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作~(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 3. 姓。
具体释义
〈名〉
(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高的道德标准
仁,亲也。-《说文》
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春初·元命苞》
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
仁者,谓这当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礼记·丧服四制》
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诗·郑风·叔于田》
又如:仁人(有仁德的人);仁术(施行仁道、仁政的方式);仁宇(在仁德的覆蔽之下);仁瑞(仁德的瑞兆);仁朴(仁爱朴实);仁笃(仁爱笃厚);仁诲(仁爱的教诲);仁鄙(仁爱与鄙薄)
有德者的说法
旧指有仁德的人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仁人网(传说商汤曾让猎人网开三面。指给予一条生路);仁者(有德行的人);仁里(仁者住地);仁士(仁人。有德行的人)
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养之,长之,假之,仁也。-《礼记》
完美的道德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仁政
以德行仁者王。-《孟子》
恩惠
则民与子仁。-《论语》。皇疏:“恩也。”
厚泽深仁,遂有天下。-鲁迅《伪自由书》
同情,怜悯
呼而怨,想法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柳宗元《天说》
种子外皮内的部分-常指可以食用的种子和坚果、核果及类似果实的内果皮里边的部分。字本作“人”,明代后改作“仁”。如:核桃仁
类似果仁的东西。如:瓜子仁
人
仁者,人也。-《礼记·中庸》。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
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
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论语·雍也》
古县名
又并蒲、衍、首、垣,以临仁、平丘。-《史记·春申君列传》
水名
乌江,府东七十里;源出水西蛮界,绕府南与湘、洪、仁三江合。-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通“仞”
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台(始)于足下。-《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
姓
〈形〉
有感觉能力-与“不”连用,作否定式。如:两手不仁;皮肤不仁
温润
汉水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淮南子》
敬辞。旧经常用于书信中。如:仁台;仁兄
〈动〉
亲爱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有仁民爱物之意。-王安石《上时政书》
同情;怜悯
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韩愈《后十九日复上书》
思念
郊社之义,故此,仁鬼神也;…食飨之礼,故此,仁宾客也。-《礼记·仲尼燕居》
仁说文解字:注亲也。见部曰:亲者,密至也。从人二。㑹意。
中庸曰:仁者,人也。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
仁也者,人也。谓能行仁恩者人也。
又曰:仁,人心也。谓仁乃是人之故此,爲心也。与中庸语意皆不一样。如邻切。十二部。
这里说的平舌音是指舌头平伸,抵住或接近上齿被发出的。而翘舌音是指舌尖翘起,接触或接近前硬颚发出的。平舌音有z、c、s,翘舌音有zh、ch、sh、r。各位考生在平常可以多练一部分平翘舌音的绕口令来进行一下练习。
例如说,山前有44棵死涩柿子树,山后有44只石狮子。
山前的44棵死涩柿子树涩死了山后的44石狮子。山后的44只石狮子咬死了山前的44死涩柿子树,各位考生可以通过练习这样一个平翘舌音的绕口令来达到一个区分。
仁ren翘音,普通话中舌尖前音(又叫平舌音)z、c、s和舌尖后音(又叫翘舌音)zh、daoch、sh这两类声母的发音部位一前内一后,完全对立容,不少人会把舌尖后音读成舌尖前音。 若想改变这样的情况,第一要熟练掌握并熟悉这两类声母的发音特点及规律,其次要能准确区分含有两类声母的不一样的字词。
仁的拼音是ren二声,r属于翘舌音。翘舌音有四个,分别是:zh、ch、sh、r。
“翘舌音”又名“卷舌音”,即“舌尖后音”是由舌尖向上翘起和硬腭前部相接触,使气流受阻而构成的一种辅音。”翘舌音有四个,分别是:zh、ch、sh、r。r:舌尖后、浊、擦音。它的发音的情况和sh是相近的,只是摩擦相比较sh弱,同时声带颤动,气流带音。
仁字是翘舌音,ren第二声,仁义,仁慈
仁的拼音是:rén是翘舌音。
今义
仁
rén ㄖㄣˊ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1)仁爱与正义;(2)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作~(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果核的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
姓。
古义
仁 具体解释
◎ 仁 rén
〈名〉
(1) (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高的道德标准 [benevolence]
仁,亲也。-《说文》
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春初·元命苞》
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
仁者,谓这当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礼记·丧服四制》
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诗·郑风·叔于田》
又如:仁人(有仁德的人);仁术(施行仁道、仁政的方式);仁宇(在仁德的覆蔽之下);仁瑞(仁德的瑞兆);仁朴(仁爱朴实);仁笃(仁爱笃厚);仁诲(仁爱的教诲);仁鄙(仁爱与鄙薄)
(3) 有德者的说法 [the benevolent]
(4) 旧指有仁德的人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仁人网(传说商汤曾让猎人网开三面。指给予一条生路);仁者(有德行的人);仁里(仁者住地);仁士(仁人。有德行的人)
(5) 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养之,长之,假之,仁也。-《礼记》
(6) 完美的道德 [perfect virtue]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7) 仁政 [benevolent government]
以德行仁者王。-《孟子》
(8) 恩惠 [kindness]
则民与子仁。-《论语》。皇疏:「恩也。」
厚泽深仁,遂有天下。-鲁迅《伪自由书》
(9) 同情, 怜悯 [pity]
呼而怨,想法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柳宗元《天说》
(10) 种子外皮内的部分-常指可以食用的种子和坚果、核果及类似果实的内果皮里边的部分。字本作「人」,明代后改作「仁」 [kernel]。如:核桃仁
(11) 类似果仁的东西 [something resembling a kernel of fruit]。如:瓜子仁
(12) 人 [man(pl.men)]
仁者,人也。-《礼记·中庸》。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
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
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论语·雍也》
(13) 古县名 [Ren]
又并蒲、 衍、 首、 垣,以临 仁、 平丘。-《史记·春申君列传》
(14) 水名 [Ren River]
乌江,府东七十里;源出水西蛮界,绕府南与 湘、 洪、 仁三江合。-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15) 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通「仞」 [ren]
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台(始)于足下。-《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
(16) 姓
词性变化
◎ 仁 rén
〈形〉
(1) 有感觉能力-与「不」连用,作否定式 [sensitive]。如:两手不仁;皮肤不仁
(2) 温润 [warm and rich]
汉水重安而宜竹, 江水肥仁而宜稻。-《淮南子》
(3) 敬辞。旧经常用于书信中 [Kind; My good;My dear] 。如:仁台;仁兄
◎ 仁 rén
〈动〉
(1) 亲爱 [love]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陛下] 有仁民爱物之意。-王安石《上时政书》
(2) 同情;怜悯 [sympathize]
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韩愈《后十九日复上书》
(3) 思念 [miss]
郊社之义,故此,仁鬼神也;…食飨之礼,故此,仁宾客也。-《礼记·仲尼燕居》
仁 rén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当中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今义:仁爱,有爱心。
仁字加一横写作仨,读sā是三个的意思。大多数情况下组词仨人,哥仨,仨苹果等。可以造句:今天饭店来了仨人,点了一大桌子菜,后浪费了不少。
还可以造句:马上过年了,你们哥仨今天都得忙起来,别在床上睡懒觉了。还可以造句:小明一天吃了仨苹果,结果苹果吃太多,肚子疼了。
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个短语的拼音为qiao第三声、yan第二声、ling第四声、se第四声xian第三声、yi第三声、ren第二声。意思为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样的人的仁心很少了。鲜是一个多音字,这可读作xian第一声,如鲜艳。
qiao yan ling se xian yi ren。它是一个汉语短语,意思是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样的人的仁心很少了。它的近义词是巧舌如簧。
巧言令色_成语解释 【拼音】:qiǎo yán lìng sè 【释义】: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洪:hong,读音是二声;仁:ren,读音是二声;玕:gan,读音是平声
hongrengan
玕[ gān ]
基本解释
见〖琅玕〗。
具体解释
1.-“琅玕”(lánggān):像珠子一样的美石
玕,琅玕也。从玉,干声。-《说文》
琅玕
[ láng gān ]
古书上指美石,也指珠树。玕(gān)。
具体解释
1.亦作“瑯玕”。似珠玉的美石。
《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孔 传:“琅玕,石而似玉。” 孔颖达 疏:“琅玕,石而似珠者。”2.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实际上似珠。
《山海经·海内西经》:“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郭璞 注:“琅玕子似珠。”
3.指仙树之实。4.比喻宝贵、美好之物。比喻佳肴。
读dú度dù人rén经jīng寄jì郑zhèng仁rén表biǎo
身shēn虽suī一yī旦dàn尘chén中zhōng老lǎo,名míng拟nǐ三sān清qīng会huì里lǐ题tí。
二èr午wǔ九jiǔ斋zhāi馀yú日rì在zài,请qǐng君jūn相xiāng伴bàn醉zuì如rú泥ní。
仁字的含义?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
2023-02-11
省的读音是什么? “省”字有两个读音:[ shěng ][ xǐng ];基本释义:;[ shěng ]; 1.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是地方大的一级行政区域,直属中央。省下设若干市、县。; 2.指省会:进~开会。; 3.减免;节约。与“费”相对:~...
2023-02-10
很减去偏旁等于什么字? 很去除偏旁念“艮”字。 拼音:gèn,gěn 注音:ㄍㄣˋ 部首: 艮 笔画: 6 笔顺: 横折、横、横、竖提、撇、捺 结构: 单一结构 繁简: 艮 五行: 土 五笔: VEI 四角: 77732 仓颉: AV 姓名学: 多用男性...
2023-02-10
惠,作姓氏时,究竟读什么? “惠”作姓氏时读huì。 惠 huì 释义 1、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恩惠:小恩小~。施~于人。受~无穷。 2、给人好处:平等互~。 3、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临。~顾。~存。 4、又同“慧”...
2023-02-10
篆书的笔顺? 篆的笔顺是撇、横、点、撇、横、点、撇折、横撇/横钩、横、撇、弯钩、撇、撇、撇、捺、 书的笔顺是横折、横折钩、竖、点 篆[zhuàn]汉字 篆(读作zhuàn)是汉字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始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文字...
202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