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八条目的具体内容,《大学》中的八条目是什么

大学八条目标详细内容?
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意义简释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格物,就是要求大家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子,本来我们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目前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有了真知。这里说的知,指道德意识来说,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物格而后知至。
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带来一定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以自己为先锋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自不同的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可以动,而全都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有意或恶意诚而后心正。
修身,就是要持续性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唯有自己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可以为人民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唯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可以教化人民。
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平天下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洁矩之道”,就是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崇高品质,作为人民的榜样。因为平天下是多方面的,这个问题就要求君主尊老兴孝,敬长兴悌,恤孤爱民,布行仁政。君主要实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坦诚至公,以德为本,举拔贤臣,提倡忠信,开源节流,以义为利,如此则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大学》中“八条目”是什么?
大学“八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格物-调查研究 格,就是确实研究了解。“格物”就是要求大家亲历其事,亲操其物,从客观实际出发,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发现规律,明辩道理。
(2)致知-认清实质 就是探究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和规律性。透过表面情况清晰事物本来的是非、美丑、善恶,而不是人云亦云,浅尝辄止。
(3)诚意-意念诚实 发自于内心,不矫饰,不做作,不欺人,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以自己为先锋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
(4)正心-动机纯正 就是要除去各自不同的不良的情绪和邪念,不为诱惑所动,保持心灵的安详。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心正自然不怕影子歪”。
(5)修身-提升修养 唯有自己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陋习,才可以为别人所拥护。
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6)齐家-经营家庭 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唯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可以教化他人。一个家庭后院常常起火的人哪有能力哪有精力去治理企业和国家呢?
(7)治国-以德治国 以至善之德教化百姓,使百姓除旧布新,日新又新。
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8)平天下-天下太平 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唯有实行坦诚
考研复习资料下载
华宇考试网考研免费资料下载
-
百度网盘提取码:gha7
考研视频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相关推荐:
考研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研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考研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