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dùn
部首目
结构左上包围
笔画9
繁体盾
释义
1.盾牌。古代一种防护武器,用来遮挡敌方刀箭。2.比喻支持和援助的力量。3.像盾牌形状的东西。4.越南等国的本位货币。
盾的中文解释盾dùn部首笔画部首:目 部外笔画:4 总笔画:9五笔86:RFHD 五笔98:RFHD 仓颉:HJBU笔顺编号:331225111 四角号码:7226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6FE基本字义1.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牌(亦喻推托的借口)。
后~。
2. 盾形的东西(多指硬币上的纹章):金~。
银~。
具体字义〈名〉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象盾形,下面是“目”,表示以盾蔽目(身体)。
本义:盾牌)2. 同本义 [shield]掌五兵五盾。
-《周礼·司兵》。
注:“干橹之属。
司戈盾、及舍设藩盾。”
3. 又如:盾威(指军心士气);盾矛(矛盾);盾橹(古代防护兵器);盾鼻(盾牌的把手);盾墨(盾鼻上磨墨)4. 盾形的物品 [shield-shaped thing]。如:银盾;金盾经常会用到词组1. 盾牌 dùnpái[shield;(tig)pretext;excuse] 戴在手臂上或用柄握在手中的一块宽的护甲(如用金属、木头或皮革做的),过去大多数情况下在战场上或单人格斗中用以护身(如防矛、箭或剑刺)。比喻推托的借口
盾字的部首:目。盾字的成语:矛盾相向,磨盾之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自相矛盾。盾字开头的词语,例如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矢石攻击的武器盾构机、盾牌等。带盾字的词语:绿盾、矛盾律、潜盾机、银盾等,还有盾威(指军心士气);盾矛(矛盾);盾橹(古代防护兵器);盾鼻(盾牌的把手);盾墨(盾鼻上磨墨)。
一、盾的部首: 目。二、盾的拼音: dùn 。三、盾的释义:1、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2、盾形的东西(多指硬币上的纹章)。四、盾的组词:1、矛盾[máo dùn] 矛和盾,比喻言行自相抵触。
2、孑盾[jié dùn] 兵车上用的小盾。
3、乖盾[guāi dùn] 错乱矛盾。
4、盾数[dùn shù] 成绩。
5、盾威[dùn wēi] 指军队的兵力和士气。
部首偏旁:目,组词造句:矛盾(2) 他俩虽然闹矛盾,但还没有到关系破裂的程度。
(4) 因为这点小矛盾就使我们的友谊破裂了,这太不应该了。
盾(拼音:dùn),会意兼形声字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早出现在甲骨文。本义是防御性兵器盾牌,引申作后盾,比喻支持和援助的力量。
读音:[dù 知n] 部首:目 基本释义 具体释义 1.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牌(亦喻推托的借口)。
后~。
2.盾形 道的东西(多指硬币上的纹章): 专金~。
银~。
有关组词 后盾 矛盾 盾牌 孑盾 句盾 属 乖盾 盾橹 潜盾 磨盾 盾鼻藩盾 甲盾 兽盾 盾墨
盾 dùn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盾牌(亦喻推托的借口)。
后盾。盾形的东西(多指硬币上的纹章):金盾。银盾。盾的形近字:质 遁 昏 循 厝。
盾dùn
后盾 矛盾 盾牌 钩盾 邦盾 盾数。
1、盾牌,古 代打仗时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等的牌形武器。
2、金盾:盾形的东西。
3、盾:货币名。苏里南 、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本位货币。
4、盾牌:名词,古代作战时防卫的兵器。《鸿门宴》:“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冯婉贞》:“操刀挟盾,猱进鸷击。”
一、遁dùn
遁辞 遁词 逃遁 遁迹 遁世 逆遁 遁天 遁居 遁守。
1、逃跑;逃离。《黔之驴》:“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冯婉贞》:“敌弃炮仓皇~。”
2、隐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尺寸千里,攒蹙积累,莫得~隐。”遁,逃。两字都指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脂悄悄地溜走,不了解去向。
遁迹:避世隐居。
遁天:违背自然规律。
遁巡:欲行又止,迟缓不决的样子。
二、质zhì
实质 质量 物质 本质 质朴 保质 变质。
1、人质;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兵乃出。”
2、作人质;作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为长安君约车百乘,~于齐。”
3、质地;底子。《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而白章。”
4、质朴;朴实。《论语?雍也》:“~胜文则野,文胜~则史。”
5、资质;禀性。《送东阳马生序》:“非天~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6、刑具;刀斧底下的垫座。又写作“锧”。《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斧~请罪。”
7、通“贽”。初见上一面时送的礼物。《屈原列传》:“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事楚。”
8、箭靶。《荀子?劝学》:“是故~的张而弓矢至焉。”
9、对质。《礼记?曲礼》:“虽~君以前,臣不讳也。”
10、质询。《送东阳马生序》:“余侍立左右,援疑~理,俯身倾耳以请。”
11、正。《后序》:“~明避哨竹林中。”
12、盟约。《左传?哀公二十年》:“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
质要:古代买卖货物的券契。
三、昏hūn
黄昏 昏暗 头昏 昏迷 昏眩 昏厥 昏君。
1、黄昏;傍晚。《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害~晓。”
2、黑暗;昏暗。《项脊轩志》:“又北向,不可以得日,日过午已~。”
3、糊涂;迷乱。《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未尝也以~气出之,惧其味没而杂也。”《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可以至也。”
4、愚钝。《为学》:“吾资之~不逮人也。”
5、失去知觉;昏迷。《范进中举》:“却也打晕了,~倒于地。”视觉模糊。《新唐书?魏征传》:“臣眊~,不可以见。”
6、通“婚”,结婚。《诗经?谷风》:“宴尔新~,如兄如弟。”
四、厝cuò
安厝 浮厝 容厝 厝火 厝身 古厝。
1、放置;具体安排。贾谊《治安策》:“抱火~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积薪:柴堆。)个意义又写作“措”。
2、葬。潘岳《寡妇赋》:“将迁神而安~。”(神:指灵柩。)指棺材浅埋等着改葬。归有光《与沈养吾书》:“山妻在殡,便欲权~。”(山妻:指自己的妻子是一种客套话。殡:停棺待葬。权:暂且。)
3、通“错”。交错;交叉。《汉书?地理志》:“五方杂~,风俗不纯。”
4、磨刀石。
厝火积薪:言置火于积薪之下,比喻隐伏着危机。刘若愚《酌中志?忧危竑议后纪》:“今之势,正贾生这里说的~之时也。”
五、循xún
循环 遵守 依循 循序 循例 因循 奉循。
1、顺着。《察今》:“荆人弗知,~表而夜涉。”
2、遵守;依照。《孔雀东南飞》:“奉事~公姥,进止敢自专。”
循分:安守本分。
盾行不作词语,故分开解释。
盾的释义:
[拼音][dùn]
1.盾牌,古 代打仗时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等的牌形武器。
2.盾形的东西。
3.货币名。苏里南 、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本位货币。
「行」
拼音:xíng
1.走。【组词】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
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早时间是在足下。
3.指旅行或跟旅行相关的。【组词】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
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
5.流通;推行。【组词】行销。发行。风行。
6.做;办。【组词】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单方便易行。行之有效。
7.表示进行某一个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组词】另外单独公告。即行查复。
8.(旧读xìng)行为。【组词】品行。言行。罪行。兽行。
9.可以:行,大家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
10.姓。
盾字的读音? - 拼音 dùn 部首目 结构左上包围 笔画9 繁体盾 释义 1.盾牌。古代一种防护武器,用来遮挡敌方刀箭。2.比喻支持和援助的力量。3.像盾牌形状的东西。4.越南等国的本位货币。 盾的音什么拼? 盾的中文解释盾dùn部首...
2023-03-13
“藏”和“版”的笔顺是什么样的? 横1、竖2、撇3、点4、横折5 藏 cángㄘㄤˊ ◎ 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 ◎ 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笔画数:17,部首:艹,笔顺编号:12213...
2023-03-13
五的英文怎么念? “5”的英文:five 读音:英 [faɪv] 美 [faɪv] 词汇搭配: 1、five senses五官感觉 2、Group of Five五国集团 3、five point五分 4、Five Points 五点 有关例句: 1、We work from nine to five. 我们从九点工作到五点。 2、They ran this s...
2023-03-13
丢的笔顺怎么写? 丢的笔顺: 汉字丢 读音diū部首丿笔画数6笔画名称撇、横、竖、横、撇折、点 释义: 1.失去,遗落:~失。~人。~盔卸甲。2.放下,抛开:~弃。~卒保车(jū)。 丢弃的丢字怎么写? 丢,上下结构,组词...
2023-03-13
铝的读音是什么? 一、铝的读音是lǚ。 二、分析 部首钅 笔画11 笔顺撇、横、横、横、竖提、竖、横折、横、竖、横折、横 结构左右结构 繁简鋁 详细解释 铝lǚ (名)金属元素符号Al;原子序数为13。铝的用途很广;纯铝可制电线...
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