徏不是多音字
陟: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阜,从步。左边是山坡,右边是两只向上的脚,表示由低处向高处走。本义:由低处向高处走;升;登高)
(2) 同本义,与“降”相对
陟,登也。-《说文》
陟,陞也。-《尔雅》
陟降庭止。-《诗·周颂·闵予小子》
汝陟帝位。-《虞书》
省幽明以黜陟。-张衡《东京赋》
是。
徏:古同“陟”
陟[ zhì ]
登高;上升~彼高岗。
〈动〉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阜,从步。左边是山坡,右边是两只向上的脚,表示由低处向高处走。本义:由低处向高处走;升;登高)
2.同本义,与“降”相对
陟,登也。-《说文》
3.登程,上路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书·太甲下》
又如:陟遐(远行);陟卓(远行);陟涉(跋涉)
4.晋升
陟罚臧否,不要异同。(臧,善。否,恶。臧否,奖善惩恶。臧、否,这里都是动词。)-诸葛亮《出师表》
5.升遐,升天
惟新陟王,毕协赏罚。-《书·康王之诰》
[zhì]徏,汉字,拼音为zhì,意思古同“陟”。又义为移动、迁徏,王子居注徏义为迁改、变易、修改。
中文名徏
拼音zhì
部首彳
五笔THIT(86)、THHT(98)
仓颉HOYLH
徏,读音为“zhì”,不是多音字,不少人会把它认成迁徙的徙,但是,它们不是同一个字。
徙 部首:彳笔划:11潮州发音:文读音:sua2sound普通话: xǐ广韵拟音:心母 三等 开口 支A韵 上声 斯氏切 si2sound
徙:xǐ简体部首:彳解释:
1.迁移:~居(搬家)。迁~。流~。
2.古代称流放的刑罚:~边(流放有罪的人到边远地区)。
xǐ bù
● 徙
xǐ ㄒㄧˇ
1. 迁移:~居(搬家)。迁~。流~。
2. 古代称流放的刑罚:~边(流放有罪的人到边远地区)。
具体剖析解读
具体字义
◎ 徙 xǐ
〈动〉
(1) (形声。从辵( chuò),止声。本义:迁移)
(2) 同本义 (平行亦或是上而下的移动)[mov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徙,迻也。-《说文》
徙,移也。-《广雅》
若徙于他。-《周礼·比长》。注:“谓出居异乡也。”
死徙无出乡。-《孟子》注:“谓爰土易居平肥硗也。”
百里徙。-《荀子·成相》。注:“迁也。”
徙武北海。-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号呼而转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非死则徙。雾徙于后。-《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徙倚(徘徊;留连);徙贯(迁地居住,更改替换籍贯);迁徙(迁移);徙居(徙次,即迁居,徙家,徙道。迁居)
(4) 改变,变化 [change]
具生器以适墓,象徙道也。-《荀子·礼论》。注:“迁改也。”
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从而为治,岂不难哉?-《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徙意(改变意念);徙义(见义即改变意念而从之)
(6) 贬谪 [exile]
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徙之 汶山。-《三国演义》
(7) 又如:徙放(流放);徙逐(放逐);徙废(贬谪废弃);徙锢(贬谪禁锢);徙边(将犯人流放边境服劳役)
(8) 搬走,搬开 [remove]
徙其大舟。-《国语·吴语》。注:“取也。”
叔孙已死, 竖牛因不发丧也,徙其府库重宝空之而奔 齐。-《韩非子·内储说上》
(9) 又如:徙薪(见“徙薪曲突”。引申为代国家灭除灾祸,战功颇丰)
(10) 调职 [be transferred to another post]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xǐ bù
“徙”的基本含义为迁移,如徙居、迁徙;引申含义为古代称流放的刑罚,如徙边。
在平日使用中,“徙”也常做动词,表示改变,变化,如徙意、徙义。
“步”的基本含义为行走,如步兵;引申含义为徒步;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如步韵、步其后尘。
在现代汉语中,“步”还有推测预计的含义,如步天。
拼音 tú bù
步的读音: bù
二、组词:谢步、步履、步弓、赶步、奥步、村步、放步、破步、规步、咫步。
三、基本字义:
1、行走:步兵。步行。徒步。信步。闲步。
2、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步韵。
3、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步伐。步测。
4、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步骤。初步。
5、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徙步:拼音 xǐ bù
我感觉你好像是写错了,肯定是:徒步
徒步的拼音是[ tú bù ]
野望文字注音修正版:(容易出错读音有四个,参见红体字注释)
dōng gāo bó mù wàng ,xǐ yǐ yù hé yī 。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shù shù jiē qiū sè ,shān shān wéi luò huī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mù rén qū dú fǎn ,liè mǎ dài qín guī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xiāng gù wú xiāng shí ,cháng gē huái cǎi wēi 。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全文翻译: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了解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很多猎物回归家园。
各位考生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变动,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可以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故此,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徏”的读音为:zhì。
释义为:古同“陟”。又义为移动、迁徏,如《论语》: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可以徙,不善不可以改是吾忧也。”王子居注徏义为迁改、变易、修改。
“徏”的部首:彳 部外笔画:7,总笔画:10。
笔画:撇、撇、竖、竖、横、竖、横、竖、撇、撇。
词语:
徏抾:zhì qū
徏嶳:zhì dì
徏杮:zhì bèi
;“徏”的读音为:zhì。;释义为:古同“陟”。又义为移动、迁徏,如《论语》: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可以徙,不善不可以改是吾忧也。”
王子居注徏义为迁改、变易、修改。
yě wàng wáng jì《野 望》
王 绩(唐)dōng gāo bó mù wàng东 皋 薄 暮 望,xǐ yǐ yù hé yī徙倚 欲 何 依。shù shù jiē qiū sè树 树 皆 秋色,shān shān wéi luò huī山 山 唯 落晖。mù rén qū dú fǎn牧 人 驱 犊 返,liè mǎ dài qín guī猎马 带 禽 归。xiāng gù wú xiāng shí相 顾 无 相 识,cháng gē huái cǎi wēi长 歌 怀 采 薇。
徏是多音字吗? 徏不是多音字 陟: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阜,从步。左边是山坡,右边是两只向上的脚,表示由低处向高处走。本义:由低处向高处走;升;登高) (2) 同本义,与“降”相对 陟,登也。-《说文》 陟,陞...
2022-11-28
合同价款怎么写? 合同上的金额一般写阿拉伯数字加中文大写数字,因为阿拉伯数字简洁但容易被恶意修改,因为这个原因要加上中文大写数字一并注明,防止合同金额被恶意修改而出现争议。 合同只要签字或者盖章即成立,金...
2022-11-27
体温计度数怎么写? 体温登记表按实质上检测结果填度数,健康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当体温超越正常体温的高限度时称为发热,就是平常大家所说的发烧。传统观念觉得正常体温为37℃,但因为测试部位、时间、季节及个体...
2022-11-27
掺和的读音是he还是huo? 掺和是一个汉语双音节词汇,它的读音分别是chan(一声),huo(轻声)。在这个词当中,和这个字应该读作huo,并且是轻声,没有音调。这个词的整体意思是夹杂,裹挟,包含着,或表示横插一脚的意思。这当...
2022-11-27
歘与欻的区别? 欻和歘的区别是读音和意思都不一样 欻,拼音为xu chua,声调都是一声。读xu时,形容短促快速划过的摩擦声音,延伸为迅速的意思。同 “歘(xu)”,火光一现的样子。读chua时,欻拉,拟声,形容菜放到滚油锅里...
202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