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寓意》一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通过对花卉蔬果写意画的学习,了解中国画通过笔墨表达情感的方法,进一步体会中国画基本的造型理念。中国画家在运用笔墨技法描绘物象本质特征的同时,借助作品抒发自身情感,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了超越形式的艺术境界。本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和运用中国写意花卉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二、学情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小学甚至幼儿园都接触过中国画,对中国画简单的用笔、用墨有一定的经验和了解,但对中国花鸟画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绘画理念了解还很不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赏析,结合文学诗词的寓意体会、创设情感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愉悦的审美体验中逐渐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能够运用中国写意画的表现手法完成一幅花卉蔬果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能力,提升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从而抒发自身情感。
难点: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理念。
五、教学方法
为了真正让美术课活起来,结合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及思维特点,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预备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以及"示范教学法"。
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我采用"观察法、讨论法,实践练习法,比较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同时,我还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媒体吸引学生,通过这些教法、学法,指导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本课重点,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更增强美术课的综合性和个性化特点。学生们通过学习,制作出自己喜爱或自己的生肖造型,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六、教学准备
好的教学准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中国画绘画工具、范画、代表作品图片等。
七、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教师多媒体出示齐白石的《祖国万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画面中的植物你们认识吗?
——画家为何在一株生机勃勃的万年青旁题款"祖国万岁",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欣赏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画家正式借用万年青的美好寓意来祝愿祖国繁荣昌盛,通过"借物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通过欣赏和评述齐白石的作品,引起学生对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理念的注意。
(二)赏析评述
1.教师简单介绍中国画"借物寓意"的涵义并继续提问:
自古就被中国画家称为"四君子"的植物分别是什么?它们有着怎样的深刻寓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分别是梅兰竹菊,代表了不畏严寒、高洁不屈的坚贞品质。
教师出示吴让之的《蔬果图》引导学生根据克前搜集的资料进行简单欣赏,同时提出问题:
画家在画中画了什么?各自代表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柿子代表"事事",白菜代表"清白",并提示学生除了四君子之外,生活中平常的花卉蔬果也是中国画常用的题材,画家也赋予了他们深深的寓意,并直接运用这些题材来"借物寓意"。
2.教师课件分别展示郑思肖的《兰花图》和王冕的《墨梅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
两幅作品的相同之处在哪里?画家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补充:均为四君子题材且均有题诗,均属于比较委婉的"借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从而来表现自身的高尚情操。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