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比较好,材料考研学校推荐

考研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很好?
请看下方具体内容四所学校的四个二级学院,都可以试试。
1.北京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
2.清华大学的五道口金融学院
3.北北京以外国语学院的高级翻译学院
4.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学院
经过了本科四年,针对自己人生的方向已经有了一部分思考,大可以依兴趣而行,对本科专业学校不满意的又是一个战略转移的机会。
但不排除,也还是有漫无目的前行的,弄不好又耽误几年时间了,入错行,终身憋屈。
建议出来社会体验一年。就像一个港口泊着不少船,不要贸然上船,多走走多看看多问一下,了解明白了才上船,奋勇出发。
看了解非常的重要。
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研路上,实际上选好目标学校及其专业就成功了一半了,作为一个上岸的老学姐的血泪之谈,本科普通二本 ,当时也是弯弯绕绕摸着石头过河,所幸后成功上岸,目前深造念书某211。
正好有21考研的学弟学妹在准备了,我就来谈一谈这个非常的重要却容易小看的问题。假设你是一个本科学校比较差的人,想考研,建议你看完并且收藏下来。
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解
一、不要择校误区
二、目标院校选择
三、专业的选择
一.不要择校误区
1.盲听盲信
网络时代,信息良莠不齐,有人看到公众号宣传的十大好考的学校,就马上去选择这个好考的学校,不结合自己的实质上情况就漫无目的选择,或者有的人一看到那些鸡汤励志文“考研90天上北大”就盲听盲信,还秉着“既然,有人90天考研成功,那何不能是我呢”这样极端的想法去准备这次考研,还有人是看到别人考哪个学校就跟着去考哪个学校,这样的不真真切切际漫无目的择校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2.漫无目的追求名校光环
每一年考研总有人“非北大清华不考,非985不上”,一战不成二战,二战不行三战,漫无目的追求名校,确实发达城市名校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研究环境,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好的地方还好考的学校谁不想去呢,然而,名额是有限的,现目前考研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人员数量一年比一年多,为了追求名校,每一次都去充当炮灰就没什么意义了,究竟是考研的成功结果重要还是一年又一年追求名校重要?等后考研结果出来,历尽千帆能有学校上都是真英雄,没有学校上就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哪怕是目标院校北大清华都没什么了不起的,没通过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就是没通过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一年努力辛苦基本上就白费了。
二.目标院校选择
1.脚踏实地,结合自己
全国从南到北的学校一共有两千多所,我们一个一个去选择,基本上看得眼花缭乱,还无从选择,就如大海里捞针大多数情况下。毕竟每个学校要求都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参考书目也是五花八门的。
那么,我们第一要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变小范围,选定城市,哪座城市更合适自己的发展,长远一点打算就是未来想在什么地方座城市工作,变小了城市后面再去选择合适我们的学校,圈定城市中的那些学校,再去一个一个进行选择。
举例:
结合我自己来说,我是想在广州上学发展,那我就暂时圈定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还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然后再去进行选择比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些学校中进行选择呢?
第一结合自己实质上情况,圈定好几所学校,考研是人生中有一个跳板,既不可以跳得太高不真真切切际,也不可以跳得太低错过时机,假设本科是普通二本,目标院校北大清华,这里不是歧视二本学生,只是说这个目标太大达到几率太小,要脚踏实质上去制定我们目标,但是,这里也一定要强调一点就是尽量努力与收获成正比,不要明明可以通过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却因为惧怕而不去选择,该冲一冲还是应该冲。
我当时本科学校是普通二本,启动就是冲得太猛了,制定目标学校是某985,学习起来很吃力,压力就很大,暑假时焦虑到头发大把大把的掉,毫无精气神,总而言之那段时间状态很不好。
后面认为自己学习不行,就打算报班,我以前的经验贴也有说,报了惊呼网的通关计划。我碰见了一个很好的教务老师,她帮我理性择校,先是收集我的信息,然后帮我一起选择学校,充分尊重新再来考虑我的想法,综合学校特点难度大小进行认真分析,还贴心疏导了我的情况,及时调整这才后面换了一个考研目标。后面她带着我做计划,监督学习,我一步一步认真学习,后顺顺利利上岸,想起来就还是很感恩。
结合我选学校的经验+后面老师帮我分析的,不漫无目的择校,结合自己选校实在是太重要了。
2.纵向比较,结合学校
(1)看报录比
在圈定的几首学校中进行比较,去学校官方网站或者研招网查这些学校的报录比,报录比越高,招的人就自然越多,通过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的几率就越大,还有学校的推免人员数量,有的学校给人的印象招生人员数量还非常多,结果这当中里面推免就占了一大半,那就真是中的几率了。
(2)找真题
还可以尽量地去找真题,不一样学校的参考书目还有试题类型都各有千秋,看看哪种试题类型更对自己的胃口,有的人合适主观题,有的人合适主观题,还有假设有认识直系学长学姐的,尽量的多问,充分利用一切资源。
(3)学校综合水平
还可以考虑考虑学校综合水平是否有重点学科建设,硕士点博士点等的数量,多看看学校的官方网站,更新信息是不是及时,还有学校的学费奖学金,每个学校的政策都有一定的差别,湖北部分高校是不用缴纳学费的,奖学金于雪飞直接抵消,但是,有的学校就学费偏贵,有这个时间这些原因都可以纳入学校的选择的考量中去。
总而言之,考得好不如选得好,目标学校的选择至少决定了考研一半的成功率,尽量各位考生一战成功,时间就是金钱,岁月催人老啊。
三 .专业的选择
谈到专业上的选择,那可就困难重重了,但是,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专业决定了各位考生以后的职业道路还有生活状态。是专硕还是学硕?是跨考还是本专业?是根据兴趣选择还是对口工作选择呢?每一个细小的决定都可能会决定你的一生。
1.学硕还是专硕
学硕是学术硕士,更加重视科研,专硕是专业硕士,更加重视实践能力,学硕是三年,学费低,考英语一,可以保送博士,延毕风险非常高。
专硕是两年,学费高,大多数情况下考英语二,升博士一定要参与博士生的考试。
在考研复试调剂时,学硕可以调到专硕,但是,专硕是不可以调到学硕的,但是,一定不能因为学硕可以调剂专硕就选择学硕,因为调剂形式太严峻了,理论上来说,学硕对比专硕来说,要求更高一点,假设你对科研更感兴趣,想读博士,学硕准没错,假设你的专业重点关注实践经验,那专硕值得选择。
2.本专业还是跨考
(1)本专业
假设是考本专业,是有一定的专业优势的,毕竟是自己学了四年的知识,在学习时也会相对轻松一点,而且,.有的专业老师在考研复试时,也会优先选择本专业的学生。
(2)跨考
假设是跨考,实际上是很需勇气去跳出本专业的一个舒适圈,要从零启动学习一个新的领域,一切从头再来。但是,假设是因为实在不喜欢本专业想要跨考,及时止损,跨考也是一种好的选择,这也是你后的选择了,不然的话真的去了一个自己没有既然如此那,大兴趣的专业,两年或者是三年也是一种折磨。
跨考要注意什么?
既然如此那,跨专业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要弄明白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就业前景如何,不要漫无目的去觉得自己喜欢一个专业,一定要各方进行资料分析,进行理性抉择,跨专业考研有一个大忌就是但凡是选择了就一定不能再摇摆不定,确定了就要坚定自己的选择,不要因为周围的环境而动摇。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是商学院跨考新闻学,他说假设考本专业一定不会坚持这么久,可能早就半途而废了,当然我也见证了他这一路有多么不容易,有沮丧有怀疑但还是坚持到后了,所幸如愿以偿,故此,,跨考虽然路途百般曲折,但终将会守得云开见月明。但是,假设你对本专业和其他的专业都没啥兴趣但是,又想考研,那我建议考本专业吧,至少对比那些跨考的,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3.兴趣还是对口工作?
在生活中,可以把自己的兴趣做成工作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但是,时常你感兴趣的东西未必是合适工作,一般情况下,就是你喜欢的东西没啥就业前景,那这个时候应该如何选择呢是选择一个好找工作的专业还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呢?
实际上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你要自己清楚你考研的目标是为了什么?假设是纯粹为了以后好找一份好工作,那肯定选择对口工作的专业,假设是为了自己喜欢,丰富自己精神世界,那完全没有必要太多,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吧,没什么两全其美的事情,深思熟虑对自己选择负责问心无愧就好。
-----
后,说了这么多,考研如何选择目标学校及其专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们都是结合自己实质上情况,告诉各位考生努力非常的重要,选择也非常的重要,考研就是千万人过独木桥,前期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这座桥上有多少人,后有多少可以顺利过桥,故此,一定要科学选择,理性决定。
当然了,详细情况详细分析,每个人的情况都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各有特色,院校选择和专业选择也可和我一样咨询专业的老师,这样更有针对性选出来的专业和院校更合适自己。期望各位考生都顺顺利利上岸,不走弯路,一战成功。
材料考研推荐学校?
1、冶金类: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等。
2、金属材料工程: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3、无机非;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等。
4、高分子: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
5、材料科学与工程: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
6、材料成型: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材料类考研哪个学校好,还要有看专业方向冶金类-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西工大、北航、哈工大,无机非-北京科技大学、哈工大、中南、山东大学,高分子-清华、浙大、川大,材料科学与工程-上交、清华,材料成型-华科、西工大、山东大学、哈工大。

材料类专业属于工科,涵盖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当中相互关系的学科,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既然如此那,你清楚材料类考研哪个学校好吗?一起来看看吧。
材料类考研学校推荐
1.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52年北京钢铁工业学院设立的金相热处理专业、物理检验专业及轧钢专业,1996年10月组织建设学院是北京科技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据 3月学院官方网站显示,学院设有4个系、6个本科专业(方向);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个北京重点交叉学科;有教授、副教授共191人。
2.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东北大学的二级学院。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50年代初。 12月15日,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据 2月学院官方网站所示,学院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有教师202人,这当中有教授80人、副教授86人,有博士生导师84人;有在学校念书学生3294人,这当中本科生1603人,研究生1255人,博士研究生436人。
3.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位于陕西西安市,源自于1956年的西北工学院第四系。近50年来材料学院的建设成就显著,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高、富有教学和科研经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65名,这当中教授48名,(含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取得者5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3名,博士生导师34名),副高以上
土木类考研建议的学校?
土木类专业很好的大学有挺多所的。
你本科是在一个土木类专业很好的985或211大学,研究生考试可以选择清华大学土木专业、同济大学土木专业。
假设你本科是在一个。本大学的土木专业可以选择像福州大学,长安大学这样的211的大学的土木专业。
考研复习资料下载
华宇考试网考研免费资料下载
-
百度网盘提取码:gha7
考研视频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相关推荐:
考研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研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考研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