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苦山区的学生如何在艰苦环境中刻苦学习,艰苦环境下刻苦求学

贫苦山区的学生如何在艰苦环境中刻苦学习?
休学复学都也是为了创业 3年前,小亮作出了一个让考生和老师都感到意外的决定:休学。去年,小亮又给人一个惊喜:重返校园。小亮说,他的休学和复学都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创业。 秋天,来自农村的小亮以531分的成绩被某大学文秘专业录取,可小亮初填写的志愿是国际贸易专业。虽然上了大学,但他对学习文秘总提不起劲, 9月,他决定休学,去北京打工。 打工的日子依然不会舒坦。刚到北京,身上的钱花光,四处求助无门。但困难并没有打倒他,他以200元的价格,低价卖掉了自己心爱的手机,靠替别人写文稿、去电脑公司揽活修电脑、帮别人散发宣传广告养活自己。
后来他边打工边参与软件工程师培训,终于取得了软件工程师的资格,同时被北京清华紫光公司聘用。 给人干不如自己干。
哪些月的磨炼,让小亮有了新的想法。 11月,他在北京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哪些月后,他赚了近20万元。 有一次,小亮在给南方一家企业做电子商务平台时,该企业的老总对小亮的策划和观点依然不会看好,其理由让人信服。这时,小亮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了。 9月,小亮重新回到大学,为自己创业充电。 怕是虚度年华 在北京打工困难时,小亮接连两天没钱买饭吃,在狭小阴暗的地下室里读《红楼梦》、喝热水。那时的他身心疲惫人憔悴。 谈起这段经历,小亮显得很平静:“我从没有后悔,相反却值得庆幸,在学校里想吃苦都吃不到。这样的一种经历将成为我今后创业的动力。
吃苦、受累我都不怕,怕的是虚度年华。”
在小亮的眼里,让他忍受不了的就是无所事事。
他去年回到学校后,手中已经拥有了近20万元的钱财,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在学校念书园读书,快快乐乐享受。
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将这笔钱都投入,创办了一个商务官方网站。
小亮每天及时上课,其他时间也排得满满的:进行创业活动,参与校内外的论坛讲座,登门拜访专家学者,进图书馆“充电”。
小亮的公司目前创办得很顺利,每个月都拥有进账。但他仍然过着朴素的生活,饮食起居与考生没啥两样,连手机都是花100多元购买的二手机。小亮说:“做软件产业是吃青春饭。机会和可能稍纵即逝。假设目前不抓紧时间,不努力把基础知识功底打好,今后自己在市场中就很难立足。”
今年2月7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捐赠1000万元给我省设立海南教育扶贫资金,这当中600万元用于开展优秀贫困大学新生助学项目,400万元用于开展孤儿助学项目。
优秀贫困大学新生助学项目执行期4年,用于对普通高招被第二批本科以上高校录取、具有我省常住户籍且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的新生提供无偿资助。
该助学项目为一次性资助,原则上每一年具体安排资助资金150万元,资助300名学生,标准为每人5000元。今年共有1533人申报中海油优秀贫困大学新生助学金。 贫困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带来苦难的同时,也磨砺了人的意志,使人更坚强,更热爱生活,更积极地面对人生。我省有不少贫困生,尽管贫困的家庭导致了他们的求学路异常艰难,但他们在贫困中不坠青云之志,刻苦学习,期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下面讲解的哪些贫困生,正是这当中的典型。期望他们的经历,能给其他的贫困生们一部分启迪。
“孩子们没有让我们失望”
温安宇 19岁是乐东中学的一名学员,在今年的高中毕业考试中,他以满分722分的优异成绩成为乐东理科状元,考取中山大学。与此同时,他的二哥温安文也以623分的成绩通过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庆大学。
,他们的大哥温安平就已经以乐东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中国科技大学深造念书。 初见温安宇是在乐东就业大厦的一楼大厅。与阿宇一同前来的是他的父亲温振生。 温振生很热情地和记者交谈,略显羞涩的阿宇则在一旁安静地坐着,认真聆听我们的谈话。温振生说,他是乐东黎族自治县疫情防控站一名普通的司机,阿宇的母亲是一个纯粹的家庭主妇。家里平日的生活开支,都是靠他一个人的收入和亲戚的帮。 “孩子们没有让父母失望。”这是温振生说的动情的一句话。 阿宇说,这么多年,父亲每天都辛苦地工作,母亲则每日及时为他们三兄弟备好饭菜,家里的事情,完全不需要他们操心,他们的任务就只是学习,努力考大学。大哥榜样的力量是他们学习的动力。考大学是他上高中的惟一目标。为了抽出更多时间学习,原本爱好运动的他,很少再出现在->球场上了。而每天的学习,一般都要持续到晚上12点。 阿宇的班主任韦吉尊老师说,阿宇是一个勤奋的学生,他带阿宇的三年时间里,阿宇的成绩总是排在班里前三名。平时间里,阿宇没有因为学习而疏忽了考生当中的关系,在班里,阿宇有着很好的人缘。 通过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尽情地享受喜悦。阿宇虽然有一张稚嫩的脸庞,但是,说出的反而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所没有的感受,他说,虽然大哥目前申请了助学贷款不需要家里负担,可是,他和二哥学杂费加起来就要1.3万元,另外,生活费和路费,2万元都未必够用,家里的压力真的很大。 温振生却从容地说,孩子能上学,就是给我们争了气。父母不图他们回报什么,这都是父母的责任,相信我们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同时,他期望借本报向捐助温安宇5000元的中海油和2023元的海口乐东同乡联谊会表示他们全家的感谢。 当记者问及何不去寻找个人的帮时,温振生说,我们的困难是现实的,用别人的钱,欠了别人的情,一辈子都还不完呐。他已经给阿宇两兄弟办好了申请助学贷款的证明。他说:“比我们困难的人还有,我们要自强,这也是我常常对他们三兄弟的教育。” 采访快要结束时,阿宇说,他已经打听过了,在广州做家教一个小时可以拿60元钱,到时自己也要去做,但不影响学习。成绩已经属于上一天,在艰苦求学、完善人生的道路上,他会坚定不移地朝着理想前进。 “我要自己挣钱完成学业” 李娟 19岁,海南中学高三(9)班毕业生。在今年高中毕业考试中,李娟以726分的好成绩,被中山大学录取,她是一只从“菜篮子”中飞出的金凤凰。 9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海口市海甸二东路人民东里李娟家。李娟和她妈妈、弟弟就住在里面一间3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里。 李娟的家庭经济条件依然不会好。爸爸妈妈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下岗,一直靠卖菜的微薄收入养家,供李娟及弟弟读书。李娟一家四口日子虽过得辛苦却和和美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李娟刚上高三时,去年9月的一天凌晨5点多,父母亲推着车去卖菜,横过马路时,爸爸被一辆中巴车撞倒,送到医院抢救了一个星期后,不幸去世。爸爸的去世让家里失去了顶梁柱,经济本已经很困难的家目前更是雪上加霜。李娟的妈妈一个人做不了进菜卖菜的重活,因为这个原因从丈夫去世后,卖了十多年菜的她只可以帮人家卖卖椰子,打打零工,抚养一对儿女及苍老的婆婆。 家庭经济上的困难并没有减弱李娟对知识的渴望。从小学到初中,李娟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考高中时,李娟通过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海中,并且从高一开头,李娟每个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根据学校规定,她每个学期的学费就得到了全免,学校还发给她奖学金280元。因为在班上都是前几名,家境又贫困,李娟每个月还可以得到学校30元的特困生补助。在今年高中毕业考试中,一向成绩优异的李娟被中山大学录取了。 9月3日晚,记者拨通了远在学校的李娟电话号码。李娟说是很多好心人让我走进了大学校门的。谈到以后的学费怎么处理的问题,李娟告诉记者:“社会给我的帮已经太多了。我要运用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学业。我打算在上学这个时间段兼职,寒暑假也想留在广州打工,用这样的方式给自己赚取生活费和凑点学费。” 当保姆做小工攒学费 杨媚 黎族,陵水中学学生,以549分的成绩考取海南师范学院教育系预科班,成为她这个贫困黎族家庭中走出的早的一位大学生。 9月1日,记者从陵水县城搭乘半个小时汽车去提蒙乡,由村口步行近15分钟后,来到位于提蒙村提蒙六队的杨媚家中。一间不够10平方米的简陋小屋,两张简陋的床、一个床头柜和一台亲戚送来的黑白电视机就是杨媚家的都家当。屋子没有窗户,呆上短短几分钟就可以憋闷得汗如雨下,杨媚和奶奶就居住于此。 春,杨媚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初中刚刚毕业的杨媚和年幼的弟妹从此跟着苍老的爷爷奶奶艰难度日。务农为生的爷爷奶奶体弱多病,一年辛苦耕作,收入也不过1000余元。家境贫寒迫使弟妹不久便辍学回家,杨媚也几度面临辍学的命运。通过自己顽强拼搏和老师考生的帮和鼓励,杨媚终于走完了高中三年的艰困求学路。 高中三年来,不管家境如何贫困,不管生活多么窘迫,杨媚自始至终坚信唯有知识才可以改变命运,坚持读书的信念压根未曾动摇过。为了赚取高中三年的学费,杨媚曾经到裁缝店干过临时工、给小学生做家教、去五指山一家茶店当服务员,远的一次还到广州打过工。 暑假,为了赚取高三的学费,从来没有出过省的杨媚经老师讲解,孤身一人到广州当保姆。 “当时心里有点害怕,但努力打工赚钱读书的愿望已经远远战胜了恐惧。” 家里每个月只可以为杨媚提供50元左右的生活费。为了节省开支,杨媚每天的伙食就是一份5角钱的米饭,加上一部分1元3包的榨菜。 因为家境贫困,杨媚也曾经感到痛苦和失望。但是,陵水中学的老师和考生的关爱给了她笑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回想高中3年,杨媚永远难忘班主任王万琴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所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考生朱瑾在生活上的帮和鼓励,永远难忘考生王小瑞、庞春秀在高三时为她备好的可口早餐。学校领导得知杨媚的家境后,将杨媚高三的学费减免了500元,并将学校广播室免费提供给杨媚居住。杨媚对记者说:“家境贫寒、生活困苦固然不幸,但不幸中的大幸是,生活中也还是有这么多人关心我。假设不努力学习,怎么对得起这些关爱我的大家?” 高中毕业考试前的30天,她总是被“就算通过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也没钱去读”的念头困扰着,根本没有心思读书,很大的心理压力。“我本来可以考得更好的。”杨媚有点遗憾地说。 高中毕业考试结束后的30天里,杨媚又挨家挨户到亲戚家求助,马不停蹄地为筹集大学学费四处奔忙,但后总是空手而归。正当杨媚为昂贵的学费犯愁时,8月31日,她取得了中海油资助新生助学金5000元。 马上快要去大学念书了,杨媚还在家里抓紧时间帮爷爷奶奶捡牛粪、插秧、拔草、种豆角和番薯。杨媚告诉记者,大学五年的求学路也还是漫长,自己需要在学校里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学校奖学金。期望依靠自己的努力让爷爷奶奶度过一个安详的晚年,帮弟弟妹妹过上幸福的生活。 2、 旧课本读出大学生 高昌起 19岁,海南铁路中学学生,以647的高分考取了中国农业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这是自 高昌起的哥哥通过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以后,从高家走出的又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 9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东方市八所镇恒立印刷厂内的高昌起家中。一台用了十多年的南宝彩电,一部自安装以后只可以接听不可以联系的电话号码机,这是记者在高家所能找到的值钱的物品了。 高家居住的屋子年代较久,屋里墙壁已多处脱落;屋子很大,但3张木板床就占据了很大空间,除开这点书籍、柜子、肥料袋、单车、谷缸等杂物也“割据一方”,这样一来,本来还算大的屋子一下子显得窄小起来。因为哥哥在北京念书,屋里便只摆了3张床,一家三口同睡一屋。尽管家庭经济困难,但为方便和哥哥联系,去年年底高家装了电话号码,每月只交10元钱费用,电话号码机只可以接听不可以外拨。 高昌起的父母下岗已有多年。父亲今年岁数已是半百,基本上每天都奔波在外找杂活干,但屡屡失望而归,近段时间更是无活可干;母亲现年45岁,但5年前外出干活时不小心把颈椎骨摔断,致使身体右半身瘫痪,右手脚已不可以弯曲自如,连简单的家务活都做不了。虽如此,她性格却仍然开朗乐观,见到记者仍然笑呵呵的。谈起家庭收入,高昌起依然不会显得十分介意,“也就二百多元30天吧,”说完他搔了搔头。 高家的平日伙食很简单,每天吃青菜,一个星期才买一次五花肉,一次买一斤,当天就可以吃完,有的时候,两个星期才吃上一次。因为高昌起吃住均在家里,每天都骑自行车上学,平日间也基本不消费。家里的亲戚平日间有时也资助一下,日子过得很俭朴,也很辛苦。 也许是受妈妈的感染,家虽穷,高昌起的心态却出奇的平和。物质上的匮乏依然不会能成为他学习上的“拦路虎”,他也未曾怨天尤人过。他说,上学这个时间段,除了寒暑假,平日间不敢贪玩,每一次放学回家干完家务活后,其余时间便用来学习。为了省钱,高昌起上学这个时间段并没有购买新课本,而是为了让用哥哥之前用过的书本和其它学习资料。 生活是艰辛的,但高昌起没有选择逃避:“就算逃避了,现实还是如此,还不如正面面对,这样才是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 高家是贫困的,但高昌起也是同学们当中比较幸运的一位。 高中这个时间段,得知他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海南铁路中学免去了他3年的学费。从去年启动,东方市民政局每月发300元的生活补助费给他。8月31日,高昌起去省教育厅领取了5000元的中海油教育扶贫资金,作为自己去大学念书的费用,他对社会各界对他的关心和帮表示感谢。 高昌起表示,自己的大愿望是期望早点大学毕业,以后找份好工作,努力赚钱来医治好母亲的病,然后带着从来没有离开过海南的母亲出岛,一起看看外面的世界。 3、一个贫困大学生的创业传奇 他,曾经是一个贫困的大学生;他,去大学念书不久就靠当家教赚取学费;他,从大学一年级就启动创业;他,曾经因为办“黑班”被撵得东躲西藏;他,现目前已经成为拥有千万资产的企业家-—人物档案胡忠伟,1976年生于沈阳市苏家屯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4年考入沈阳大学。1995年,家境贫困的胡忠伟在当家教打工时,发现了儿童英语培训的巨大商机。他利用休息时间创业,用3000元办起了仅仅只有20名考生的“小学馆儿童美语班”。现目前,小小的英语培训辅导班,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上千万、员工400余人的教育集团。在不少人眼里,胡忠伟的创业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不名一文的大学生,大学一年级下海创业,9年拼搏成为千万富翁,胡忠伟的创业经历是如此的神奇,以至于有人惊呼他简直就是“沈阳的比尔·盖茨”。 2月24日,记者采访了胡忠伟先生,请他讲解了自己的创业体会和经历。胡忠伟侃侃而谈,总结了自己六个方面的创业“秘籍”。 转变心态-—当别人为就业而烦心时,胡忠伟脑子里想的反而自己创业体会:处理心态问题是创业的第1个步骤。有创业意识的人,要跳出传统的择业观念和思维模式。传统的择业观使大家总是把“宝”押在别人身上;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是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进一步受到别人的重用,并借此得到期望得到的利益。而创业的人要有意识地改变这样的心态,相信自己,认可自己,为自己所用! 我早早就有了创业意识,并为创业长久地积蓄着各自不同的条件。生长在农村的我,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学写毛笔字。有人对我说,你学好书法,比别人多会一项本事,以后找工作容易。事实上我心里想的是日后成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要把字签得好看一部分。我高三就考了驾照,那是1993年,城市里考驾照的人也很少。又有人对我说,你考了驾照以后给单位的领导当司机也是不错的工作,我心里想的是驾驶是一个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掌握并熟悉的技能。那就是两种心态的对比。 危机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别人为今天的舒适安逸而满足时,胡忠伟却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危机体会:中国大学生时常在经历完极度疲惫的高中阶段后,在大学里极度地放松着自己。很多大学生都错误地觉得找工作是大四才需想的事情。实际上从跨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应该给自己施加压力,强化危机感,有意识地做好创业的准备,如知识储备、社会经验储备。 1994年我考入沈阳大学。因为家里交不起学费,竟然面临着只可以供我和妹妹这当中一个人读书的窘境。我思考再三,让家里为我付第一年的学费,以后的由我自己来付。在大学的第一年,我做家教工作,一个寒暑假下来就有几千元的收入。危机意识促使我从事了家教工作,这份工作带给我的不单单是经济困难的处理,更多的是对社会的观察和对市场了解。 市场意识-—当你发现市场机会时,你需要像猛虎扑食一样把它抓住体会:市场意识听起来像是空泛的大道理,然而,它确实是创业的重点。大学校园不应该成为困住大学生的象牙塔,大学生理应分出一些精力加强对社会了解,主动地分析市常实例子:通过家教工作,我了解到家长很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而且,将成为一种趋势。取得了这样的市场信息,才有了办英语培训辅导班的举动。炒股票、五爱市场倒货、练摊,这样的行业早都被大家觉得是不务正业。然而抓住了这些行业先机的人,都成为了市场淘金者。有人说我的成功是因为我幸运,赶上了英语学习热门的早期阶段,然而谁又能不能认这样的偶然实际上是一种肯定呢?一次成功的创业,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的是抓住首次成功的机会。我办班没多久,每个月的收入竟达到1万多元。 主动适应-—当有的大学生抱怨社会的种种问题时,胡忠伟想的反而适应这个社会,让社会为我所用,耐心等着社会的改变体会:社会不是为你而造的,要去适应它。与其抱怨社会环境不好,不如换个心态,每一次危机就是一种转机,每一次变化就算是机会。对社会的变化自始至终保持兴奋,才是创业的比较好的心态。大学生不要把精力放在愤世嫉俗上。 创业之初,我难上加难。当时办英语补习班是不被允许的,我的行为被觉得是不务正业,我的班是“黑班”,没少遭受查处。因为没有城市户口,我办班却做不了法人;请来外籍教师教英语被觉得是违法的……面对困难,我坚持觉得只要市场有需,不管初有多大的压力,它也是个好的行业。事实证明了我的判断,没过多久政策就出现了改变,这些横亘在我面前的困难都处理了。 坚定信念-—当企业面临绝境时,胡忠伟没有垮掉,而是顽强地挺了过去体会:创业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难要有平常心。 1998年,因为当时的形势,也涵盖一部分同行的排挤,我开办的培训中心被认定非法聘用外国文教专家,被罚款10万元。当时,我还是大学生,竟承受了这样大的压力。但是凭着顽强的精神,我挺了过来,不仅事业没有垮掉,还获取了各级有关部门的信任和认可。 非典这个时间段,学校全面停课,我每个月的房租、员工工资等各项支出都很巨大。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我的员工们也表现出惊人的团队Team精神-—中方员工表示宁可不要工资也不离开,外教也没有一个回国的。这件事被辽宁电视台录制成“我们仍然快乐着”的节目,并被中央电视台选中。 求新求变-—当别的竞争者也争抢着跳下海游泳时,发现胡忠伟已经乘上大船远去了体会:市场竞争是针锋相对的,与其在针锋相对中拼个你死我活,不如求新求变。从这样的竞争中跳出来,不但自己轻松,而且,效果更好。一个人的成功是需可以走一步看两步的,要持续性开阔眼界求发展。 在宣传上,当别人一股脑地做报纸广告时,我就做路牌广告;别人也做路牌广告时,我就做电视节目。现目前的企业面临着无限的机会和可能:做电视节目,出版考试教材和音像制品,做企业培训师;为大型企业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如商务交流、谈判、礼仪、办公等方面的培训……采访后记:在整个采访途中,我们发现胡忠伟依然不会愿意过多描述创业时经历的痛苦和艰难,就算在谈到这些困难时,我们感觉到更多的是他勇敢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时,发自内心的自信和快乐。 胡忠伟说:我不是一个事业的苦行僧,只是要做一个完整的人-—开创人生,享受人生!
考研复习资料下载
华宇考试网考研免费资料下载
-
百度网盘提取码:gha7
考研视频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考研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研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考研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