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能说明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过程与方法】
读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难点】
西北地区干旱的成因、干旱与荒漠化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教师展示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并通过资料展示世界及我国荒漠化现状及问题。提出问题: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是如何形成的?面对日益严峻的荒漠化问题,我们应做何应对?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荒漠化的概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提取出什么是荒漠化。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了解荒漠化的概念。
【教师总结】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西北地区的位置及地形
【展示图片】“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读图,并引导其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概括其地形特点。
【学生活动】
(1)位置:非季风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2)地形特点:东部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
(三)干旱的自然特征
1.干旱的成因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图”。
【问题】
(1)西北地区的降水和景观从东到西有什么变化?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1)降水:从400毫米降到50毫米以下;景观: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干旱的气候条件形成以荒漠为主的景观。
【教师总结】
【学生活动】思考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总结】荒漠化的形成不是单一要素影响的结果,是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中,水分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教师讲解】气候异常可以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特别是在持续少雨的年份,能加剧荒漠化的进程。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思考人类对荒漠化的形成有无影响?哪些活动影响到荒漠化的形成?
四、板书设计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