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科目一的三观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的“三观”分别包括了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三观看似简单,实则真正答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综合素质的“三观”考察方式:
1.请从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的角度分析一下该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合理?这是比较直接的,给出了考察的具体知识点。
2.在题干当中没有明确指令,而是以职业理念的内容为题干,让同学们从职业理念的角度去评价该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综合素质的“三观”具体内涵:
1.素质教育观的内涵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出现就是为了纠正应试教育的弊端,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素质教育还要求我们要考虑到全体学生,不仅仅是优等生的教育。所以,只要案例中出现了教师能够关注到所有学生,并且允许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都可以从我们素质教育观的内涵入手。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是一直处在变化的过程中的。我们可以容错,就是意味着教师是允许学生犯错的,也是能够原谅学生犯错的。其次,学生的独特的人,是与成人不一样的,我们不要用衡量成人的标准去对待学生。后,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案例分析题当中,看到以上几个方面出现了,均可以选择“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进行做答。
3.教师观
从教师角色转变来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从教师行为转变来看,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观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上,教师观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教师观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工作者上,教师观强调合作。
我们应试教育下的师生关系一直是教师是主导,在对待教学上,一直强调灌输,而新教师观却强调引导学生,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对待师生关系上也改变了原来的严厉,而是以赞赏尊重对待学生。所以,在案例当中只要体现教师有所转变,和过去行为不一样的,我们就可以从教师观入手。
综合素质的“三观”答题思路:
首先明确题干中给出的是那一观,然后回忆“三观”具体的内容,后结合案例中的材料回答即可。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考试时间:11月2日(星期六),想及时掌握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届时会以短信形式及时通知您!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