产生,无疑会影响公文的权威性,削弱公文办理公务的作用。
(三)拖沓大篇幅且寡淡,重复语句拖拉,而且都是空白话没有营养
锤字炼句,以少驭多,用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主要内容,这是写文章起码的要求,公文更应如此.下面这些内容就是一份公文中的语句,其显得重复语句拖拉,而且都是空白话没有营养:“局职工乒乓球队从南京成功凯旋归来。”“凯旋”即“成功归来”之意,另外,一个“成功”就显重复拖沓而多余,应予删去。原文中谈及“成功的意义”更是用墨如泼,画蛇添足,本来三五句就可以说清,却偏要写上一大篇,真是废话连篇,大篇幅且寡淡累赘。
二、对现目前规范公文写作用语的建议及对策
(一)使用标准的书面语言
书面语言是指书面交际使用的语言,它区别与口语。文字记录语,渐渐形成比口语精确、严密的书面语,又称“笔语”“文字语”。口语是大家口头交际使用的语言,与书面语相对称。公文语言既要通俗易懂,又不可以像大多数情况下记叙文,尤其是通俗文学、方言文学那样非常多采取口语和方言,一定要强调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这样才可以促使其既平易,又不失庄重、严肃的色彩。但随着社会形势的持续性发展,社会流行语非常多出现并广泛地应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因为这个原因,公文写作也没有任何办法去避免地面临如何使用社会流行语的问题。我觉得,对那些约定俗成且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口语或社会流行语可以直接使用,如“严打”“期望工程”等;对那些有很强专业性或不为大多数情况下人所理解的术语要加以说明,如“网络”等;对那些不健康或表意含糊的词语则坚决不需要。
(二)力求语言准确、简明、通畅、规范,还有慎用模糊语
语言如何是公文有否非常高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同样的公文素材,语言运用功底浅,效果就大明显不同。凡属非常高质量的公文,除了思想明确、中心突出、结果严谨、层次分明外,语言一定要准确精练,简明通畅,还合乎逻辑,杜绝空话、套话、“八股味”。公文的观点要正确、公文的材料要准确、公文的语言要明确。在公文写作语言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准确、规范化,还需要有着鲜明性的公正立场,要做到倾向和态度鲜明,观点要鲜明,内容要新奇,比较受欢迎富有创造性。应该要跟紧形式、贴合实质上、擅长于发现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密切特别要注意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在公务活动中,有很多模糊情况,如道德水平、人的政治素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时间的快慢、程度的深浅等等,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而唯有用外延无法确定、内涵无指定、表义有弹性的模糊语言,才可以把它表达得科学而准确。例如,在讲解形势经常用“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布置工作经常用“未来一个时期内”“下世纪中叶”等模糊语言来界定时段;用“各级党组织”来概括成千上万的党组织,等等。合适地使用模糊语言,促进表达的高度概括,简明扼要,周密严谨,机动灵活。 语言的模糊性同语言的含混不清不是一回事,可以精确、一定要精确的.就应该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例如开会时间、地址位置、对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指标,涉及原则性的表态等,就应该详细明确,直接了当。
(三)要避“虚”就“实”,一定不要滥用文学语言
在公文写作中,语言、事例一定要实在,千万不要虚浮。公文语言的真实性关系到信息的有效传达。可是目前有不少人在拟写公文的途中就没有做到实在,使用的语言虚浮无实。如写某石油公司的一位领导同志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实质上时,这样写到:“渤海湾的每座钻井台上都留记着他的脚印,他的胸中装着整个波涛奔腾的渤海湾。”又如写某一位人物的高尚品格时说:“他的风格之高高过于喜马拉雅山,他的精神之美,美过富春江。”还有一篇反映公路上出现重要交通事故的简报,在谈到事故出现当时的情形时写到,“大客车翻下公路边的大沟内,如坠万丈深渊......车内乘客鬼哭狼嚎哭作一团。”这些都是因为把文学用语引进公文中来,故使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显得有部分虚华欠实,读后免不了给人一种虚夸的感觉。
(四)不要“学生腔”
因为过多的渲染和没有必要要的抒情,致使公文失去了朴实、庄重。大多数情况下称这样的病态为“学生腔”。如某工厂全年总结的开头时,这样写到:“滴答、滴答!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年时间在转瞬间消失了。这一年中,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的详细指导下......我厂面向辽阔奔腾的大渤海,背靠日夜火车如梭的京山铁路大动脉,紧把着首都、天津的大门口......”这是典型的“学生腔”。充满文学味道,用语又欠朴实。按拟稿者的本意,也许是想使公文语言华丽多姿、词汇丰富一部分,或者偏爱“文学韵味”,而这恰恰违背了公文写作注重实用的原则。语言要实实在在,任何一点浮华之词都需要力求不要的。
公文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纽带。这里说的纽带,就是指的沟通、联结、维系作用。从纵的方面讲,它沟通、联结、维系着各级政府、机关、单位甚至个人的公务活动;从横的方面讲,它维系着平行单位当中的公务活动。假设把整个国家比作一部机器,既然如此那,公文就是这部机器上的螺丝钉。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和公务员行为的持续性规范,公文写作规范化越来越为各机关、单位所重视。“规范化”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墩而就,在“化”的途中难免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针对现目前行政公文写作中产生的常见错误,提出意见,以期逐步递次推动行政公文写作规范化。
以上就是本文公文写作中常见的对策建议有哪些提出的对策,公文写作中常见的对策建议有哪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gongwuyuan/202306191628378.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公考资讯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guokao/gongkaozixun/)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公文写作中常见的对策建议有哪些提出的对策,公文写作中常见的对策建议有哪和公考资讯的相关信息。
公文写作中常见的对策建议有什么?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大多数情况下有什么? 一、文章主体写作中常见的用语不规范问题 (一)行文欠庄重严肃 公文属于应用类文体,主要用于反映客观情况和处理事情,主要靠逻辑的说服力,较...
2023-06-19
银行通用业务岗是做什么的? 银行通用类岗位一般涵盖客户经理、信息科技、国际业务、法律事务、综合业务等岗位。入行后大多数情况下先具体安排到基层的营业网点或者到集约化中心来进行培养锻炼,为期很多于一年,后面会...
2023-06-19
小编培训机构怎么样? 据我了解的小编情况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小编是上市公司,公司规模相对较大。肯定要比小公司让人放心,至少不需要担心是骗子公司,培训费也有保证。 2.合作企业多,中国人讲究门当户对,大企业合作企...
2023-06-19
公务员省考面试多少分才可能被录取? 公务员省考面试85分以上才可能被录取。 因为现在公务员国考和公务员省考的竞争力越来越大,目前差不多可以上岸的面试成绩都在85分以上。 公务员省考的面试成绩在80分到90分当中算是比...
2023-06-19
全国政协委员是属于公务员么? 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二十条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非常行政区同胞、澳门...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