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峙走向缓和》答辩问题及解析
一、试从军事方面分析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在与苏争霸中采取守势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战后美国长期采取的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60年代开始的长达十几年的侵越战争使其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国力。
2.苏联在这一阶段则借助有力的国际形势提高综合国力,并在战略武器方面与美国相持。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方面采取了守势。
二、简述在美苏争霸的不同阶段,美国和苏联对中国采取的政策,并分析它们采取这些政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美国孤立、反对中国,原因在于敌视社会主义,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苏联和中国关系恶化,原因在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
2.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美中关系正常化,原因在于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苏联则对中国采取军事威胁,酿成边境冲突,原因在于苏联采取对外扩张的政策。
3.80年代:美国和中国关系时好时坏,原因在于仍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政策;苏联则同中国改善关系,原因在于采取了全面收缩的政策。
三、美苏争霸带来的教训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是损人又害己。
3.国际地位由综合国力决定,要努力发展社会经济。
4.综合国力主要取决于科技水平,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走科教兴国道路。
5.必须承认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选择。
四、本课中采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这些教学方法有着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史料教学法、情境实践教学法。
谈话法贯穿于整课的始终,通过和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合理设置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入到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在美苏关系缓和的背景及苏联的“缓和”战略处采取了史料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史料教学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在尼克松政策的调整及苏联采取的进攻战略处采用了情境实践教学法,有助于拉近学生跟历史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
五、说一说本课的重难点?为何这样设置?
【参考答案】
本课的重点为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的原因。由于该部分知识在这一子目中所占篇幅较大,且教材中采用了图片进行辅助,且学生对于大国关系变化的原因认识较少,故将此部分知识作为本课的重点。
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由于该部分知识涉及史实内容较多,学生知识储备有限,学生不易理解,故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故将表现作为本课的难点。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