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0-07-08来源:检验技士视频教程作者:华宇临床检验职称 点击: 加载中..
资料下载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是什么?为了帮助检验职称考生了解,华宇医药职称考试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1.测定方法 凯氏定氮法:是血浆总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 双缩脲比色法: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是什么?为了帮助检验职称考生了解,华宇医药职称考试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1.测定方法

凯氏定氮法:是血浆总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

双缩脲比色法:是推荐方法,用于常规检测。

原理: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Cu2+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颜色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蛋白含量成正比。

经与同样处理的蛋白标准液比较,即可求得蛋白质含量。

优点是清、球蛋白的反应性相近,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干扰物质少,(乳糜血可干扰其测定)缺点是灵敏度较低。

2.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有生理性波动。

新生儿为46~70g/L,3岁及以上青少年为60~80g/L,成人为64~83g/L(直立行走)和60~78g/L(卧床)。

血清总蛋增高:

(1)血液浓缩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严重腹泻、呕吐、高热时急剧失水,休克时,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也可出现浓缩现象。(假性增高)。

(2)血浆蛋白质合成增加:主要是球蛋白合成增加,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等。

血清总蛋白降低:

(1)蛋白质丢失 

如肾病综合征、严重烧伤、大出血等,使蛋白质大量丢失;

(2)长期摄入不足及消耗增加

如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或慢性胃肠道疾病所引起的消化吸收不良、肿瘤、结核、甲亢等;

(3)各种慢性肝病时

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合成减少;

(4)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稀释

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降低:如静脉注射过多低渗溶液或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钠、水潴留。

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磐)
------分隔线----------------------------