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革期间我国严峻的经济形势;归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
【过程与方法】
通过通过小组讨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概括总结、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国民经济严重破坏的原因和表现。
【难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设问:穿越时空的估计是每个人的梦想,假如现在让大家穿越时光隧道,回到我国六七十年代,你会看到什么?(文革期间政治混乱、思想文化界沉闷)
教师设问:文革期间的经济又如何?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原因
1.背景
教师展示有关“文化大革命”的部分图片,引导回顾旧知:“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带来了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而这一错误被江青一伙人所利用,使“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文革爆发后,大批革命人士被迫害,民主法治建设被中断,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建设遭遇严重劫难。
过渡:由此可见,“文化大革命”是建国以来我们党严重的错误。现在我们一起看看当时的经济建设遭到了什么危害?
(二)表现
教师在多媒体展示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竖状图,并提问:这段时期的经济状况如何?
学生回答:给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危害,工农业总产值快速下降,国家财政总收入在两年内下降到361.3亿元。由此可见,国民经济总体呈下降趋势,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下降。
教师补充讲解:我国在文革十年期间,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更大了。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并在多媒体上呈现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的表格数据,引导设问:面对经济下滑,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周恩来病逝,在毛泽东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不久之后,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刚稳定的形势又陷入混乱。
过渡:其实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文革结束,我国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不少成功,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那我们应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呢?
(三)经验教训
教师在多媒体展示相关史料,并安排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讨论。
小组代表回答:要充分认识国情;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要急于求成;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要抓住国际机会。
教师补充强调:正是吸取了建国以来二十多年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于1978年底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