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当前位置: > 财会 > 注册会计师 > 注会课程价格 >

关于景颇族的介绍具体有哪些,景颇族有什么特点和风俗

时间:2023-06-12 14:13来源:华宇考试网收集整理作者:注会课程价格
资料下载
关于景颇族的介绍具体有哪些

有关景颇族的讲解详细有什么?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都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相关,有“景颇”、“载瓦”、“勒赤”、“浪峨”、“波拉”5个支系,主要聚居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缅甸境内的大多数克钦族支系与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傈僳族也有极深的渊源

按照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景颇族总人口数为147828人[1]。

雄狮般勇猛的民族-景颇族 景颇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19209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盈江、瑞丽、梁河五县,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县。

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景颇族素以刻苦耐劳、热情好客、骁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称。他们有句家喻户晓的成语:“要像狮子一样勇猛。”

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征服大自然,用大长刀与恶势力作斗争。

历史上,多次顽强抵御外敌侵入,为保卫祖国领土立下了功勋。

景颇族大多住在海拔1500-2023米的山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特产丰富。除种植旱谷、玉米、水稻外,盛产名贵的红木、楠木和各自不同的竹子,还有橡胶、油桐、咖啡、茶叶、香茅草等经济作物,还有热带、亚热带水果菠萝、菠萝蜜、芒果、芭蕉等。深山老林中栖息着各自不同的珍禽异兽。地下矿藏也很丰富。 景颇族的口头文学发达,特别是集诗、歌、舞于一体的创世史诗《勒包斋娃》,包含了大家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认识,深受本民族群众的喜爱,也是祖国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

景颇族有哪些特点?

景颇族是我们国内少数民族之一是纯朴、直爽、热情、好客的民族。景颇人重视礼尚往来,在农闲这个时间段,大家走亲访友,将食物送给主人,客人走时也是满载而归。要离开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告辞。假设悄悄离开,会被别人说无道德、缺教养。

景颇人喜欢用阔叶当作碗碟,在饮食中叶子千万不可以倒用,不然会被当成仇人而遭怒视。到别人家里做客时,需要在主人指定的位置上就座,不可以久立不坐。景颇族姑娘结婚后要戴上高包头,生儿育女后,要挑选一个吉日良辰,背着酒肉礼物回家。

1、景颇族社会中并存着两种类型的信仰,一种是秉承传统的超自然信仰,另一种是外来的基督教和天主教信仰。

2、景颇族多数居住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半山腰或山间的小平地,少数居住在坝区边缘地带。大多数情况下村寨规模大多在40至60户当中,上百户的村寨屈指可数。

3、景颇族主食以大米为主,竹筒饭、鸡肉稀饭是景颇人喜爱的特色主食。

4、景颇族服饰风格独特。男子服饰以黑、白为主色,妇女的服饰分便装和盛装。

5、景颇族热情好客,客人进家,不管认识与否,主人都会招待食宿。扩展资料景颇族涵盖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波拉5个支系。支系的名称也是各支系的自称和支系语言的名称。这当中,“景颇”不仅是支系名称也是民族名称。各支系有自称和对其他支系的他称,与景颇族杂居的汉、傣等民族对景颇族各支系也有不一样的称呼。景颇族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两种文字都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语言工作者在原景颇文的基础上,对一部分声韵母拼法进行了改革。载瓦文创制于1957年是语言工作者为满足载瓦支系的需而创制的文字

傣族景颇族四个少数民族的资料?

傣族,又称泰族、掸族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33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还有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景颇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相关,有“景颇”、“载瓦”、“勒赤”、“浪峨”、“波拉”5个支系,主要聚居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陇川、盈江、潞西、瑞丽、梁河等5个县、市,与德昂、傈僳、阿昌、汉等民族交错杂居于山区;部分散居于耿马、腾冲、泸水、孟连、昌宁、勐海、隆阳等县(区),中国境内景颇族人口为160471人。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这当中以云南的白族人口多,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除开这点,四川、重庆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非常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中国境内白族人口为2091543人。

傈僳族是我们国内少数民族之一,源自于古老的氐羌族系,与彝族有着渊源关系,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福贡、贡山、兰坪4县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丽江、德宏、楚雄、保山、大理、临沧、普洱等州(市)还有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全国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他们多数与汉、白、彝、纳西等民族相杂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中国境内傈僳族人口为762996人。

景颇族的传统节日?

1.目瑙节

“目瑙纵歌”,景颇语意为“大伙跳舞”。景颇族盛大的传统节日,大多数情况下于每一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参舞者少则百多人,多则几千人,从清晨到日暮,以日暮到清晨,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其间舞者跳累时可自动退场憩息片刻,而后又继续露出面目舞蹈。

目瑙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其由来已久,历史上,每逢丰年,出征、凯旋、婚姻嫁娶、敬祭鬼神等重要活动,均要跳“目瑙”。每逢目脑节日,村村寨寨的景颇人身着节日盛装,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入目脑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欢快而不失庄严古朴的特色。

2.撒种节和尝新节

撒种节和 尝新节是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梁河、陇等县 阿昌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一年农历三月十日和 八月十五日举行。

古人传说在远古时代,阿昌族人民中有一个年逾古稀的老婆婆,每逢八月10号到20号左右收获季节,她总是不厌某烦小心翼翼地将各自不同的谷物良种选留下来,转送给各村寨的人民。因为帮各位考生提升了耕种技术,她受到大家深沉的爱戴和尊重。

一年的八月,老婆婆突然在收获前逝去,为了补上来老人未能穿新、尝新而逝的大遗憾,大家在她灵前敬献香喷喷的饭菜和新衣。以后,每一年八月十五日,阿昌族家家户户都用新收获的粮、菜、瓜果做饭,这样就形成了尝新节。来年春天大家又将她留下的种子撒到地里,形成了每一年三月十五日的撒种节。

3.新米节

新米节景颇族有趣的庆丰收节日。每一年农历八九月间,当田里稻谷成熟时,家家户户都要欢渡“新米节”。

在新米节的仪式上,由年 高德重的长者讲述谷子的来源。听别人说在很久之前,景颇族种植谷子,但谷魂却上了天,地上的谷子长得不好,家狗见状日夜吠叫,终于把谷魂叫到了地上,从此,景颇族种植的谷子茁壮丰茂。

因为这个原因,景颇族对狗另眼相看。新米节这天,要先给狗吃饭,其次才是牛,然后才给老人吃。新米节这天,大家一边饮酒谈笑,一面和主要总结 农事,讨论下种的一定程度上时机。泡田水的使用。 栽秧的技艺,旱地播种的方式和时限,开荒的设计。轮种的学问等。

4.采花节

景颇语称“思鲜鲜”或“ 吉达”、“宁打”等,大多数情况下在春节这个时间段举行。到时候,同寨或邻寨的青年男女相约在一起,带着粑粑丝、米饭、 鸡蛋等食物,一同上山找一合适玩耍的地方,各位考生唱歌跳舞,说笑嬉闹,举行打“炀碟”等各自不同的游戏。

情侣们则谈情说爱、互赠礼物,其余男女老少,则每人出些酒肉等食物,共同煮食。老者唱歌给年轻人听,歌词大多是吉利之语。饭后,各位考生唱歌跳舞,一同玩乐。晚上青年男女彼此相约,在公房和其它地方唱歌吟调,尽情娱乐,直到深夜。

5.能仙节

是景颇族青年男女为主的聚会、唱歌跳舞的节日。大多数情况下在每一年的农历二月十日举行。这个季节正值春回大地, 万物生长,辛劳一年的青年男女利用这一农闲的好时节,依照传统在依山傍水的平坦地方举行能仙节。

节日里,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的盛装,佩带各自不同的的装饰品,聚集在一起,进行民歌、射击、打弹弓、刀舞等比赛。

景颇族是我们国内的少数民族之一,传统节日主要有目瑙纵歌节、能仙节、尝新节、采花节、新米节等。

木脑节”是景颇族传统盛大的节日,大多数情况下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启动举行。

不分民族,不论男女都可以参与,尽情歌舞。但是,作为客人,跳舞时不可以跑到瑙双(领舞者)前面去跳,大多数情况下也忌讳紧跟在瑙双后面跳,而是应跟在大队伍后面。

景颇族是我们国内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要聚居在德宏州各县的山区及怒江州沪水县的片古岗地区,少数散居在腾冲、耿马、澜沧等县。缅甸也有景颇族聚居。景颇族的节日有采草节、鬼年、祭鬼节、祭能尚、叫谷魂、春节、火把节、新米节、目脑节、恩鲜鲜(采花节)、吉达、等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

1、礼节方面,景颇族热情好客,客人进家,不管认识与否,主人都会招待食宿。景颇族喜欢喝烧酒和自制的水酒,景颇族老人喜好嚼烟,他们把草烟和适量的熟石灰膏、干芦子放通道入口中咀嚼,有提神、醒脑、防龋固齿的功效,见上一面时会互递烟盒,表示友好、尊重和礼貌

2、家庭方面,过去传统的景颇族的家庭是涵盖夫妻和孩子的核心家庭和涵盖父母、夫妻、孩子在内的扩展家庭。在家庭内部,父亲是家长,孩子皆从父姓,世系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男性继承。传统上实行幼子继承,由幼子同父母同住并继承老家的房屋,其他儿子成家后便分出老家另立门户。

3、节日,民族传统节日主要有目脑纵歌节、能仙节、新米节等,这当中盛大、隆重的节日为目脑纵歌。

4、婚恋,景颇族婚姻实行丈人种(景颇语称“木育”,载瓦语称“勐”)与姑爷种(景颇语称“达玛”,载瓦语称“墨”)单向联姻的婚姻形式。两个家庭但凡是缔结婚姻,不仅出现“姑爷”(女婿)和“丈人”(岳父)两种个人身份,同时也出现“姑爷种”和“丈人种”两种群体的身份,形成固定的丈人种与姑爷种关系。

5、丧葬,景颇族的丧葬习俗独特。凶死行火葬,幼殇行天葬,正常死亡行土葬。在家中自然死亡默认为善死,在外意外死亡、刀枪致死、上吊、投河自杀还有难产死亡均默认为凶死。凶死者,尸体不可以进寨。善死者亡,家人马上朝天鸣枪报丧,亲朋村邻闻讯带着礼物前来奔丧、帮忙。

缅甸景颇族多少人?

缅甸景颇族有约190万人。

景颇族的历史景颇族的族称族源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相关。唐代,其先民以“寻传蛮”、“高黎贡人”见诸于汉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又先后产生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确觉得景颇族。

景颇族的先民与古代的氐、羌相关,之前居住在康藏高原南部山区,7-9世纪沿横断山脉南迁。东部景颇在澜沧江以东,金沙江地区;西部景颇在澜沧江以西至缅甸境内。15-16世纪,因为战争非常多的东部族人大规模西迁;16世纪后非常多移居德宏地区,多与德昂、阿昌、傈僳、汉等民族杂居。目前的景颇族中景颇支、浪峨支、瓦支、喇期支原先是同一民族的不一样部落。

景颇族主要有五个支系,即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浪速)、波拉。多数地区不一样支系的人杂住在一起。景颇支系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等四个支系的语言比较接近,都是藏缅语族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系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前者创制于19世纪末,后者创制于1957年。

缅甸景颇族有约190万人。

克钦人亚洲中南半岛缅甸民族,自称景颇。

主要聚居于缅甸境内亲敦江和伊洛瓦底江上游的克钦邦,少数分布在掸邦北部,还有缅中、缅印边境山区,另有少数克钦人分布在印度阿萨姆邦,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

克钦人居住在山区,人口密度低,地区内也有缅甸其他部族居住的小面积肥沃谷地。克钦人的祖先约在7世纪由青藏高原南下,沿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迁入缅甸境内。克钦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旱谷、玉米和大麦,以养猪、养牛和捕鱼、打猎为副业。

景颇族是一个主要居住在缅甸克钦邦、掸邦和中国云南的一个民族。

景颇族只是我们国内的官方称呼,在缅甸的官方称呼为克钦族,在缅甸的135个民族中,人口排名第六位,属于妥妥的“多数民族”。

人口约10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克钦邦、掸邦、实皆省。在印缅边境和中缅边境瑞丽江流域还有中国的云南也有分布。

缅甸景颇族在缅甸被称为克钦族,主要分布在克钦邦,人口大概190万左右。

注册会计师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注册会计师考试(免费资料+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注册会计师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景颇族的介绍具体有哪些,景颇族有什么特点和风俗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kuaiji/202306121579859.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注会课程价格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CPA/jiage/)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关于景颇族的介绍具体有哪些,景颇族有什么特点和风俗和注会课程价格的相关信息。

注册会计师备考资料免费下载

考试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