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啼叫
【拼音】:tí jiào
【注音】:ㄊㄧˊ ㄐㄧㄠˋ
基本解释
◎ 啼叫 tíjiào
[weep aloud;cry;wail] 啼哭;鸟兽叫
具体解释
鸣叫。 唐 唐彦谦 《柳》诗:“游客寂寥缄远恨,暮莺啼叫惜芳时。”
啼的近音字蹄
蹄tí
具体释义
〈名〉
(形声。从足,ń声。本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基本上都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同本义
马候蹄。-《谷梁传·昭公八年》。释文:“蹄,马足也。”
马蹄可以践霜雪。-《庄子·马蹄》
驴不胜怒蹄之。(蹄,用如动词:踢。)-唐·柳宗元《三戒》
啼读音tí,啼叫。啼形近字是蹄,tí,马蹄。
没有反义词。
鸣啼:就是用来形容悦耳动听的叫声,多指鸟叫声。
鸣读míng,早出现在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鸣”的基本含义为鸟兽或昆虫叫,如鸣啭、鸣唱;引申含义为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如鸣响、鸣奏;在平日使用中,“鸣”也常做动词,如鸣石、鸣玉。
啼读tí,早出现在秦代小篆,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啼”的基本含义为哭,出声地哭,如啼哭、啼泣;引申含义为鸟兽叫,如啼鸣、啼叫;在古代汉语中,“啼”也用作名词,表示眼泪,如啼妆、啼眼。
T
啼的拼音为[tí]。
1.
释义:(1)出声地哭:悲啼。(2)(某些鸟兽)叫:鸡啼、月落乌啼、两岸猿声啼不住。
2.
组词:
(1)哭哭啼啼[kū kū-tí tí]解释:没完没了地哭。
(2)啼哭[tí kū]解释:出声地哭。
(3)啼笑皆非[tí xiào jiē fēi]典故: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了解如何才好。形容处境尴尬或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
(4)儿啼 [ ér tí ]小孩啼哭。
(5)莺啼 [ yīng tí ]莺鸣。
啼音节是ti二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啼音节是;tí 读第二声
意思:
1、啼哭:~笑皆非。哭哭~~。
2、(某些鸟兽)叫:鸡~。月落乌~。虎啸猿~。
3、姓。读音: tí 笔划:引用:唐代·李白《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扩展资料组词:啼哭、 啼鸣、 泣啼、 儿啼、 啼妆 、啼号、 啼唤 、衔啼、 蝉啼 、莺啼、啼咽、 鸡啼 、啼啭 、啼声。1、啼哭[tí kū] 出声地哭:大声~。2、啼鸣[tí míng] 鸣叫。3、儿啼[ér tí] 小孩啼哭。
4、啼号[tí háo] 哭叫。6、蝉啼[chán tí] 蝉的哀鸣声。7、啼啭[tí zhuàn] 婉转地、十分动听地鸣叫。
1,啼的意思是:
tí ㄊㄧˊ
(1)哭,出声地哭
~哭。~泣。悲~。~笑皆非。
(2)鸟兽叫
~鸣。~叫。虎啸猿~。
2,晓的意思是:
xiǎo
(1)天刚亮时
~行夜宿|雄鸡报~|拂~。
(2)明白;清楚
家喻户~|知~|通~|~得。
(3)使人清楚;告诉
~以利害。
提示右上不要错写成“戈”。
啼晓是早上起来鸣叫的意思
【名称】:啼叫【拼音】:tí jiào【注音】:ㄊㄧˊ ㄐㄧㄠˋ基本解释 ◎ 啼叫 tíjiào[weep aloud;cry;wail] 啼哭;鸟兽叫具体解释 鸣叫。 唐 唐彦谦 《柳》诗:“游客寂寥缄远恨,暮莺啼叫惜芳时。”
啼叫是什么意思呢? 【名称】:啼叫 【拼音】:tí jiào 【注音】:ㄊㄧˊ ㄐㄧㄠˋ 基本解释 ◎ 啼叫 tíjiào [weep aloud;cry;wail] 啼哭;鸟兽叫 具体解释 鸣叫。 唐 唐彦谦 《柳》诗:“游客寂寥缄远恨,暮莺啼叫惜芳时。” 啼的...
2023-03-26
萸读什么? “萸”,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yú,早出现在《说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萸”的基本含义为茱萸。 “萸”,初见于《说文》时代,形声字。艹表意,篆书形体像草,表示茱萸是植物;臾表声...
2023-03-26
项目成就怎么写? 项目成果应该这样写 (1)技术成果:该项目成功后将开发新产品3项,迅速法生产***的新工艺1项,形成***的中试生产线1条,修订技术标准3项; (2)知识产权成果:就项目有关的技术及工艺申请专利5项,涵盖发...
2023-03-26
絮怎么拼读? 絮:读作xù。 相关词语: 絮语 [ xù yǔ ]1.絮絮叨叨地说。 2.絮叨,。 柳絮才高 [ liǔ xù cái gāo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可以。多指女子。 飞絮 [ fēi xù ]飘飞的像棉絮大多数情况下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风絮 [ fēng...
2023-03-26
来的读音? 读音是lái。 组词是来往。 造句 来往穿梭忙碌的身影,乡村的田地里,农民们播撒着期望的种子。 样式繁多的车辆,这穿梭来往真的是十分的繁华热闹。 lái第二声, 来字早出现在商朝甲骨文,形声字。像麦子长有...
2023-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