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有用观是按照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报告》,会计的目标是为了“作出有关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涵盖确定重要的决策领域还有确定目标和目标”而提供相关的信息。
这里说的决策有用观,就是指会计是为企业各利害关系人进行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观点。
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目标是向资源委托者提供信息;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不但向资源委托者,而且,还涵盖债权人、政府等和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同时,两者侧重的的视角不一样:
受托责任观是从监督的视角考虑,主要是为了监督受托者的受托责任;
决策有用观侧重于信号的视角,即会计信息可以传递信号,即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两者当中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决策有用观是从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来谈的。其实,两者依然不会矛盾。都暗含了“会计信息观”,即会计目标是提供信息。
决策有用观-资产负债表观
具有:预测性
强调:未来
强调:价值
受托责任观:美国会计学家沃尔特.梅格斯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受托责任时代。
委托人将资产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受托人接受托付后即应担负所托付的责任,这样的责任就是受托责任。
受托责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加以计量,而会计和审计就是受托责任内容的最好计量者、控制者是受托责任关系中联系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桥梁。
会计、审计在受托责任机制中的运作看,管理会计是开始环节,它通过计划、预算和控制等手段来确定、分解受托责任目标,并帮助受托人完成受托责任目标,提出管理业绩报告,这让受托责任具有可计量性、可保证性、可操作性。
财务会计是在受托人接受托付后,根据我们国内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认定、自我计量,并定期编制各自不同的受托财务责任报告,为委托人审查核验受托财务责任的完成过程和结果提供信息;
受托责任观-利润表观
利润:鉴证经营者业绩
强调:收入与费用配比
强调:权责出现制
会计伦理是指会计工作的职业伦理。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会计活动指在企业或单位中,紧跟生产、销售、资金流动、资产、负债等经济信息,为了控制生产过程、监督经济活动、改进经营管理、努力提升经济效益而展开的管理活动。
会计活动的目标是向企业或单位自己提供必要的经济信息,参加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控制,同时也向国家提供真实必要的经济信息,客观地反映整个企业或单位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接受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监督。会计伦理的规范主要反映在会计准则中,其核心就是真实客观。在进行会计工作时,有关人员应“诚信为本”、“不做假账本着诚实的态度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向本职位和国家提供真实的信息;在会计工作中一定要做到认真准确,保证真实地反映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指标,为决策提供信息
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AIS)是企事业单位最最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的经济信息,它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反映和监督企业经营状况,并为管理、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简称AIS)是企事业单位最最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的经济信息,它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反映和监督企业经营状况,并为管理、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有关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还有利润分配的管理。 西方财务学主要由三大领域构成,即公司财务(Corporation Finance)、投资学(Investments)和宏观财务(Macro finance)。这当中,公司财务在我们国内常被译为“公司理财学”或“企业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的演进 ]财务管理的萌芽时期 企业财务管理大概起源自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当时西方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中海沿岸的不少商业城市产生了由公众入股的商业组织,入股的股东有商人、王公、大臣和市民等。商业股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客观上要求企业合理预测资本需量,有效筹集资本。但因为这时企业对资本的需量并非很大,筹资渠道和筹资方法比较单一,企业的筹资活动仅仅附属于商业经营管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财务管理职业,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持续性扩大、生产技术的重要改进和工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股份公司快速发展起来,并渐渐成为占主要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的蓬勃发展和进步不仅导致了资本需求量的扩大,而且,也使筹资的渠道和方法出现了重要变化,企业筹资活动得到进一步强化,如何筹集资本扩大经营,成为相当大一部分企业特别要注意关注的焦点。于是,不少公司纷纷建立了一个新的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启动从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职业。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预估资金需量和筹措公司所需资金,融资是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因为这个原因,这一时期称为融资财务管理时期或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筹资。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1897年,美国财务学者格林(Green)出版了《公司财务》,具体阐述了公司资本的筹集问题,该书被觉得是最早的财务著作之一;1910年,米德(Meade)出版了《公司财务》,主要研究企业如何效果是最好地筹集资本,该书为现代财务理论夯实了基础。 法规财务管理时期 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30年代西方经济整体的不景气,导致很多企业破产,投资者损失严重。为保护投资人利益,西方各国政府加强了证券市场的法制管理。如美国1933年和1934年出台了《联邦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对公司证券融资作出严格的法律规定。这个时候财务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金融市场制度与有关法律规定等问题。财务管理第一研究和解释各自不同的法律法规,详细指导企业根据法律规定的要求,组织建设和合并公司,发行证券以筹集资本。因为这个原因,西方财务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守法财务管理时期”或“法规描述时期(Descriptive Legalistic Period)”。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美国洛弗(W.H.Lough)的《企业财务》,第一提出了企业财务除筹措资本外,还需要对资本周转进行有效的管理。英国罗斯(T.G.Rose)的《企业内部财务论》,特别强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觉得资本的有效运用是财务研究的重心。30年代后,财务管理的重点启动从扩张性的外部融资,向防御性的内部资金控制转移,各自不同的财务目标和预算的确定、债务重组、资产评估、保持偿债能力等问题,启动成为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资产财务管理时期 20世纪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趋势的产生,财务经理普遍认识到,纯粹靠扩大融资规模、增多产品产量已没办法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财务经理的主要任务应是处理资金利用效率问题,公司内部的财务决策上升为最最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的问题,西方财务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内部决策时期(Internal Decision-Making Period)”。在这里这个时间段,资金时间价值导致财务经理的普遍特别要注意关注,以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为研究对象的资本预算方式越来越成熟,财务管理的重心由重视外部融资转向注重资金在公司内部的合理配置,使公司财务管理出现了质的飞跃。因为这一时期资产管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这个原因称之为资产财务管理时期。 50年代后期,对公司整体价值的重视和研究是财务管理理论的另一显著发展。实践中,投资者和债权人时常按照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股利政策、经营风险等一系列因素来决定公司股票和债券的价值。由此,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 这一时期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1951年,美国财务学家迪安(Joel Dean)出版了最早研究投资财务理论的著作《资本预算》,对财务管理由融资财务管理向资产财务管理的飞跃发展发挥了决定性影响;1952年,哈里·马克维茨(H.M.Markowitz)发表论文“资产组合选择”,觉得在若干合理的假设条件下,投资收益率的方差是衡量投资风险的有效方式。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1959年,马科维茨出版了专著《组合选择》,从收益与风险的计量入手,研究各自不同的资产当中的组合问题。马科维茨也被公觉得资产组合理论流派的创始人; 1958年,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和米勒(Merto H.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莫迪格莱尼和米勒因为在研究资本结构理论上的突出成就,分别在1985年和1990年取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1964年,夏普(William Sharpe)、林特纳(John Lintner)等在马克维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系统阐述了资产组合中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区分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明确提出了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分散投资而减少等观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使资产组合理论出现了革命性变革,夏普因为这个原因与马克维茨一起共享第22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荣誉。总而言之,在这一时期,以研究财务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新财务论”已经形成,实际上质是注重财务管理的事先控制,强调将公司与其所身处的经济环境密切联系,以资产管理决策为中心,将财务管理理论向前逐步递次推动了一大步。 投资财务管理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提高,国际市场快速扩大,跨国公司增多,金融市场繁荣,市场环境更复杂,投资风险越来越增多,企业一定要更注重投资效益,规避投资风险,这对已有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60年代中期以后,财务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投资问题上,因为这个原因称为投资财务管理时期。 如前述,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揭示了资产的风险与其预期报酬率当中的关系,受到投资界的欢迎。它不仅将证券定价建立在风险与报酬的相互作用基础上,而且,大大改变了公司的资产选择策略和投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其结果,致使财务学中原来比较独立的两个领域—投资学和公司财务管理的相互组合,使公司财务管理理论跨入了投资财务管理的新时期。前述资产财务管理时期的财务研究成果同时也是投资财务管理初期的主要财务成果。 70年代后,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使公司与金融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加强。认股权证、金融期货等广泛应用于公司筹资与对外投资活动,推动财务管理理论越来越发展和完善。70年代中期,布莱克(F.Black)等人创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tion Pricing Molde1,简称OPM);斯蒂芬·罗斯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 Pricing Theory)。在这里时期,现代管理方式使投资管理理论越来越成熟,主要表目前:建立了合理的投资决策程序;形成了完善的投资决策指标体系;建立了科学的风险投资决策方式。 大多数情况下觉得,70年代是西方财务管理理论走向成熟的阶段。因为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丰富成果,财务管理进一步发展成为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于一身,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活动,并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1972年,法玛(Fama)和米勒(Miller)出版了《财务管理》一书,这部集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之大成的著作,标志着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已经发展成熟。 ]财务管理深化发展的新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企业财务管理进入深化发展的新时期,并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电算化、互联网化方向发展。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西方世界普遍遭遇了旷日持久的通货膨胀。大规模的持续通货膨胀致使资金占用快速上升,筹资成本随利率上涨,有价证券贬值,企业筹资更困难,公司利润虚增,资金流失严重。严重的通货膨胀给财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因为这个原因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对付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财务管理一度成为热点问题。 80年代中后期以来,进出口贸易筹资、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转移价格问题、国际投资分析、跨国公司财务业绩评估等,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并由此出现了一门新的财务学分支—国际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成为现代财务学的分支。 80年代中后期,拉美、非洲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陷入沉重的债务危机,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政局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美国经历了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贸易保护主义一度盛行。这一系列事件致使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使企业面临的投融资环境具有高度无法确定性。因为这个原因,企业在其财务决策中越来越重视财务风险的评估和规避,其结果,效用理论、线性规划、对策论、可能性分布、模拟技术等数量方式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日俱增。财务风险问题与财务预测、决策数量化受到高度重视。 随着数学方式、应用统计、优化理论与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方式和手段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出现了一场“革命”。财务分析向精确方向飞速发展。 80年代诞生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90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财务管理的一场伟大革命—互联网财务管理,已经悄然到来。 财务管理的目标 1、利润最大化 2、管理当局收益最大化 3、企业财富(价值)最大化 4、社会责任最大化 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1、筹资管理 2、投资管理 3、营运资金管理 4、利润分配管理 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1)资本结构理论(Capital Structure) 资本结构理论是研究公司筹资方法及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关系的理论.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的研究结论是:在完善和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上,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无关-MM理论。米勒因MM理论获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莫迪利尼亚1985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2)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有关最好投资组合的理论.1952年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提出了该理论,他的研究结论是:只要不一样资产当中的收益变化不完全正有关,完全就能够通过资产组合方法来降低投资风险.马科维茨针对这个问题获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研究风险与收益关系的理论.夏普等人的研究结论是:单项资产的风险收益率主要还是看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率和该风险资产的风险.夏普因为这个原因取得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 (3)期权定价理论(Option Pricing Model) 期权定价理论是相关期权(股票期权,外汇期权,股票指数期权,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认股权证等)的价值或理论价格确定的理论.1973年斯科尔斯提出了期权定价模型,又称B—S模型.90年代以来期权交易已成为世界金融领域的主旋律.斯科尔斯和莫顿因为这个原因获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4)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 有效市场假说是研究资本市场上证券价格对信息反映程度的理论.若资本市场在证券价格中充分反映了都有关信息,则称资本市场为有效率的。在这样的市场上,证券交易不可能获取经济利益.理论主要奉献者是法玛. (5)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 代理理论是研究不一样筹资方法和不一样资本结构下代理成本的高低,还有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提升公司价值.理论主要奉献者有詹森和麦科林。 (6)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公司内外部人员对公司实质上经营状况了解的程度不一样,也就是在公司相关人员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样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对公司价值的不一样判断。
以上就是本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的区别是什么,会计伦理决策方法是指什么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kuaiji/202308202089016.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注册会计师成绩查询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CPA/chengjichaxun/)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的区别是什么,会计伦理决策方法是指什么和注册会计师成绩查询的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针对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的区别是什么,会计伦理决策方法是指什么和管理会计决策名词解释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的区别是什么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
2023-08-20
本文主要针对广西领初级会计证需要什么材料,广西初级会计审核后多久拿证书和广西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广西领初级会计证需要什么材料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
2023-08-20
本文主要针对中华会计网校为什么改名了,中华会计网校成立时间和地点和中华会计网校第六届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中华会计网校为什么改名了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
2023-08-17
本文主要针对注册安全工程师含金量高还是一建高,注册会计师与一建哪个难和注册会计师和一建哪个含金量好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注册安全工程师含金量高还是一建高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
2023-08-15
本文主要针对注册资金如何分批缴纳,cpa报了名没交钱算5次吗知乎和注册会计师经缴费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注册资金如何分批缴纳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