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喻:能将表达的主要内容说得生动、详细、形象;
2、拟人:使详细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可感;
3、夸张:揭示事物的实质,烘托气氛,导致联想;
4、排比:提高气势,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简洁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
6、对比:使语言色彩鲜明,使事物的性质、特点更鲜明突出;
7、借代: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详细;
8、设问:提醒注意、导致思考,引出想要表现的主要内容;
1.比喻:用详细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式。
【作用】:能够让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详细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导致大家美的联想。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式。
【作用】:提高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时常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式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情况,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点、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变小描述的修辞方式。
【作用】:可以提高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或在提高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一样或相似、语气基本上都差不多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有关语意的修辞方式。
【作用】:方便把复杂的主要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可以抬头,不可以睁眼,不可以呼吸,不可以迈步。
【作用分析】:详细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对偶:用结构一样,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提高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描写了冬季北国气候严寒,冰雪覆盖的壮阔景色,读起来音调铿锵,节奏明快,更提高了表现力。
6.反复:按照表达的需,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产生的一种修辞方式。涵盖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作用】: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表达绵绵持续性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出感情。
【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作用分析】:盼望着一个短语连续反复,表现对春的喜爱,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急切心情。
7.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马上把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式。
【作用】: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提高语言气势,导致读者注意,发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能够让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
【例句】: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作用分析】:这个设问突出强调了来的是出使宫市的太监,写出他们骄横的神态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它的特点是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主要内容;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主要内容。
【作用】:提高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提高,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
【例句】:你不认为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作用分析】:在记叙了志愿战士的英雄过往经历后面,用这两个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感情,赞扬志愿军战士的英雄行为。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主要内容,启发读者深思。
修辞手法用于记叙文中,目标使文章生动形象。
说明方式用于说明文中,目标通过说达到明。把说明对象说的了解明白详细。
比喻(说明之中叫打比方)在不一样文体中地运用
记叙文中: 他们从小和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一样快。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开船的技术熟练,而且,船开的很快
说明文中: 石拱桥就像虹。
详细了解地了解说明石拱桥的样子。
一种推理方式,按照两种事物在某些特点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他特点上也许相似的结论。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绪言》:“本来‘借古说今’并非绝对不可以,但假设简单地借古人古事来类比今人今事,这个问题就不是‘一切都依条件、地方还有时间为转移’的历史的观察社会情况的态度。”
类比法是一种最古老的认识和了解思维与推算预测的方式是对未知或无法确定的对象与已知的对象进行归类比较,进一步对未知或无法确定对象提出猜测。假设未知的对象确实与某种已知的对方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则类比法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价值,分类学就是由类比法演化而来。
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算预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样的属性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一定要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一样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式
类比修辞是根据两种不一样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点,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
类比的作用是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点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点,更浅显形象地加深本体事物理解,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导致读者的联想。
类比的逻辑推理能导致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在文学中,类比属于比喻范畴,与明喻、隐喻紧密相连,但又同中存异。类比是扩展式的比喻,所涉及的两事物间的相似点时常非止一端,各各对应,形成逻辑推理的前提。
例子:妙玉笑道:“……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红楼梦》
类比不是修辞手法是表现手法。类比是根据两种不一样事物或道理的一样的,借助一种物体的特点,通过联想来对另外一个个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也是种说理方式。
修辞手法是为提升表达效果,用于各自不同的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式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8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升语言表达作用的方法。
修辞手法是一种语言运用技巧,通过使用特定的表达方法和词汇,使语言具有更多的表现力、生动性和感染力。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使用,可以让文章或文本更富有情感和感染力。
以上就是本文13种修辞手法概念及作用,修辞手法与说明方法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kuaiji/202308182084424.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资产评估师真题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zcpg/zhenti/)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13种修辞手法概念及作用,修辞手法与说明方法和资产评估师真题的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针对13种修辞手法概念及作用,修辞手法与说明方法和修辞的方法分析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13种修辞手法概念及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
2023-08-18
本文主要针对刚开始学护理应该看什么书,国考护理专业考试科目和妇产科护理学历年真题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刚开始学护理应该看什么书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
2023-08-17
本文主要针对初一地理成绩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八年级地理教学改进措施和初中地理期末教学成绩分析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初一地理成绩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有一个初步认识...
2023-08-17
本文主要针对雅思真题电子版哪里找,雅思 阅读 答案和雅思历年阅读真题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雅思真题电子版哪里找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
2023-08-17
本文主要针对广东中考历史大题怎么写,广东中考历史答题技巧与巧妙方法?和2017广东中考历史真题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广东中考历史大题怎么写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
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